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春暖文艺花开 大师名家倾心倾力
——广州市文联打造名家愿分享、市民乐参与、网络人气旺的惠民活动
一座城市之所以是审美的,离不开其中的名家大师。为此,广州市文联以广州文艺市民空间为依托,通过打造“大师下午茶”“大师艺术课”“生活艺术大家谈”等栏目,邀请一批能够真正体现广州这座城市精神高度和审美水平的文艺领军人物,为市民与名家之间打造无障碍沟通平台,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触发整座城市的文艺热情。2019年,广州市文联精彩继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明德引领风尚”的重托,继续打造名家愿分享、市民乐参与、网络人气旺的惠民活动,真正承担起文艺工作者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
李鹏程:修技悟道写精神
1月28日,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广州市书协主席李鹏程作为今年首位“大师艺术课”应邀嘉宾,在广州文艺市民天河空间以“修技悟道写精神”为题与广大市民分享了他多年来潜心书法艺术和书法创作的所感所悟。
艺术课上,李鹏程把他的书法观归纳为七个字:修技、悟道、写精神。一是笔精手熟修技法,二是知多识广悟书道,三是心明眼亮写精神。如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写好书法到底有没有秘诀?李鹏程抛出两个话题。他从书法发展的历史谱系,为市民介绍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种书体的源流与演变。他认为“篆隶楷行草”各有其妙。篆书之妙在其原始之美,体长古朴婉而通;隶书之妙在其宁静之美,形扁波折精而密;真(楷)书之妙在其敬畏之美,方正均衡法森严;行书之妙在其和谐之美,上承下达有顿挫;草书之妙在其灵动之美,行云流水见性情。
通过系统梳理书法发展的历史脉络,李鹏程以不同年代书法名家经典作品为例剖析了“笔法、字法、章法”书法三理。他认为经典书法作品最感人的是书法家的人格魅力,包括情趣品位、境界品位和气象品位。作品既折射出中国历代文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又承载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几十年研习书法的历程,也是我学习如何做人处事、提高道德修养的历程。书如其人,书显美,书表文,书表意,书疏气,书言志,书言情……”李鹏程认为,真正的书法必须是载道的,书法家须将“道” ——也就是天道和自然之道落实到书写里。
陈永锵:艺术应当与众生唱和
2月23日,岭南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陈永锵现身289艺术园区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在由广州市文联和南方报业289艺术主办的“生活艺术大家谈”活动上,以“为人生而艺术”为题分享了数十年来的绘画心得与艺术人生。
分享会现场,陈永锵回溯了岭南画派的前世今生。他认为岭南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兼容、务实、创新,且特别强调“兼容是吸收,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包容” 。正是这些特性塑造了岭南画派“现实关怀”的品性。陈永锵指出,岭南画派创始人“二高一陈”都是仁人志士、革命者,画家不能躲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而应该融入现实生活中关注民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要为人生而艺术,而不是为艺术而艺术” 。
在艺术理念上,陈永锵主张“艺术应当与众生唱和” ,不要创作那些谁都看不懂的“孤芳自赏”“傲视众生”的作品。他说:“艺术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没有艺术的生活是没有质量的生活,没有生活的艺术不接地气,也就无法打动人。 ”
陈永锵对于古典文学深厚的素养使他的创作更丰富、境界更高远。他对人生的自我期许是:率性为之,守住自己,张扬生命,道法自然。“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他现场引用苏东坡的句子,“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态度。
刘长安: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3月24日,著名作曲家、广东省音协名誉主席刘长安现身289艺术园区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在由广州市文联和南方报业289艺术主办的“大师下午茶”活动上,以“音乐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分享了数十年来的音乐创作经验和感悟。
伴随着广东省音协小提琴艺委会会长李雄优美的琴声,活动在熟悉的旋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中开始。1987年,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登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后,一时间火爆全国。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正是刘长安。上世纪70年代,刘长安来到广东汕尾海边的小渔村深入体验生活,他接触到了当地海军部队,看见战士们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正义朝气激发了刘长安的创作热情和灵感。“我创作的时候还没有经验,一开始音就挺高的,后面一激动就收不住了” 。喜欢唱歌的他进入创作状态时,总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悸动,听到好的旋律时甚至“手上的汗毛都竖起来了” 。
刘长安以今年春节的快闪活动为例,讲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春节期间,机场、景区等地的快闪活动,每次都能让大家加入齐唱《我和我的祖国》 。“音乐是群众性的活动,人民群众自发加入到快闪活动中,参与意识强,可见歌曲的传唱度” 。
“广东是音乐大省,很多在音乐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人都出自广东。 ”刘长安认为广东音乐的基础很强,好的作品总是历久弥新的,要厚积薄发,写出代表性、典型性。他鼓励年轻的音乐人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作品,向优秀的作品“取经” ,扎实地将理论和灵感结合。
方土:艺术家要超越古人和大自然
4月13日,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走进广州市文联与南方报业289艺术共同主办的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活动。作为广州的代表性画家,方土游走在实验水墨和传统水墨之间:从花鸟到山水、从山水到人物、从师古到实验、从实验到创新,无一不涉足、无一不风格鲜明。他的作品少了些传统绘画的书卷气,多了些当代的视觉感。
方土认为,艺术家的任务就是“创造” 。人们尊重艺术家也是因为艺术家的创造力。艺术家有两大挑战,一是要超越古人,二是要超越大自然。在“创造”的同时,艺术也要“致敬经典” 。“许多民间艺术之所以永恒,是因为它们都有审美的定式,这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像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亭台楼阁、桌椅板凳,从形态到尺度都已成为经典,都需要致敬” 。
谈及艺术家自身的修为,方土认为要量力而为,同时也要忍受“被边缘化” 。他以莫奈、王肇民等大师为例,强调艺术作品必须有独特的模式,表达真实的情与物。“画家不一定是画长江黄河才伟大,小玩意儿也能画出大师来” 。
对于艺术与人生,方土也有其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艺术和人生一样,都有一个叛逆期,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叛逆期实现新的创造。叛逆期是人的生命规律,要在叛逆期把握好“对自我的信心” 。“有时人生的道路就是漆黑一片,就看你够不够胆往前走。只要能穿过它,你就能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