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一角
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一片茵茵绿地,数间木制小屋立于一旁,那就是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这个设有生产类、生活类、民俗类及露天体验区四部分的博物馆,已成为当地农耕民俗的亮点之一。这所博物馆的馆长兼解说员是金寨县斑竹园镇漆店村村民漆威,他也是馆中所有藏品的所有者。
自1988年起,漆威就钟情于代表农耕文化的民间老物件的收藏,而且只收不卖,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抢救这些正在走向消亡的东西。30年间,漆威奔走在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足迹遍布金寨、霍山、叶集、麻城、红安、新县等数十个乡镇。
“我爱农耕收藏,可我并不守旧。人们常说‘喜新厌旧’ ,可我却是‘喜新爱旧’ 。虽然时代变迁让那些老物件沉淀为了历史,可我真想把这些历史保留下来,让更多的人一起回想美好。 ”漆威说。
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正是得益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寻找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因地制宜,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带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体制、生产农具等农业文化。受大别山区独特的地理区位因素的影响,这里的农业生产用具也有独特之处。在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里,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粝子”还可以旋转,在旋转和摩擦中,粗糙的米和糠在粝子之下纷纷飘下,能完成对粮食的初步加工;为了应对大别山地区的崎岖山路、河涧小溪,人们在常见的独轮车前加上一个小轮子,让推车人可以更好的借力发力,数千斤的重物都可以应对;地碾和高碾功用与原理相同,但曾经也是其主人不同社会地位的象征……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的犁、耙、纺车、斗、斛、罐等旧时农业生产器具。这些器具在当下农业科技日益精进的境况下虽然已经被淘汰,但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却需要被记忆,劳动人民的智慧产物需要实物的留存来见证。
酒壶、酒钩和插取笼,是农家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取酒、装酒、温酒的工具。在生活类展厅中,漆威详尽地介绍了这一套器具。他说,在大别山区的农家,人们最喜欢的是自己酿的米酒,农家的纯粮酒其实从十月、十一月已经开始蒸煮酿制,进入腊月后,家家户户都已飘出酒香,地道的农家人都能从丝丝缕缕的香气中嗅出酒的品类。放在大缸中的酒是原生态的粮食酒,米酒是酒糟和酒汁存在一起,要喝酒时先要取汁,用篾质的插取笼沉入酒中一半,酒糟在插取笼外,酒汁在插取笼内,糟和汁就分离开来,再用葫芦做的酒钩在插取笼内取酒汁,拿取后用酒钩的长口把酒放进陶质的温酒、倒酒的酒壶里,之后就可以开始喝酒了。在漆威的演示、讲解中,我们仿佛看到了村民们在喜庆的节日里,围炉而坐,把酒笑谈的情景。生活类展厅中,每一件器物都有着各自丰富的文化指征,它们以物化的形态展示着、传承着、讲述着大别山的人文风情,更是中华文明延续演进的证明。
金寨作为中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这里走出了59位开国将军,更有无数英烈为国捐躯。在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中不乏“红色”收藏。冲锋号、行军锅、灯具等物件,每一个藏品背后都有着生动的故事,它们见证了红军战士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光荣过往。杰出将领皮定均在解放战争时期曾率领部队驻扎在金寨,他开会、批文件、看地图使用过的马灯被收藏在博物馆中。皮定均将军虽已与世长辞,但他的革命生涯和战斗事迹已然成为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在大别山地区广为流传,激人奋进。
把玩拙朴的陶件“宋代军壶” ,了解战火纷飞中,岳飞、韩世忠屯兵时烧制军用紫砂水壶的“韩瓶”古窑遗址;抚摸清朝的“石掷” ,回忆曾经的武状元把它高高地举过头顶;民国的“玻璃画”上的福禄寿老者在笑着向人们走来……如今,上海、南京等地各大院校师生也把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作为学习体验地。在露天体验区的手工作坊中,师生们可以亲自体验磨豆腐、磨芝麻,了解农具的运作方式。
在博物馆中,听听漆威讲解民俗物品中的故事,能够感知往日乡村的日常生活和时代发展的痕迹。漆威说:“我有义务要把大别山的农耕民俗文化薪火相传,让每一件物品都能唤起人们对农耕文明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