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细书
栏目:视线
作者:蒋君慧  来源:中国艺术报

 

  《四书合讲》页眉批注。纸本印刷,散页。高27 . 6厘米,宽17 . 6厘米。按古人标准,应是“大字足本” ,堪称四书豪华版,页眉手书,大约3毫米。旁有小章,隐约可见“纪、私印”字样。

  《安乡增辉》选札,纸本,高18 . 3厘米,宽11 . 6厘米,全书字高大约4毫米

  细书是古人对字特别小的字的一种称谓。

  古代纸张不便宜,所以一张纸上总要写很多字,字当然必须写得很小。如果出版物能以比较大一点的字印刷,一般都会在封面或是扉页显著位置标明“大字足本”等字样,以表明此书的豪华程度。但如果是手抄自藏,则当丰俭由人了。一般来说,在书的页眉页脚上写批注,内容多,地方小,自然要写得小;抑或是因为自己把玩,随身携带之物,自然要写得小一点,是为细书。

  细书古来就有。南朝梁元帝《金楼子·聚书》 :“又聚得细书《周易》 《尚书》 《周官》 《仪礼》 《礼记》 《毛诗》 《春秋》各一部。 ”

  《北史·韦世康传》 :“眼暗更剧,不见细书。 ”宋王安石《台上示吴愿》诗:“细书妨老读,长簟惬昏眠。 ”

  会写细书还是读书人的一项技能。《淮南子·说林训》 :“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 《南史·萧钧传》 :“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 ”

  细书到底有多细呢?古人说“如同细黍” ,一粒米大约0 . 5厘米长,小米(黍米)大约0 . 3厘米长,由此看来,细书也便是如此大小了。现代人已经很少看到真正的细书了,所以对于细书未必有明确的概念。笔者偶然收藏了一本清代的《八股文选萃》手抄本,相当于现代学子人手一册的高考满分作文选。细细看来,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学习积极性之高。

  但是细书还是日渐式微,退出了历史舞台。

  细书实际上还不能算是书法,尚属写字的范畴。写字的要求,从观众的要求看就是清晰美观,从书写者的要求看就是方便快捷。因此,当钢笔出现后,毛笔自然就淘汰了。工具更新、日用不再,细书因此也就式微了。

  细书作者极其认真,因为不认真,便不能凝神静虑,自然也就不能写到如此之小。但也正因其必须认真地写,在日常使用中,人的精神不可能时时饱满,稍有懈怠便容易写得不堪入目,再无细书之雅拙,因此,细书也只能偶一为之。真的天天这么写,也是苦事。因此,与寄乐于书画相比,细书自然就少了很多乐趣。无趣无用,自然难为久远。

  细书的认真精神其实就是古人所谓的“刻画细谨” ,太伤神,不利养生,笔者认为此是细书式微原因之一。董其昌举例黄公望、沈周得享高寿,而赵孟頫只60岁余、仇英50岁余,指出了“生机”与寿享的关系:

  “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至如刻画细谨,为造物役者,乃能损寿,盖无生机也……实父(仇英)作画时,耳不闻鼓吹骈阗之声,如隔壁钗钏戒,顾其术亦近苦矣。 ”

  所以,窗明几净,墨香盈袖,书卷古雅,不妨写两段读后感于其上。文辞简朴,细如黍米,下笔自有一段活泼的生机在,悦读者而养己神,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