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约深美
——品读梁永琳《今古同心》
栏目:书法
作者:陈子安  来源:中国艺术报

梁永琳作品

  梁永琳,字玉海,祖籍广东梅县,成长于古城潮州。书香世家,自有积学,书画双擅。梁永琳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然诗心书境画意长蕴岁月之中,公余临池,以传统文化为纲,以诗书画印为四维,交融会通,书画金石,各臻妙境。梁永琳身为中国书协理事、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其文学文章,则诗、散文、小说均有所作发诸报刊,并作书画评骘,月旦人物,论原品鉴,每多卓见。

  商务印书馆新近出版了女作家彭崑以心印心、以诗解诗的《古典诗词心解》文集。梁先生有感于著者的志向才学,欣然作书,以书法反映诗心词境,遂有《今古同心》书诗文画合而为一出版。书中配有梁永琳的书画印,其中书法配诗,一诗一帧,计得四十又一矣。其书体丰富,以真、行、草为主,得三十八帧,篆书二,隶书一。真书,与碑帖风格之不同,因文意而变;行、草书,又以诗情词境而赋象结境,极诗心书境之形容,会禅心斋,遥入玄奥。

  梁永琳之书,雅有气度,闳约深美。当我品读其《今古同心》文集书法,兴会之处,拍案叫绝,试言二三,以为同好共赏。

  如第一帧书姜白石《暗香》词,以春风词笔为旨,行笔和煦温暖,若东风徐拂。然柔和其表,力蕴于中,度量雅具,灵动刚厚,相济兼美也。盖笔墨之道,过厚失刚,过刚失厚。刚厚中宜,是为书法之一大难以妥帖处也,书法之一大关捩所在,而梁先生自善为之。小楷或失之于板直,或失之于柔靡,或刻意求工字字精丽而失自然,或信笔而书点画狼藉八法荡然。梁永琳此书,纯是自家面目,又有“乐毅”“灵飞”“玉版十三行”“黄庭”等诸家风韵蕴含其中,妙。

  第二帧依然为姜白石词作,此词感慨寄托颇深,非仅哀诗人身世,战乱荒城,兼有“物哀”与“人生命运之思”。因此书作以草书出之,跌宕起伏,百境万象,由笔而发。有时凝结如泪哽咽喉,如“少”之音声短促,意笔双敛。有时则重在强调诗人与书家的穿越时空的重访抵达历史节点的“现场感”,一个“到”字大书,顿时撑开一片天地,因人而境象俱活。“到”“声”两个字放开,又都有纵笔,“到”字纵笔绵长不尽,以状思绪之奔涌滔滔,而“声”字于一波三折之间,声情并重,如掷金石声于耳胸之间,鼓荡肺腑,令人激昂。末句“年年知为谁生” ,“年”字之爽利遒劲,结字“生”之欹侧涩重收敛,深得诗中寄托之况味,有着“过来人”的“痛”与穿过“痛”而抵过的超脱与自由之“痛快” 。“沉郁”“沉着”之深沉与此“痛快”并蓄,是谓“沉着痛快”之笔也。以作文言,此一“生”字,可谓文章“豹尾” 。

  第三帧书周清真之《解语花·上元》,书风洗尽铅粉归本色,如素衣美人,谢却红尘繁华。结合彭崑以诗解诗的文字,“坐看飞霜,凋此芳华”“从此灯一盏,书一卷,歌舞尽欢与我何干?”之意境与清真词中“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来看梁先生此帧书法,同是小楷,而心性淡雅、清放简慢、人生萧疏之心态情状,于字里行间,一一俱见。由此可见,书不以工拙为美,而以书文契一、得意呈境为高。而在书唐高适《别董大》时,梁永琳以拙生刚正的北碑书之,写出天寒地冻北雪黄云送别友人的情重意深与孤高豪迈之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褒赞激励友人又是诗人自况,纵天地四闭,风雪交加,道阻且艰,但这种乐观主义精神是那样富有感染力。这样铿锵有力的诗句,也只有以这种刚拙遒劲而不无“落拓江湖载酒行”不羁狂狷意态,方可尽得此境。因此,此帧书之“拙刚”处,一如魏征之耿直方棱风骨在唐太宗眼里,转为“妩媚”之可爱大美焉!梁永琳这种书法的“功夫在书外”之能,非仅知书法笔墨技巧者所可与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