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文联以“四个引领”凝聚文艺工作合力
栏目:新思享
作者:黄文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联,“文”是属性,“联”是工作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艺队伍结构的深刻变化,如何把文化艺术界的各种体制、各艺术门类的文艺家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地方文艺繁荣兴盛做出新成绩,是新时代给基层文联工作的新命题。广东省韶关市文联在深入推进文联改革过程中,积极履行基本职能,探索建立“党建引领、情感引领、评论引领、德法引领”思想政治引领长效机制,以党建促群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党建引领保方向。韶关市文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着力抓好对文艺工作者的政治引领。比如,成立“市文艺家党员活动站” ,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党的工作全覆盖;打造“艺家园”学习教育平台,文艺家队伍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重大主题文艺活动,文艺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杜鹃花开善美城——学讲话·讲故事·谈感受”主题文艺宣讲活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人民中去文艺汇演”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艺宣讲等,用老百姓听得懂、能理解、能领会的方式开展主题宣传,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以情感引领贴人心。韶关市文联引领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是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文艺志愿服务机制。仅市区就设立了4支“红色文艺轻骑兵”机动大队和16支市属文艺家志愿服务分队,其中4支机动大队分别由党员文艺骨干担任队长。二是“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基层,形成了送春联送万福、家风家训进万家、百姓艺术健康舞、社区文明大讲堂、文艺下基层课程等一系列特色文艺品牌。三是基层艺术培养成果显著。韶关市文联及其下属17个文艺团体,以“结对子、种文化”的形式将文艺帮扶工作融入到社区、街道、村镇、中小学校等,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不同形式的结对帮扶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和对美的感悟传播给更多的人群,把文艺的种子种到大众心里。

  以评论引领促业务。目前,韶关市文联高度重视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阵地建设不断加强,评论研究成果丰硕,评论引领创作效果明显。通过评论引领,韶关市已涌现了一批优秀文艺人才,催生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其中,王心钢、荣笑雨等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潜流》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王心钢的长篇小说《水滴》获广东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原创音乐剧《过山“谣” 》和电影《榫卯》获广东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朱广新的作品《春风》入选“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陈勇作品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东省美术作品展览”并入选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陈秀锋(隶书) 、黄倩婵(楷书) 、仇琪(楷书)作品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

  德法引领立品格。韶关市文联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引领时代风气和社会风范,引导文艺工作者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追求德艺双馨。在创新文艺维权机制体制建设上,韶关市文联充分利用会议学习、宣传栏板和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配合“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宣传周”“全国法制宣传日”“法制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抓好文艺维权法制宣传工作,营造文艺维权的良好舆论氛围。建立文艺家维权工作室,聘请2名资深律师为艺术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文艺团体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协议书均由律师把关审核,在组织文艺活动、文艺创作、文化经营等方面首先是向律师征求意见。至今已成功协调解决5起涉及文艺家权益的纠纷,其中1起长达4年的纠纷在律师的努力下短时间内得以圆满调解。如今,韶关市文联已真正成为广大艺术家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