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义担当,努力创作出新时代的“风雅颂”
栏目:笔谈
作者:韩雪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以载道” ,“笔墨当随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再次向广大文艺工作者发出了动员令。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之在文艺研修班的学习、研讨,我越发感到这一重要论点的英明和正确,越发对自己以往走过的路充满了信心和勇气。

  我自1985年投入文学创作, 2012年5月开始担任沧州市青县文联主席,一直以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为己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拒绝那种格调低下、无病呻吟的创作,自觉地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时代主题,以中国好人、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为素材和原型,同时配合当地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创作发表了大量的音乐文学、戏剧、故事、曲艺、报告文学等作品。

  聚焦时代,牢记责任。近年来,我创作的讴歌祖国、礼赞英雄的歌曲及其他作品达数十首(件) ,从歌颂道德模范群体的《最美的人》 ,到歌颂雷锋的《射手座的雷锋射手座的我》 ,再到歌颂“时代楷模”李保国的歌曲《太行记得你》 《我是一棵树》 ;从歌颂塞罕坝人的《美丽的高岭》 《一粒沙的祝福》 ,到歌颂模范民警吕建江的《永不下线的爱》 《憨憨的你》 《有一种爱叫老吕叨叨》等,一直到讴歌燕赵文化及红色文化,讴歌雄安新区建设,讴歌冬奥,讴歌京津冀协同发展……凡是时代需要的、提倡的,我都不遗余力地躬身创作。

  2001年以来,作为“盘古之乡”的青县,持之以恒地抓好公民道德建设,上榜“中国好人”达31人,居全国县级之首。2012年,中宣部举办了一场青县道德建设经验报告会,打造出了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我自觉把文艺创作融入青县的公民道德建设中去,积极组织以好人为原型的文艺创作,大作道德文章,创作出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道德文艺主题作品,发表、展出、刊播各类文艺作品近300件次,获奖50件次。其中有的在全国征歌征文中获奖并播出,有的入选国内有关年选本、精选本,并结集出版了《青县道德文艺作品集》 《青县道德故事集》 《青县道德歌曲》等,使道德宣传和精品创作获得两促进、双丰收。青县县委原书记、现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新平曾经动情地说,文联是一个很小很平凡的部门,但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青县公民道德建设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反映这些英雄的风貌,我不断深入生活,不但“身入”而且“心入”“情入” 。记得在创作以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周汝珍为原型的广播剧本《晚晴恋歌》时,我几次到周汝珍工作的敬老院采风体验,同她一起侍候老人,她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为了观察她一天的实际工作场景,我同她近距离地度过了好几个日夜,看她从早到晚如何又忙于管理,又亲自护理老人和残疾儿童……为了创作报告文学《敬老院的月季花》 ,我一直将青县中心乡敬老院作为生活基地,隔三差五地到这里来参加各种活动,同护理人员交朋友、聊天、谈心,同时帮他们创作,帮他们修改为演出节目时自创的作品,为他们获得的荣誉欢呼雀跃,为他们受到的不理解而愤懑,陪伴他们伤心流泪……至今,已经不间断地跟踪采访了十余年。

  我由衷地感到,只有一个胸怀祖国、胸有人民、胸有大爱的创作者,其作品才有大的格局、高的格调,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要德艺兼修,德艺双馨。多年来,我坚持组织并带头参加文艺公益活动,送文艺下乡,组织书画捐赠,公益讲座、辅导、笔会等,不遗余力地为业余作者作序改稿,还义务为河北省内外公司、学校、村镇等创作了许多的歌曲。二十年前,因为车祸和疾病,我先后失去了二哥和四弟,此后我一直悉心照顾他们的家人,多年来我还不时资助困境儿童和同道。2012年6月,我冒死救起了一名落水儿童,被媒体誉为“最美的文联主席” ,被中央文明办评为中国好人;中国文联举办韩雪先进事迹报告会并授予“见义勇为文艺工作者”称号、“全国文联系统先进个人”称号等。

  《诗经》同沧州有很大很深的渊源,正是在沧州,献王刘德让秦火余烬中的《诗经》得见天日,流传千古,而《诗经》的传统正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轫之一,无论兴观群怨,都紧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喜乐疾苦。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好习近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要克服浮躁,坚持弘扬主旋律,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创作出更多的属于新时代的国风、雅乐和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