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在地域文化中传承鼎新
作者:朱煜  来源:中国艺术报

  戊戌初冬的合肥,依然青绿葱茏,一派生机勃勃。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加强合肥与国内友好城市暨中部省会城市的艺术往来,由合肥市文联主办、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承办的“城市·艺痕——合肥与国内友好城市暨中部省会城市中国画联展”在合肥精彩亮相。本次联展得到了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汇聚合肥、广州、武汉、济南、宁波、长沙、太原、郑州、福州、兰州、银川、汕头、儋州13个城市的120余幅中国画作品,旨在以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为视点,呈现出现代城市文明的精神气质,和当代中国画在地域文化中传承鼎新的发展面貌。

  源远流长的中国画艺术作为中国的国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以其独特的文化肌理和艺术表征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近代以来,在西方科学主义、写实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国内革命浪潮、时代激流的洗涤下,中国画重写意、讲笔墨、求意境的创作方法,以及“诗书画一体”“师古人兼师造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嬗变。与此同时,中国绘画艺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求变的生命活力,在冲击与洗涤中转型,在转型中传承与拓新,开启了中国画现代发展的新序列。推动中国画转型的大师们,有坚守传统,力求内部突破的“传统派”如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有融合中西,从外部进行超越的“融合派”如林风眠、徐悲鸿、张大千、刘海粟等。正是沿着“传统派”和“融合派”大师们开启的艺术路径,中国画在现当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形成了以傅抱石为代表的“新金陵画派” ,以石鲁为代表的“长安画派” ,和以赖少其为代表的“新徽派”等。新世纪以来,中国画画家们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向内坚守中国画的艺术传统,向外兼收并蓄外来的艺术精华,以展现新时代、新生活为创作理念,以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为目标,实现了中国画传统的现代转型,创造了中国画艺术的现代高峰。

  此次“城市·艺痕”中国画联展,在题材上有传统的山水、花鸟和现代的人文风情;在表现方法上丰富灵活,或水墨写意,或彩墨并用,或兼工带写;在形式语言上有接近中国传统的笔墨图式,也有富于现代意味的形式构成;从地域风格来看,或反映地域特色,或以本土绘画语言绘就出异域图景。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部分城市中国画的艺术现状、创作成就和发展趋向,也展现出新时代的审美情趣。

  近年来,“大湖名城”合肥正以奋斗者、追赶者的姿态迅速发展,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在经济增速始终保持省会城市前列的同时,合肥也在加大“文化强市”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与国内多城市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为广大艺术家搭建交流切磋的平台,形成有益于文艺发展繁荣的生态环境,鼓励艺术家们投身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精品力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愿“城市·艺痕——合肥与国内友好城市暨中部省会城市中国画联展”圆满成功,并期待合肥与国内各城市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更加广泛地开展!朱 煜(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