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商业·创意——山水实景演出论》 黎学锐 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2003年,随着《印象·刘三姐》在阳朔漓江江面成功演出,中国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演艺形式——山水实景演出,当时我有幸受邀成为最初的观看者之一。数年后,山水实景演出在中国遍地开花,我也曾经远赴河南、河北、江西、西安等地观看了多部作品,撰写了相关系列论文。我们早有撰写山水实景演出研究专著的计划,各种原因未曾落实,根本原因在于撰写山水实景演出研究论文相对容易,而研究专著十分困难。因为山水实景演出本身涉及艺术学、旅游学、文化产业学等多种学科和多种学科理论。这种多学科的交叉叠加,既造成了山水实景演出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造成了其整体研究的难度。应该说,这是山水实景演出整体性研究缺乏、专著难写的真正原因。因此, 《艺术·商业·创意——山水实景演出论》一书,应该说是山水实景研究整体性研究的初步尝试和勇敢探索。
该书由导论、山水实景演出的渊源追溯、山水实景演出的形态分析、山水实景演出的审美观照、山水实景演出的产业运营、山水实景演出的创新发展、余论七个部分构成。从专著的构架,即可看出作者对山水实景演出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的雄心。当然,这种整体性、综合性研究不仅体现在专著的研究架构上面,更体现在专著理论探讨和方法运用的过程中。就理论探讨而言,专著引进了艺术管理学、文化产业学、文化遗产学、历史人类学多种学科理论;就方法运用而言,专著运用了口述史访谈、历史分析、田野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多种方法。我们常说,学术研究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能有效地避免研究者画地为牢、纸上谈兵的局限。然而能否达到这种理想境界是一个问题。从该书涉及的多学科背景和大量文献,可以看出作者确实在阅读方面下了一番功夫,其附录的参考文献,著作类达161种,译著类达42种,论文类达70种,学位论文类达25种,外文文献著作类达21种,论文类达38种,这个数量相当庞大,是可以当得起古人所云读书万卷的;与此同时,作者远赴广西阳朔、云南丽江、浙江杭州、浙江舟山、湖南张家界、湖南凤凰、湖南常德、重庆武隆、四川都江堰、西藏拉萨、湖北恩施、湖北咸宁、陕西西安、河南开封、江西婺源等地进行田野调查,行走了大半个中国,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仅仅从上述量化指标,既可看出山水实景演出的研究难度,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此研究投入的脑力和体力。
如上所说,该书从多学科视角对山水实景演出进行了整体性研究。我个人在山水实景演出的文化艺术创新性研究中还算有点心得,因此,对其“山水实景演出的渊源追溯”一章的内容可谓心有戚戚焉。在本章,作者首先对山水实景演出的中国山水理念传承进行了一定深度的阐述。毕竟,山水实景演出的核心关键词是山水,而山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作者从儒、道两家的山水哲学,从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山水审美,对中国山水文化理念进行了梳理,从而得出结论“山水实景演出让承传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山水理念在当下得以复活,它以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当下的人们得以更为自由、更为感性地回归到大自然母亲的怀抱。 ”值得重视的是,作者在深度挖掘山水实景演出的中国文化本源内涵时,并没有忽视其所受的西方表演理念影响,作者既列举了作为开放剧场标本的古希腊酒神剧场,又梳理了西方剧场形态的演变历史,重点探讨了从“第四堵墙”“残酷戏剧”“假定性戏剧”“空的空间”到“环境戏剧”等剧场理论的演变,阐释了《表演人类学》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等著作中蕴含的西方表演理论,并将这些西方理念概括为“对开放性空间的追求”和对“真实性表演的强调” 。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山水实景演出, “一方面,它是中国山水理念的当代传承;另一方面,它得益于西方表演理论的滋养铺垫。中国山水理念中的‘天人合一’观、‘道法自然’观、‘寄情山水’观等赋予山水实景演出以内容及灵魂,让山水实景演出获得了民族化、本土化特征,使其拥有中国传统价值观。所以更容易生根发芽、发展壮大;西方表演理论‘对开放性空间的追求’和‘对真实性表演的强调’则赋予山水实景演出以形式及躯干,让山水实景演出获得了国际化、全球化特征,使其更容易走出国门,在世界旅游演艺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显然,这个结论,是作者经过大量文献探究得出的,具有相当的学理性和真实性。
我以为,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演艺形式,山水实景演出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商业领域,都提供了大量值得深入研究、全面研究的内容。而其艺术创新和商业成功,以及所内蕴的文旅融合实践范本的价值,更需要学者们从多学科角度对其进行整体研究。该书作为山水实景演出的整体性研究成果,已经做出了初步的可喜的尝试,希望作者能够在此领域继续深耕,也希望有更多研究者加入这个研究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