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就像个扁担,北边挑着广州,南边挂着深圳。 ”在广东省东莞市文联党组书记陈玺的眼里,东莞是一个温情、创新、有活力、可预期的城市,是一个让很多人梦想成真的城市。在这里,文艺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深度融合,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东莞城市的升级飞跃,东莞文艺也需要翱翔飞跃。
今年初,在2020年东莞市文联工作会议上,东莞市文联提出一系列加强文艺创作导向的工作部署,希望东莞文艺家能进一步挖掘东莞历史人文资源,围绕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创造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其中包括深入推进《东莞文学“异军突起”战略实施方案》 、搭建中国(东莞)文艺名家驻创基地等内容,以及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爱国爱乡”题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题材等组织主题创作,进一步做好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尤其是将结合“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定位要求,创新形式办好第四届东莞全民尚艺节;以“东莞好”“到人民中去”系列品牌活动为核心,策划一组反映大湾区历史人文风貌和体现岭南文化特色的文化活动。
“人民性是党的文艺思想的灵魂。当今时代,各门艺术都在不断创新发展中,然而,无论艺术潮流怎么变化,文艺工作者都还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抓现实主义题材创作。评价文艺作品,可以有若干审美标准,但能否体现人民的精神世界,能否呈现出生命的神圣和体现对现实温情悠长的反思,是古今中外优秀文艺作品亘古不变的评判标准。 ”陈玺说。
2018年10月,陈玺从东莞市工商局副局长的岗位调任至东莞市文联任党组书记。他曾经在华南师范大学做过教师,后任广东省工商局法规处副处长, 2007年到东莞分管企业登记和监管工作。陈玺说:“这些年,东莞商事登记制度成了全国的旗帜,我是论证者、组织者和深化完善者。工商部门的工作经历,让我能现实而又具体地体会到社会跃动的脉搏和企业成长的气息。同时,我爱好写作,写作又给了我多维的人生体验,让我从时代、从人性的层面体会到各类社会人群的悲喜烦忧和情感震颤。到文联工作,对我本人来说,既是挑战,又是将工作经验、写作经验进行再转化实践的一个重要平台。 ”
在东莞,陈玺生活了30年,从骑自行车上班,到骑摩托,再到开车上班。他见证了曾经熙熙攘攘、背着行李找工做的往来人流。他说:“这方空间,定格在成千上万南下寻梦人的印象中。眺望林立的高楼和密布的街道,如果将这方空间拉长展开,我们会感动于普通人平凡却又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故事。清晨的一道阳光、枝头青鸟的鸣叫或者晨光中穿着黄马甲环卫工人唰唰的扫地声……平凡生活中孕育着不平凡的力量,只有立定文艺的人民性,广纳生命的跨度,温情地打量和审视这个时代,创作的灵感才会如泉水汩汩涌流。 ”
陈玺对东莞文艺界丰沛的创作、活跃的交流、畅和的气氛深有感触:“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界寄予殷切的期望,作为文联人,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延伸手臂,广泛团结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互鉴互助,扎根生活,才能创作出提振民族精神、反映多彩生活的文艺精品。 ”
陈玺认为,东莞文艺有着独特的历史优势。农耕文明时,这里一直是岭南的福地,涌现了大量的先贤。东莞文艺走向全国,需要承续发展这方水土上厚重的文明。改革开放后,东莞独领风骚,八方涌来寻梦者,东莞文艺也由此形成枝繁叶茂的格局。比如,“东莞文学”在广东省内乃至全国的文学版图中都引人注目,各种形式的文学创作齐头并进,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发展呈加速趋势。又比如,东莞是岭南画派的发源地,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各种创作技法的画家;东莞的音乐和书法,更是名家荟萃、兼收并蓄,各家在创新中形成了本地特色气质。对于东莞的孩子们来说,他们成长在优雅纯净的艺术氛围中,是很美好的事情。
如今,东莞处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核心。陈玺认为,东莞文艺的发展要借广州、深圳的福荫,在大湾区一盘棋的定位下,理性地甄别自身的比较优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共融互补,同频共振。“大湾区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家有目共睹,前景不可限量。全球这么多优秀人才汇集在大湾区,与优秀人才的需求契合的文艺供给,能够给这些为梦想而来的人才别样的温情,让他们对东莞这座城市产生更多的文化认同并扎根在此生活。可以说,提升未来大湾区与国际接轨的公共文艺产品的高质量供给,是非常迫切的需求。东莞市文联要积极响应东莞市委提出的全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要求,用叫得响的文艺精品,为这方水土画像立传、塑造陶冶品质东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