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花镇寨山彭家祠 杨海京 摄
广东金造村罗氏宗祠 丘劲锋 摄
“当物质世界的乡土变成文化意义上的乡愁,如何保有文化的记忆与认同,这是当下的时代之问。 ”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副所长、 《粤海风》杂志社社长卢瑜认为,近年来祠堂文化研究的深化,呼应着当下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
为促进文化祠堂的建设工作,探讨乡村祠堂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介绍和推广各地祠堂及古建筑保护经验,近日,第三届广东祠堂文化研讨会(祠堂文化与现代乡村建设)在广东省英德市举行。此次以“记住乡愁,传承文脉”为主题的研讨会,由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广东省民协、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清远市文联主办, 《粤海风》杂志社、清远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清远市英德市文联承办。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表示,广东祠堂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堂宇,也是家族议事、供奉祖先、传承礼徳、团结族人、发展公共事业的载体。不仅如此,广东祠堂的存在,更是一块活化石,不仅有对历史的某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研究价值,还在建筑上也有着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是一种民间文化艺术的延伸和发扬。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广东财经大学教授江冰曾经在广州居所附近的城中村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那些进城务工人员的后代大多坚决不愿意回到农村去。50后、 60后、 70后的农民工们在结束了城市的工作生涯之后,许多人还是愿意回到曾经长大的农村去生活,但对于更年轻的一代来说,这不再是一个可行的选项。那么,作为乡村记忆载体之一的祠堂文化,接下来应该怎么发展?江冰举了一个例子,他的一位朋友在老家的祠堂旁边开设了一间农村图书馆,通过朋友圈“众筹”的方式,筹到了7万册书籍,成效不俗。他还试图以自己的努力重建乡村记忆,对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反复、细致的访谈,记录他们所说的只言片语。同时在祠堂中设立与本村有关的名人、军人、大学生、侨胞等的资讯介绍,让村民了解村落的荣光和历史。这样的尝试也得到了国家文化部门的关注。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唐孝祥指出,广东省文联、省民协在全国最早启动了古村落的全面调查与评定工作。在近年的“古村热”中,广东以及全国各地发现了大量极为精彩、过去少为外人所知的古村落。通过对古村落的普遍观察就可以知道,祠堂建筑是中国传统村落的重要建筑类型,是传统村落的文化核心和空间中心,见证了传统乡村的生存本领、生活智慧和创造才能。在“以人为本”的中国传统村落价值体系中,祠堂建筑同样是崇宗敬祖的人性空间、契合自然的人性尺度、继往开来的人性智慧、天人合一的人性追求的具体体现。祠堂文化的价值值得珍视和进一步挖掘。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实建议,可以考虑把乡村祠堂建设成多功能的文化宣传阵地,除了慎终追远的历史传承、记忆传承之外,是不是能把这里变成村民议事的空间,变成形式多样的学校、课堂,变成文化娱乐的场所?毕竟从长远看,只有让祠堂建筑真正成为村民生活、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祠堂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才不是无本之木。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晓春指出,现在一方面是城市居民大量去乡村旅游,去看古村落;一方面是一些地区古村落的不断消失。实际上,很多人去看的,只是自己“想象中的乡村” ,他们的焦虑,只是焦虑乡村会日渐变成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村落变成了一种被消费的“景观” ,乡村生活真正的主体——村民变成了被“观看”的对象。这种“乡村生活”与真实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在当前也应当得到关注。
研讨会期间,来自广东各地的古建筑、民俗、历史、美术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在英德连续考察了“广东省古村落”九龙镇金造村罗氏家庙、黄花镇城下村彭家祠和英城街道的朝选林选公祠等老祠堂。连江口镇连樟村在广东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推进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麻竹笋加工车间、油茶项目、林下经济等项目,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积极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新村新貌与传统的村落、祠堂相映成趣,山水田园,小桥流水,亮丽生辉。大家认为,在传统乡村生活和村落空间中居于核心位置的祠堂,必须认真考虑在当代社会经济环境下的转型问题,思考与年轻人需要、与城乡融合的进程等时代背景相适应的“进化”路径,以使这些集成了大量文化信息、凝聚着浓浓乡愁的宝贵文化财富长期、系统地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