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文联助力石湾陶艺“双创”发展
栏目:新气象
作者:郝卫兵  来源:中国艺术报

城南旧事·飞发铺  黄焯南

  7月21日至8月20日,由佛山市文联主办、佛山市禅城区封伟民陶艺工作室承办的“乡土·乡愁——黄焯南、霍秀银、霍秀兰乡土题材陶塑作品展”在佛山举办。此次展览,是近年来佛山市文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佛山市优秀传统文化——石湾陶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之一。

  展览中,黄焯南的《陶记古镇》让人眼前一亮,这是由多件作品组成的系列陶塑,作品以写实手法表现了石湾陶业工人陶器生产的情景。霍秀兰创作的《岭南风物》 《岭南记忆》等作品,采用石湾传统微塑技艺和写实手法,全景式地展现了岭南传统民居布局、结构、造型及其环境的整体面貌,以及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民居的建筑细节。霍秀银的《福到门前》 《竹报平安》等作品,将最能体现岭南传统民居特色的镬耳屋、趟栊门等建筑要素提炼出来,配以芭蕉、荔枝、榕树等岭南特色植物,别具一番岭南文化隽永悠长的韵味。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佛山市文联主席杨凡周表示,近年来,乡土题材越来越成为石湾陶艺家们注目的焦点和开采的富矿。生活于佛山的陶艺家对这座城市的传统民居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用心灵与家园的一草一木交流,用泥土与居所的一砖一瓦对话,给岭南民居赋予了新的生命,寄托了现代人诗意栖居的梦想。

  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艺术,石湾陶艺与景德镇瓷艺、宜兴紫砂壶相比,当前在知名度和市场价格方面都不如后两者。究其原因,石湾陶艺的宣传推介起步较晚是一方面,其自身在文化品位与审美价值的不足也是重要因素。为了提高石湾陶艺的整体价值,近年来佛山市文联多措并举——通过举办佛山市中青年美术骨干(陶艺)提高班、石湾陶艺新锐展、石湾陶艺系列专题展览和学术论坛等,推动石湾陶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今年6月,第三届“佛山市中青年美术骨干(陶艺)提高班”完成了第三期。该班自2016年开班以来,面向在佛山市工作或生活、年龄在50岁以下、具有陶艺制作基础与创作能力的人员,已培训近600人次。提高班特邀权威的陶艺专家、教授授课,从陶艺文化的发展历史、创作理念、雕塑技艺等多方面进行精彩的讲解。今年的培训,着重于瓦脊手工专题: 4月是佛山市美协主席钟汝荣的《达摩》平塑班, 5月是佛山市陶艺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庞文忠的《达摩》立塑班, 6月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周炳基的《仕女》造型班。学员一致认为,培训班组织严密,课程设置合理,学习内容实用,老师水平高。大部分学员打满分。

  发掘人才和培养人才同等重要。由佛山市文联和广东陶瓷协会主办的石湾陶艺新锐展从2013年起,迄今已举办四届。参展的陶艺家多数是80后、 90后,这些后起之秀大部分都是美院毕业的年轻陶艺工作者,也有部分是石湾陶艺传统手法的继承者。这些新一代陶艺家创作的陶艺作品,既传承了传统技法,又有着浓郁的现代艺术味道和色彩;他们在石湾陶艺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合了其他艺术品类的手法。通过举办新锐展,发掘出宋敏、潘超安、陈冬阳、张晓芸、何琦琪等一大批优秀的青年陶艺家。

  如何让石湾陶艺作品的艺术品位越来越高、在市场上走得更高更远呢?从2017年开始,佛山市文联开始策划组织“石湾陶艺现代转型研究”系列展览、研讨会,就石湾山水陶塑、女性题材陶塑、中国文化名人形象陶塑、乡土题材陶塑等石湾陶艺的发展重点进行深入探讨。陶艺家们在研讨会上建议石湾陶艺工作者进一步提升文学修养和文化积累,进行更多大胆的个性化探索。

  经过一系列努力,佛山石湾陶艺的学术认可度、市场认可度、审美认可度都获得很大的提升。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佛山市有5件陶艺作品入选,这是佛山石湾陶艺的一个重大突破。石湾陶艺的发展说明,既要注重精神内涵,又要注重艺术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古老艺术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