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翰笙
歌剧《白毛女》第一任“喜儿”王昆,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刘三姐》的导演苏里,“西部歌王”王洛宾, 《大眼睛》拍摄者解海龙……一张张或凝神沉思,或谈笑风生,或风尘仆仆的面容被冲洗成片,静静陈列在展厅中,走进展厅就仿佛步入了一段中国文艺发展史的厚重旅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文联成立70周年、摄影术发明180周年。8月25日至9月6日,由宁波市文联主办、宁波市美术馆承办的“我们与共和国共同走过” ——罗江华摄影百名艺术家捐赠作品展在宁波市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原副巡视员、摄影家罗江华拍摄的阳翰笙、曹禺、周巍峙、孙家正、铁凝、牛犇、罗中立、解海龙等100位文艺大家的大幅肖像摄影作品。其中,既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又有延安时期鲁迅艺术学院的文艺工作者,既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建设者,又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者,更不乏新时代文艺创作者与歌颂者。展览结束后,这批作品全部赠予宁波东钱湖摄影艺术交流中心收藏。罗江华以时间为线索,以镜头定格杰出文艺家,为人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曹禺
罗江华最开始拿起相机,仅仅是出于服务、联络的工作需要,但是随着照片中某些人物的辞世,他意识到照片的意义已经不仅限于记录人和事,而是成为了某种“不可再生的文献” ,记录着不可忘却的重要历史。曾在中国文联工作34年的罗江华常常与艺术家打交道,他敬佩艺术家们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就萌发了为艺术家拍照的念头。
罗江华的人物肖像几乎全部以纪实摄影手法拍摄。不同于注重冲击力与表现力的商业摄影,他捕捉到的往往是艺术家朴素无华、神情写实的自然状态。而正是这样看似技巧简单的抓拍,更加考验摄影家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对被拍摄人物精神世界的理解与把握。由黑、白、灰三色构成,显露着历史沧桑的68张黑白摄影作品是罗江华的偏爱:耄耋之年的阳翰笙在罗江华的镜头下满头银发、神采奕奕,岁月将皱纹深刻在老人上扬的嘴角,整个画面更显平和,他将安稳而有力的手交握在拐杖上,精神状态十分饱满。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医院,罗江华按下快门的瞬间,老人正同家属开心地聊着天。另一幅拍摄于同一地点的肖像则有所不同,画面中的曹禺身穿病服,以大于45度角的侧脸错开镜头,微微蹙起的眉峰与紧抿的双唇鲜明刻画出沉思而凝重的气氛。拍摄这幅作品时,罗江华正为电影《沧桑梨园情》的宣传工作去请曹禺题名。在等待笔墨晾干时,因为梨园逐渐落寞而产生的淡淡哀愁仍聚拢在这位大戏剧家的眉宇间。
点缀在黑白照片中的32张彩色肖像照中,作曲家吴祖强的照片背景是一片辽阔的青青草原。罗江华回忆道:“这是一次去新疆伊犁的采风活动。外出路上,吴祖强先生还在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的情况给中国文联写信,后托我转交。 ”吴祖强眺望远方,似在深思、在构想,给人以无限遐想。著名画家周令钊的肖像照是罗江华在第十届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获奖者纪录短片的拍摄过程中拍下的。当年90多岁的周令钊面对镜头时精神矍铄、笑容和蔼,窗边照入的自然光让面庞更加柔和,暖色调的处理与人物性格相协调,刻画出一个光阴洗礼后安然若素的长者形象。
靳尚谊
“在这些文艺大家为时代留下璀璨的文艺作品时,他们的形象却往往隐藏其后,鲜为人知,而罗江华的这组照片正好填补了这片空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中国摄协顾问张桐胜对罗江华30多年来利用工作间隙坚持不懈拍摄著名艺术家的精神做出了肯定,他说:“除了优秀地完成本职工作以外,罗江华不忘初心,坚持带着相机记录文艺家风采,这并不是组织给他的任务。这就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自觉、文化担当的典型。 ”
展览展出的100张人物肖像是罗江华从拍摄的1000余位文艺工作者肖像中选出的,他挑选照片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照片质量,二是人物神态,三是人物的艺术成就和影响。“我的照片要呈现一定的艺术水准,让观众能从中感受到鼓舞和振奋。我不是一个职业摄影家,但我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标准不能业余,要体现专业性。 ”坚守、感恩与讴歌是罗江华希望在这次展览中体现的主题。坚守,即坚守文联工作,以微薄之力记录新中国文艺发展史;感恩,即感恩在文艺名家身边学习到责任与担当,学习到文艺应该“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用何种手段去服务” ;讴歌,即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繁荣发展的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聚焦文艺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
解海龙
在展览同期举办的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宁波的艺术家们纷纷表达了对罗江华30多年来不忘初心坚持以拍摄方式记录艺术家风采工作的敬佩与肯定。罗江华本人还有一个愿望——两年后出版一本名为《往事歌谣》的文集,记录艺术家照片背后的故事。正如他在展览后记中所言:“我只是沧海桑田、时代岁月的记录者。用镜头背后的眼睛,心灵深处的笔触,将昨天的记录,变成今天的文献,告慰明天的远方。为时代记录,为历史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