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山茶花》剧照
阳新采茶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北省阳新县、具有浓郁特色的汉族戏曲剧种,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现在的阳新采茶戏不乏现代戏,颇受群众喜欢、专家肯定, 《火红的山茶花》是其中一部具有特殊意义的戏。这部戏的缘起与当年阳新县检察院贯彻落实《阳新县农村犯罪预防三年整体推进计划》有关,以预防职务犯罪为主题。如今这部戏有如一朵“火红的山茶花” ,在阳新县收获各种赞誉,今年更被列为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的重点巡演剧目。
作为一名阳新采茶戏青年演员,我曾在阳新采茶戏里饰演过多种角色,其中最具挑战的莫过于饰演《火红的山茶花》中的“茶山村村长钱永清” ——一位原本正直清廉的优秀党员,为了救助恋人的孩子,在高速公路土地补偿款的发放中没有经受住诱惑,滑向贪污犯罪的深渊,锒铛入狱。
最初接受“钱永清”的角色,我非常担心自己扛不起这个角色。一个清官为什么会成为贪官?如何将人物的心理转变表现得合情合理?在国家一级导演田沔东的指导下,我反复琢磨剧本,最终找到了表演的三个切入点—— “清” “贪”“悔” 。
阳新采茶戏的主要声腔是正腔,包括北腔、叹腔、汉腔和四平腔。在该剧的第一、二场中,我需要表现钱永清的刚正清廉。第三场是钱永清的心理的重要转折期,他的恋人、村妇女主任林秋月的女儿生病了,急需一笔钱治病,何副镇长怂恿他挪用公款,钱永清经历了一番内心挣扎。舞台上,钱永清看着墙上的奖状感慨万千,内心纠结“要不要拿这个钱” 。这段我多用叹腔来体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叹腔在阳新采茶戏中多用于表达悲惨、痛苦的心理状态,适应于钱永清当时的心理活动。如此处理,给了人物前后转变一个合理的过渡,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最后一场是钱永清的悔悟,我也用了叹腔。舞台上,钱永清戴着手铐,整个人身处链条中间,他的背后是钞票的剪影,唱腔和舞台视觉融合在一起,更具有震撼力,钱永清的悔恨直击人心。我唱道:“晚节名声休提起,回头已是百年迟” 。林秋月上场,哭唱:“可叹你,可怜你” ,继而钱永清自叹自怜,唱道:“我不值……”林秋月“莫颓废”的叮咛,其女“救救我吧,救救我吧”的呼喊,让观众对钱永清的犯罪行为悲叹不已。这部戏深受欢迎,我对表演有两点体会:一是人物表现要尽量走心,二是声腔南北结合,抒情与叙事相结合,让观众对人物情感、故事情节的把握更加容易。
至今为止,我已记不清演了多少场《火红的山茶花》 ,从最初下乡采风、到阳新县检察院听取案例,再经过无数次打磨,钱永清这个角色已经成为另一个“我” ,为阳新县老百姓熟知。当年,阳新县检察院副检察长肖绪新用一个真实的、悲惨的案例打动了导演田沔东。这些年来,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阳新人民企盼着阳新采茶戏的春天,企盼着《火红的山茶花》巡演,所以不管条件多么艰苦、演出多么辛苦,我们都努力把包括《火红的山茶花》在内的各种阳新采茶戏带到阳新县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 《火红的山茶花》起到了较好的警示作用。今天的阳新县农村法制盲区在一点点减少,宣传法制依然任重道远。我觉得,阳新采茶戏不光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还担当起宣传“农村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
阳新采茶戏传承中心(原名阳新县采茶剧团)创建于1965年, 5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根植于基层、服务于农村,创作了大量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艺术作品,年平均演出170余场,如《闯王杀亲》 《张无奈拾印》 《三姑出宫》 《山中一片云》《载梦的小船》 《布贴女》和小戏曲《回娘家》等,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优秀的编导演服化道经验也代际相传,让我们这些阳新采茶戏后辈受益无穷。
《火红的山茶花》的红火,折射出古老戏曲的青春活力。我们青年演员要相信自己,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让阳新采茶戏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