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斗山乡拉海沟村三道沟自然村位于宋辽古驿道上的著名节点十八盘梁南侧。村前,遗址尚存的碧霞宫在清代时香火旺盛,一年一度的碧霞宫庙会和元宵花会,是农民进行传统文艺活动的大舞台。清朝末年,这里的村民便节会时自发地组织少林会“五虎棍” 、河北梆子、莲花落子(评剧前身)等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吸引了周边数十里的村民来到这里观看欣赏。
民国初年,评剧被村民们引进花会,由于庙会香火旺盛,一些外地评剧团也被请来演出,演出过程中常常与本地的爱好者交流。由于本地“官话”发音纯正,对评剧普通话念白特点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种用普通话对白的传统戏剧便与这方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唱就是100多年。这个600人左右的深山小村,直接参与评剧演唱的村民累计200多人,家家户户都有“艺术家” 。一代代传承到今天,最新的一茬,也有40人在台前幕后活动着。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全国的是“新评剧”电影《花为媒》 《刘巧儿》等,至今是很多中国人的美好记忆。在外地放蜂的村民姚玉国,是最早将这些反映新生活的新评剧带回到三道沟的。唱惯了老评剧的乡亲们迫不及待地用这些新兴的唱段滋润干渴的喉咙,他们对新生活的感受早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了。在姚玉国的带领下,村民们成立了第一个农民评剧社团。后来,城里读完高中的“知青”韩宝权、闫志甫等则在村内组织了“农村俱乐部” 。“俱乐部”其实就是乡亲们聚合在一起烤火、聊天、唱戏、背词、制作服装道具的大队部活动室。他们的任务是用文艺的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只要有中央文件下来,就立刻编写一些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为群众演出,并且常常把节目送到田间地头。演出形式也多种多样,快板、快书、三句半等,现编现唱的小评剧也时有新作。冬闲季节,文艺排练和演出就成了他们的“专职” ,每天都会到深夜。零下二三十度的村子里,会有一团火光闪烁和若有若无的笙歌,高一声低一声的评剧旋律,飘到白雪覆盖的金山岭长城内外。
到了70年代,样板戏诞生了,“俱乐部”名称又改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并派出十几名演员到县上学习样板戏。至今活跃在评剧舞台上的韩宝权一直都是三道沟评剧演出活动的活跃分子,他们家从祖父、父亲到他和两个哥哥,都是能打鼓、能拉胡、能唱戏、能扒谱。韩宝权回忆70年代“文宣队”的情景,颇有感触:“评剧与京剧有很多相似之处。我们排过京剧《红灯记》 《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 。后来觉得不过瘾,又排了现代评剧《刘巧儿》《苦菜花》 《野火春风斗古城》和《梅林山下》等。说实话,还是唱评剧更过瘾,感觉更舒服,仿佛真的在血液里就有这个基因,一点就通。 ”
71岁的邓保林也是评剧爱好者,他的祖父、父亲、女儿和外孙女,都是唱评剧的好手。他回忆起年轻时的经历时说,那时候乡亲们唱评剧就像今天唱流行歌,大家种地、推碾子甚至起猪圈时都是一边干活一边唱。小队集体种地时,往往也是这面的山坡上一段《刘巧儿》刚结束,那面的地里就唱起来《秦香莲》 。大家一边听一边干,一边聊天一边笑,心里快乐,手中也出活。挑粪、背柴时候唱起来费劲,他们把小收音机挂在腰间听收音机里面的小白玉霜唱《秦香莲》 ,听新凤霞谷文月唱《刘巧儿》 ,听高闯唱《乾坤袋》 。
那时候,三道沟村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砖瓦厂,是邓保林的父亲邓荣祥从西安学会了制砖瓦坯和烧窑一整套的技术,在村里主持建起的。除了种田外,村集体抽出一部分劳力专门生产砖瓦。当年砖瓦厂的师傅闫志仁回忆说,那时候,整个砖瓦厂四盘轮子,四五十人,干活的时候,大家你一句我一段的唱评剧,有时候一盘轮子的几个人和另一盘轮子的比赛唱评剧,看谁会得多,看谁唱得好,好像打擂台一样。嘴里唱着,眼睛和手脚的活都不耽误。有时候碰到脑子灵活的还即兴把劳动场景和家长里短编进戏词搞笑地唱给大家,逗得大家笑个不停。
