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江淮大地的历史回响
——“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亮相国家大剧院
宋女伎乐木俑 张安邦 摄
日前,国家大剧院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 。展览集中展示了安徽博物院等省内外35家博物馆、艺术院团及相关机构所藏近300件珍贵历史文物、资料。此次展览是安徽音乐戏曲文物专题展的首次亮相,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策划推出,回顾江淮大地乐舞文化的先声肇音,重现安徽音乐、戏曲艺术的发展变迁,让古老的中国戏曲在国家大剧院的展厅中“活起来” 。
据统计,截至2015年8月,全国共有剧种348个,其中安徽31个,位列全国第三。此外,“徽班进京”成就国粹京剧发轫;黄梅戏享誉全国,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成为安徽地区乃至全国宝贵的文化资源。
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乐舞江淮百戏萌生”着重展示了江淮大地上音乐文化的先声肇音,通过“上古之音”“金石乐悬”“雅俗共赏”“假面之戏”四个单元,按时代顺序展示了安徽地区音乐文化和早期戏曲文化发展的脉络。
早在新石器时代,江淮大地就已经有了原始音乐、歌舞、表演的雏形,薛家岗文化的陶埙仿佛吹奏起了上古之音。商周时期,乐器成为礼乐制度的重要载体,安徽地区的歌、乐、舞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得到了发展。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单扉铜铃是目前安徽省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空腔青铜器;春秋时期钟离国的龙虎纹鼓座造型奇特、气势雄浑;春秋时期的编钟、编磬成组展示,直观体现“乐悬制度”的内涵。
汉至唐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歌乐舞的服务对象也由贵族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雅俗之乐交融整合、互汇贯通,散乐百戏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汉代建鼓舞画像石上描绘的建鼓舞生动形象,画面上的鼓员步履矫健,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三国时期宫闱宴乐图漆案上的乐舞百戏表演内容丰富,刻画传神,使人如临其境;唐代真子飞霜铜镜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林间抚琴图,祥云仙山、深林丛竹环绕下的曼妙琴音呼之欲出;宋代青白釉仙人吹笙壶将“王子乔吹笙引凤”的神话故事寓于瓷器之中,构思精巧,是音乐艺术根植于民间生活的见证;宋代女伎乐木俑手执各类乐器,可见当时器乐文化的丰富多样;元代影青釉戏曲人物瓷枕集瓷塑、建筑、舞台艺术于一体,生动展现了元代戏曲的流行风尚,以及制瓷业的发展水平。
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表演形式,许多不同时期的剧目保留至今,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安徽地区池州傩起源于远古时期,巫师戴面具,或歌或舞,至宋元时期,吸收了杂剧、南戏等表演形式,形成了成熟傩戏。池州傩仪繁细而隆重,谨守传统风貌;傩舞悠久而古朴,具有汉唐遗韵;傩戏古老而完整,保留有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剧目。展览中各类傩面具生动展示了傩文化在池州地区的流传。
从原始歌舞到金石乐悬,再到汉唐百戏、滑稽戏、说唱等艺术形态的产生,歌、乐、舞、装扮、舞台等戏剧的构成要素已经成熟,为后世安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文化基础。明清两季,安徽戏曲艺术得到长足发展。展览的第二部分“诸腔并陈百花齐放”即是展示了安徽戏曲艺术成熟时期的盛况。周边及本土戏曲艺术在江淮大地上得到传承、发展,形成众多活力四射的新兴剧种,如“开口即拉魂”的“泗州戏” 、“清新浪漫”的黄梅戏、“质朴泼辣”的庐剧、“活泼轻松”的花鼓戏等。此一部分采用选取典型、以点带面的方式,通过“徽郡风化”“悲欢交响”“山野来风”三个单元,以明清徽州、凤阳、安庆地区戏曲文化的发展为线索,向观众展示目连戏、徽剧、花鼓戏、黄梅戏的多彩风貌。
徽州地区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诸多剧种均有涉及。徽州社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促进了戏曲艺术的繁荣。目连戏盛演不衰,其扬善重孝的主旨与徽州崇儒重教的社会氛围高度契合,流传广泛,剧本及演出形式日臻完善。明代郑之珍编《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将戏曲的艺术审美和讽喻教化巧妙结合起来。徽调在吸纳明末清初四大声腔剧种基础上逐渐成熟,伴随徽商的崛起声誉日隆;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陆续进京献艺,更是成就了“国粹”京剧的发轫。祁门县“余庆堂”古戏台是徽州古戏台的代表,戏台与宗祠有机结合,教化与娱乐功能相辅相成,是徽州社会发展特征的重要体现。此外,徽州人对于戏曲的热爱,还体现在其建筑上。徽州建筑构件上的众多戏剧人物、故事、场景题材成为徽州戏曲活动发展、繁荣的见证。在木雕撑栱、梁柁、月梁、花板上,“刘海戏蟾”“三英战吕布”“桃园习武”等经典戏曲故事正生动上演。
凤阳花鼓包括“花鼓小锣”“花鼓灯”“花鼓戏” ,起源于明代,是流行于安徽凤阳及沿淮地区的民间歌舞。明清时期这一区域人口众多,水旱灾害多发,民众生活维艰,多流徙谋生。以花鼓、小锣乞讨卖唱,成为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因此它饱含了底层人民的辛酸与悲苦;而它的表演形式又是欢快的,说唱结合,载歌载舞,可谓是一首悲欢交响曲。凤阳歌、凤阳花鼓还被诸多表演艺术形式吸纳,打花鼓的题材被昆曲、京剧、汉剧等诸多声腔剧种吸收为剧目。“红梅记”图青花瓷碗是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制作的民窑瓷器精品,碗外周描绘《红梅记》戏曲画面四幅,其中“打花鼓”画面中人物神态滑稽风趣,显示出花鼓的深受欢迎。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原是由湖北黄梅一带流传的采茶山歌、小调与安庆地区的方言、文化结合而形成的民间小戏。黄梅戏可谓是一股清新的山野来风。至清中晚期,黄梅戏吸收了徽调的唱腔以及凤阳花鼓等舞台表演形式,逐步发展成为既贴近百姓生活,又不乏浪漫主义情怀的戏曲种类。戏神阁是黄梅戏班举行铺堂仪式时的重要道具,体现了安庆一带黄梅戏的繁荣发展。严凤英演《女驸马》时穿的蟒袍玉带,蟒袍金色部分由黄金制成,色泽光鲜亮丽,它是珍贵的工艺品,见证了黄梅戏的发展与繁荣。
音乐与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载体。结合地域文化面貌,挖掘地方音乐、戏曲的文化内涵,在追根溯源中聆听“中国声音”解读“中国故事” ,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皖乐徽声——安徽音乐戏曲文物展”中,观众既能驻足细观赏,又可“吟啸且徐行” ,在皖乐悠悠、徽声婉转中,聆听来自江淮大地的历史回响,展望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