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小囿联 刘颜涛
谈刘颜涛的书法,不是轻松的事情。他以篆书驰誉书坛,而我不识篆,对当代篆书的创作只有一点粗浅的了解,斗胆谈论刘颜涛的篆书,恐怕会南辕北辙。
对刘颜涛其人,似乎更了解一些。
在书法活动中,常与他见面。清癯、干练、睿智、深刻,我在一旁看着这位书法家,会把眼前的人和他的书法相比较。不是说书如其人吗?我想在他的身上看到人与书法的对应关系。在茫茫书坛上,我觉得刘颜涛与众不同。有哪些不同?首先是他的书法观念。观念是现代语词,用来概括书法家刘颜涛是不是前卫了一些?不,一点也不前卫,痴古而不泥古的刘颜涛,的确有着“前卫”的精神气质。因此,我们看他的书法,不管是楷书、行书,还是篆书,不仅仅看到了强大的传统,也看到了刘颜涛现代人的情思。
的确,刘颜涛的书法植根强大的传统。他从文字学入手,勠力研究《说文解字》《尔雅》《仓颉篇》等,探析文字构成与书法奥秘,继而临习周秦两汉的篆书名拓,苍老浑厚、古拙庄重。我敬畏篆书,每每拜观刘颜涛的书作,总会清理一下自己的心绪,沉入安静时光,独自面对。记得是一个夜晚,我一字一字阅读他的篆书作品《一川小囿联》 ,仿佛看到了久远的历史,看到了一个人在荒原上的行吟。“一川明月四野黄云,有五陵渔夫淮南鸡豚;小囿春风幽齐灯火,集商周鼎彝洹上龟文。 ”联语感染了我,书法打动了我,一段漫长时间的面对,我的思绪飞扬,我的心境旷远,“集商周鼎彝洹上龟文”的凝重与浪漫扑面而来。我记住了这幅作品,经常会阅读这幅作品,它似乎成了我理解刘颜涛的关键词。
读书法,要联系文辞。这是张怀瓘的告诫,他说:“昔仲尼修《书》 ,始自尧舜。尧舜王天下,焕乎有文章。文章发挥,书道尚矣。 ”“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羲献等十九人,皆兼文墨。 ”张怀瓘看到了书法的根本。刘颜涛的篆书《一川小囿联》就是“文章发挥,书道尚矣”的代表作。静穆祥和之中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节奏,整饬谨严之中能够看到盎然的古意,老辣苍劲之中隐隐可见婀娜的笔调。中州大地,那个清癯、干练、睿智、深刻的人,他的笔所到之处,就有这样的格局、这样的境界。
2019年6月,在北京三品美术馆,他与王友谊、王学岭、张建会、张继、管峻举办了全国正书六家第四回巡回展,我前往参观,再一次拜观了刘颜涛一系列书法作品。也许,与刘颜涛有心灵的感知,精读了他的每一幅作品。依然是过去的感受,依然是常读常新。那一天观者如云,我躲在一旁,看着刘颜涛的作品,心里浮现出他早年写的一段话:“在挣扎和宿命中,我既不忏悔当年无知无畏的挣扎,也不哀怨现在无可奈何的宿命。挣扎的时碑时帖、时魏晋的飘逸潇散时明清的跌宕恣肆、时简牍残纸的率意天趣时墓志造像的拙朴真淳,使我在选择的迷茫与失措中拓宽了视野,而宿命地留守某种书体、某种风格的真诚与执着,也使我认定并踏实地走上了真正属于自己脚下的这条小路。生活中曾经历的种种不同的境遇,也使我平庸的人生中多了些可以咀嚼的回味。 ”
刘颜涛的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它很文学,它陈述了一位书法家的精神历程,看似凌乱的文字,却蕴藏着丰厚的人生况味。透过这段文字,我看到了刘颜涛的生命成色和艺术探求。
他是有人生思考的书法家。与之结识,愿意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寻找艺术的美感,更愿意与他就历史问题、社会焦点问题进行沟通。我惊奇地发现,看似弱不禁风的刘颜涛特别关心公共事务。我常说书法家不能“止于书法” ,要看到书法以外的世界,书法作品应该有思想深度。理由很简单,世界和平需要维护,人间疾苦需要体察,自我陋习应该反省,生命良知时刻弘扬。因此,希望当代书法家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参与当下现代人格的重建,以使我们这一代人创作的书法作品有生命的重量。
这时,我读到刘颜涛的篆书中堂《康有为七律〈感事〉》,触摸到一段坎坷的历史,看到一位复杂的改革家的励精图治:“上帝清明阊阖开,纷纭抗议上云台。啖名岂料皆殷浩,受禄谁能似介推。玉斧画图分水地,金縢作册隐风雷。治安一策知难上,只是江湖心未灰。 ”我喜爱康有为的七律《感事》 ,他有话要说,诗由心生;我也喜爱刘颜涛的篆书,笔沉墨实,通体浑然。虽然长线居多,却没有拖沓之感,可谓老笔纷披、形神兼备,赋予书法深挚的人文内涵。至此,我想起黄宾虹的一段话:“君学重在外表,在于迎合人。民学重在精神,在于发挥自己。所以君学的美术,只讲外表整齐好看,民学则在骨子里求精神的美,涵而不露,才有深长的味道。 ”这句话挺适合刘颜涛。
作为当代一名实力派书法家,刘颜涛带着问题意识去审视传统的书法资源,又以文字学的修养,探究篆书的形象特点和结构特征,寻找书写的感觉与方法,“打破了前辈书家大篆甲骨文书法用笔单一化、结体图案化、内容集字化的狭小格局。以丰富多变的用笔,既符合古文字规范,又富有视觉表现性的章法结体,以甲骨文大篆书法这种少数学者书斋清玩的小品,纳入大书法的艺术视野” ,这是西中文对他的评价。就是这样,才华横溢的刘颜涛确定了自己的美学追求,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