纪录片《西泠印社》剧照
近年来,人文类纪录片不断涌现出以《百年巨匠》《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丰富了人文纪录片的内涵,提升了纪录片的文化传承价值。人文纪录片《西泠印社》选取了中国传统技艺的文化地标和精神遗脉——“西泠印社”,传神再现西泠印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镌刻情缘,书写西泠印社“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百年辉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匠人精神,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人文意蕴:君子人格与精神的折射
纪录片《西泠印社》在其序篇《孤山31号》的打磨基础之上守正创新,侧重于呈现西泠印社历史变迁中的人物故事。正如总导演许继锋所言,纪录片《西泠印社》的核心是君子的“活法”和“刀法”。“刀法”可以体现在金石篆刻背后大师的技艺门道,“活法”则是展现大师的精神品格和道德风尚。
金石篆刻作为中国传统工艺,是中国金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文化历史悠久,篆刻艺术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沉淀,众多大师在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记,在刀法和印法上都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流派,西泠印社正是在这种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发展的产物。在古代社会,由于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朴素的统一,“技”与“艺”是模糊的。金石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也体现了技和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统一,君子的刀工刀法正是其中的“技”的表现和物质劳动的体现。在《西泠印社》中,许多镜头以写意形式展现了金石篆刻的过程,在印模上雕琢凹凸花纹和字样形状的诸多慢镜、微观视角正是体现了精巧精致的刀法,显示出代代印人精心打磨印模篆刻的独具匠心和艺术追求。君子的刀法也意味着匠人的守正创新,从一代宗师吴昌硕,到浙派篆刻鼻祖丁敬,西泠印人在金石篆刻领域的开拓变通精神在片中也得以彰显。
法国作家布封主张“风格即人”,中国也有“字如其人”“文如其人”的说法。《西泠印社》中,“刀法”的背后,是君子的人格与精神折射。君子,是西泠印社的表情与风骨。1904年,四位杭州城的年轻才俊在杭州的孤山南麓创建西泠印社。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石潜“四君子”以一介布衣开启百年名社,在晚清危局里逆势而上,追寻中华文明不灭之道。片中许多故事借由历史影像、后人回顾等方式娓娓道来,叙述平实有力,君子风骨融汇在一个个故事里。第3集《师父》中,回顾了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一代宗师吴昌硕的生平和西泠情缘。在吴昌硕担任西泠印社社长期间,他组织社员抢救碑刻、建图书室、题襟馆、剔藓亭,塑造了一个无可取代的中国文化典范,铸就了西泠印社先贤的精神丰碑。吴昌硕只收过一名日本弟子河井仙郎,后文脉延续,成为日本书画正宗。先贤在风雨飘摇和时局动荡之际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正体现了大师们的“活法”。116年风雨变幻,经由代代大师君子薪火传承坚守,孤山终成为一座令海内外仰止的金石圣山,也印证了创作者秉持的“孤山不孤”的观念。
美学意涵:艺术元素的融合与美学意境的升格
朱光潜曾言:“不通一艺莫谈艺”,亦可理解为美学需要精通艺术,也即美学是和艺术融通的。在《西泠印社》中,无论是从作品言及的金石印刻,还是影像构图及其所呈现的意境中,均能体现艺术和美学的结合。
在美学呈现上,体现出诗书画印等美学艺术元素结合的综合性。《西泠印社》综合诗歌、书法、绘画和篆刻等各种艺术元素,使这些艺术元素融入到纪录影像中。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和主题中的诗书画印一样,既将艺术的样态和美感作为信息传递的内涵,同时通过艺术本身给人以情感和思想上的感染力。此外,孤山和印社的“景”与“境”为多元艺术形式提供了审美承载空间。片中每集均展现了大量西泠印社四季风景的空镜头,表现出独特的中式山川草木及工整的园林建筑风格,通过建筑造型的移步换景和光影变幻的季节变更来“造境”,片中一块字碑、一尊塑像都有情有境,对于诗书画印艺术作品的拍摄也突出艺术作品的美学意象,让艺术本身在“景”与“境”中升腾出一种整体性美感。
“境”作为美学范畴最早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格》中,包含了物境、情境和意境。中国传统美学概念中的意境,往往要求艺术作品的境界是一全幅的天地,要表现全宇宙的气韵、生命、生机,蕴涵宇宙观、历史感、人生感,而不是简单地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在《西泠印社》中,人物主体、生命物体以及艺术本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互文关系,成为美学意境上的表现体和动静结合体。许继锋提到西泠印社不仅拥有“创社四君子”等大师的高贵灵魂,还有印社中的自然风景,这些是相互见证和相互涵养的生命共同体,也是纪录片打破人文和自然类型界限的尝试。纪录片中对于西泠印社内四季自然风光的拍摄,体现的是美学中自然的物境;西泠印社内的人物和文化地标的结合和故事的发生,体现的是美学中自然和人文的情境;而将自然和人文的升华和升格,融合物境和情境进而上升为意境,则是这部纪录片秉持的美学观念。
形式创新:时空对话与跨界破圈
在叙事形式上,影片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场景承载叙事,突破时空限制,让内容呈现富有韵味。一方面,在叙事中让现实和历史“相遇”,从现实回望历史。《西泠印社》除了实地寻访、口述历史外,还将“创社四君子”的后人邀请到影棚内,让已至暮年的后人在拍摄团队搭建的特别空间中和先人“相遇”,打破时空界限,从现实空间去遇见历史,营造了全新的叙事场景和叙事语态。另一方面,通过情景演绎“重现”历史,在第3集《师父》中,创作者试图还原1913年的一个历史场景,众多演绎者扮演曾经西泠印社的社员和参与者,力图呈现当时“声气相投,聚集同道,重振金石”的情境,从后人的视角致敬和重树当年的精神理想。
在传播形式上,以“破圈”思路延伸传播渠道,实现与用户的情感交互。团队在创作伊始就确立了“孤山不孤”“西泠不冷”的观念,软化纪录片乃至西泠印社代表的“高冷”气质,将融媒体观念贯穿创作和传播的全过程。早在2017年团队推出了微信公众号“西泠不冷”,作为本片乃至“西泠印社”品牌的固定传播阵地,把握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将纪录片的拍摄过程和花絮拿出与网友进行互动,增强纪录片的传播效果和文化效应,打破了以往人文纪录片曲高和寡的单一格调。《西泠印社》除了在浙江卫视播出外,还在网络新媒体平台同步传播,并推出系列短视频等融媒传播产品。被网友称为“屏保式”的绝美画面被打造成创意海报进行传播,青年歌手霍尊吟唱的主题曲《湖山记》深入人心引发热评,延伸了纪录片本身的传播链条和情感价值。此外,东亚的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极深,汉字和书法从古代开始就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纪录片对于特定国别传播的延伸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也实现了一种“破圈”。
《西泠印社》作为人文纪录片中的精品力作,氤氲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美学意涵,通过创新表达和传播“破圈”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精神地标进行深刻观照,让它承载了厚重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尤其是影片传递的君子品格与文化精神,既是一种中国气质,也是中华文脉绵延不绝、赓续更生的体现,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韩飞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讲师、博士后,刘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