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谱写中国民族舞剧新篇章
——专家研讨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年来舞剧创作
作者:本报记者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北京南三环,矗立着一座低调又辉煌的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

  它是中国民族歌剧舞剧的摇篮,第一部中国民族歌剧《白毛女》 、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 、第一部民族喜歌剧《小二黑结婚》 、第一部抒情歌剧《伤逝》 、第一部汉唐舞剧《铜雀伎》 ……一部部精品力作从这里走出,奠定了中国歌剧舞剧的审美样式,每一步都是一座里程碑。

  它也是我国中央直属院团中规模最大、艺术门类最多、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级艺术剧院。它的“根”在延安,其前身可追溯至1938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走出了一条以突显民族文化特色为主、高雅与通俗相结合的艺术发展之路,成为中国歌剧舞剧发展的领航者与风向标。

  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创作推出舞剧《孔子》 《赵氏孤儿》 《恰同学少年》 《昭君出塞》 《李白》 《驼道》 《彩虹之路》等,部部佳作如繁星闪耀,呈现多元化美学态势,引起舞蹈界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人们称之为“中歌现象” 。

  11月9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南京艺术学院共同主办、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承办的“国家剧院走进守正创新的舞剧新时代——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年来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冯双白、于平、陶诚、徐丽桥、许宁、陈咏梅、邓一江、张居淮、许锐、张萍、刘春、许薇等专家学者及相关单位负责人与会,围绕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年来民族舞剧创作、生产机制、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展开深入探讨,总结中国歌剧舞剧院成功经验,为新时代民族舞剧发展夯实根基,推动民族舞剧从“高原”迈向“高峰” 。

    创作为本,树中国舞剧审美标杆

  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中国歌剧舞剧院为舞剧工作者提供了最好的舞台。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评价道,“中国歌剧舞剧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以创作为中心,以作品为立身之本、建院之本,成果丰厚”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富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自觉承担使命,创排大型舞剧《孔子》 《赵氏孤儿》 《恰同学少年》《昭君出塞》 《李白》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作了深入开掘和现代阐释,配合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营造意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焕发出青春活力,以全新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培根铸魂,化人养心,树立起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剧审美范式与标杆,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歌剧舞剧院作为国家艺术院团的担当、格局与情怀。

  这种创作路径备受业界关注与好评。安徽省文联副主席张居淮谈道,中国歌剧舞剧院每一部优秀舞剧的产生,都是千锤百炼的结果,“剧院以舞剧的形式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历史经典人物,传递的绝不只是美轮美奂的艺术感受和时代风尚,还有诸如历史大义和‘一带一路’等民族精神相关的宏大主题,以及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国家意识”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舞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许薇认为,中国歌剧舞剧院坚守优秀传统文化之“脉” ,注重中国美学表达,在古典调性中融入现代精神,通过一系列舞剧佳作,让当代观众了解历史、接受经典,使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在舞剧这一独特艺术形式中绽放出时代光华,打造出新时代的中国舞剧名片。

  “一部作品能否长久地演下去,不在于对好人好事的说教,而在于是否传递出一种精神、价值、追求,是否能够被今天和未来、国内和国外的观众所普遍认同、接受。 ”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表示,艺术创作要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剧院近年来聚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以歌剧舞剧艺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传递中华美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他强调,“传承革命文化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两条主线是剧院艺术创作生产的生命线,我们始终牢牢抓住不放松” 。

    培育新人,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

  马可、郭兰英、乔羽、赵青、刘文金、陈爱莲、吴雁泽、柳石明……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在文艺界如雷贯耳,他们身后,中国歌剧舞剧院是他们共同的家园。老一辈艺术家精神之光的烛照下,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力推出新人新作,培养出一大批中青年舞蹈艺术家,山翀、唐诗逸、胡阳、李祎然、孙富博、窦率方、郝若琪、王家鑫、王雪柔、余俞、张珊珊、杨思宇等一代代年轻人的艺术梦想从这里启航,成为中国歌剧舞剧的中流砥柱。

  “艺术人才队伍始终是剧院核心竞争力所在,一直以来,剧院都将一线艺术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陶诚谈道,剧院对优秀舞蹈演员不仅大胆使用,让他们担纲主演,还支持兄弟单位借用,同时提供经费给他们进行编导实践,专门为其量身订制作品。

  近年来几部舞剧主创团队及演员,正是剧院的年轻演职人员。剧院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阳光雨露,年轻人的创新活力也为剧院创作带来新鲜气息。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现代舞编导系主任张立夫盛赞舞剧《孔子》 ,认为该剧成功的重要因素正是剧院对年轻编创队伍的大胆起用。“年轻人的艺术审美是需要引导的,需要有人引导使之喜欢传统文化,这部舞剧大胆起用年轻的创作队伍,在艺术表现上是时尚的、现代的、领先的、前沿的,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

  《孔子》的导演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导演、孔子第七十七代后人孔德辛。她表示,要感谢剧院对年轻导演的用心培养,才能一直深入舞剧创作领域进行探索。2013年至今,孔德辛已创作舞剧《孔子》《关公》 《昭君出塞》 《驼道》 《彩虹之路》等多部优秀作品,“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创作的设计师,我始终热衷于个性创作精神价值的体现”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导演佟睿睿个人创作第一部舞剧《南京1937》时,大学毕业还不到5年,从此开启了舞剧创作之路。她回忆道,“剧院依旧保留着大胆起用年轻编导的传统,给他们试的机会、闯的支持,在这背后是给创作者的空间与信任,是对实现艺术理想以及对试错和失败的宽容” 。

    引领观众,让剧目一直“活”在舞台上

  歌剧《白毛女》创作演出70多年来经久不衰,四代“白毛女”薪火相传;舞剧《孔子》巡演300多场,“采薇”段落一度引起全民热舞,成为现象级舞剧……在这里,歌剧舞剧不再是阳春白雪的曲高和寡,而是从殿堂走到人民群众中间的雅俗共赏。这得益于中国歌剧舞剧院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贴合当代观众的审美体验,使大众喜闻乐见,以文艺精品回馈人民,并不断探索歌剧舞剧推广的创新之路,让更多人走进剧场,走近歌剧舞剧。

  “时间是检验舞台作品生命力的主要标准。 ”陶诚指出,有些作品的热潮就像“一阵风” ,短期内连续演出十几场、几十场,然后就“刀枪入库” ,这样很难做到深入人心,更不可能成为经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剧目只有一直“活”在舞台上才能有生命力。为了让民族歌剧舞剧走进大众视野,剧院广开思路,积极拓展宣传渠道。除纸质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外,飞机场、地铁、户外楼宇等都成为宣传载体。

  剧院创作为人民,人民剧院人民爱,观众自发形成了名为“中歌粉”的团体,四处跟随作品巡演,成为作品宣传的“自来水” 。海南省舞蹈家协会主席、海南省歌舞团团长彭煜翔称赞道,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了一系列深受人民喜爱的作品, “舞剧不再是孤僻、冷门的艺术形式,它也是能被年轻观众喜爱、接受和追捧的,具有社会效益的艺术产物。 ”

  “当代人民渴求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精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看到,舞剧粉丝们在网络上发表评论,追踪演出动态,身着汉服组织现场观剧,关照舞者,自发为演出设计海报和周边产品,重写、重编舞剧中的片段,演出的外部延展变成了一场观众的狂欢。“从舞剧粉丝到粉丝舞剧,中国歌剧舞剧院以不同方式营造了一个良性的观演生态,形成公众的判断力,也带动了非舞剧爱好者的观演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