80年代初,伴随农村分田到户的改革,延续几十年的三道沟农民评剧社团解散了,庙会的戏台子也破败了,大队部里也没有了欢声笑语。后来,因为有了砖瓦厂,每个生产队都有些积蓄, 1983年,一队和三队的社员集体一商量用小队剩余的钱给每家买了台电视机,大家可以在家“放电影”看评剧了。有的还买了录音机,一盒《花为媒》磁带,在家家户户传递,一直到完全播放不出来为止。
到90年代,村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大家普遍反映,在家里看电视的日子,实在太无聊,不如一起出来唱戏。在邓秀珍、韩晓维、闫瑞平、邓秀军的首倡下,韩宝权、闫志甫、韩军、姚玉国、闫志仁、闫志义、谢广祥、闫和、姚玉成、马桂荣、韩淑申、韩正起、韩宝林、邓荣福、韩正甫、闫志堂、韩宝荣等老一代“戏骨”再度挑起大旗,三道沟的文艺爱好者重新组团,成立了“雄鹰文艺演出队” 。演出队的成立得到了邓宝申和丁克学等村干部的大力支持,队伍不断壮大,当年就发展成员30多名。1998年春节,演出队为村民进行的首场演出非常成功,而后排练一些小戏曲、小节目,宣传党的政策,活跃村民文化生活。如编写了《退婚期》 《婆媳情》和《计划生育好》等节目,还改编了表演唱《四个大妈搞宣传》 《四个老汉逛大集》等节目,深受群众喜爱。1999年2月, 《承德日报》报道了他们的演出活动。因为村中旧有的评剧传承传统,村民中评剧爱好者众多,文武场齐备,演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李桂馨、闫海坡、朱光燕等许多年轻的妇女也参与进来,村民们排练演出了《杨三姐告状》 《刘云打母》 《刘巧儿》《秦香莲》等多出评剧,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鉴于发展实际,他们的社团名字先后改为“雄鹰评剧演出队” 、火斗山乡拉海沟新农村业余评剧团等。近两年,为了适应文化市场监管需求,他们还正式办理了演出证,经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滦平县拉海沟德福评剧团。剧团演出从不收钱。不少村民和老板还自发为剧团捐赠了一些赞助费,最少几十元,最多7000元。很多演员不拿一分钱,将钱攒起来购买服装道具,推动剧团发展。剧团从韩军、韩宝权、闫志仁、邓秀珍、谢广祥等自己捐款买的服装道具和音响起家,后来用大家演出过程中得到的赞助一次次填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发展下来,到今天,剧团已经具有演出多部整场评剧的能力。
今天,评剧活动已经成为这里独特的文化风景,无论寒暑,无论有没有演出,大家晚上吃完饭,习惯地来到旧小学的教室里排练评剧。天冷的时候,大家自发地从家里拿来木柴煤炭生起炉子一起排练,排练间隙唠唠家常,很多道理结合戏词在乡亲们的评论中讲述着。跟着父母来的孩子们就是在大人的唱词中、故事里,明白了是非,懂得了道理,当然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许多张口即来的旋律。
滦平县文联主席邓秀军介绍说:“在剧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县文联努力引导乡亲们在文化传承上下功夫。更多年轻人的加入,是三道沟乡村剧社最近几年的新气象。村里小演员武铭馨和韩思怡12岁时就曾多次在县电视台《我是小明星》中亮相,并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的舞台。 ”
笔者专门索要了他们村历代演出的剧目,大致如下: 《杨三姐告状》《铡美案》 《花为媒》 《凤还巢》 《闹严府》 《刘云打母》 《打狗劝夫》 《人面桃花》 《红色联络站》 《小姑贤》 《刘巧儿》 《三看御妹》 《高成借嫂》 ……对中国民间戏曲有些了解的人都会发现,这些故事都是典型的“高台教化” 。民间戏曲除了提供娱乐、丰富生活,还有扶正祛邪、分辨美丑、传承美德的功能。乡村文明就是在这种生活化了的文艺形态中,得以发展和传承的。优秀的民间文艺,的确是温润民间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