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一种摄影的新型“关系”
栏目:图行天下
作者:胡武功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2·秦安县

  仵晓中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摄影之门,却走了弯路。正如他自己所说“整整耽误了十年” 。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

  然而,只要还在门里,只要还热爱,“弯路”也是积累,也是财富。晚集也会有大收获。

  在与王妍峰对话中,仵晓中回忆自己刚拿起相机时的情形:那时候,自己很爱摄影,和大家一样到处拍摄所谓“光影” ,认为这就是“艺术” 。因此,追日出,送日落,“像候鸟一样四处飘游” 。

  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结识了美籍华人摄影家李元,在陪伴李元半个月的拍摄中,他收获了非同一般的观察、构图、审光、构思、取景等实际操作的经验,这为他日后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仵晓中是位脚踏实地、勤于思考的人。出生成长在农村整整18年,对农村环境和农民的生活境遇不但熟悉,而且情深。“无论犁地播种,还是收割拉运,男男女女与大地构成了自然的画卷,很好看。人们劳作的身影、土地的起伏和器物构成的状态等,在我心中留下了丰富的印象。 ”仵晓中如是说。

  当摄影勾起仵晓中种种生命的回忆,当重新调整了摄影的视点,以上那些技术的、体验的、艺术的、唯美的经验都成为仵晓中快速起步的原动力。仵晓中进一步思考摄影的真实性、主观性以及作品的纪实性、艺术性问题。仵晓中认为这些问题都不是绝对的,而是辩证的。因此,我们在他转型后所拍摄的反映社会生活的纪实摄影作品中看到,有些作品把现实中本无关系的事物有机联系起来,形成有意味的多视点画面;有些作品却间离了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画面的另一种“气象” 。

  这大概就是摄影家要创建的一种摄影的新型“关系” 。在仵晓中看来,“ ‘关系’并不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更多是一种巧合,也是摄影者的选择和重建。 ”这种认识对于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它能激发起作者的现场情绪。因此,我们能看到仵晓中拍照时,时而站、时而蹲,不断变化角度,或寻找或感应或捕捉主观认定的“关系” 。实际上,绝大多数情况下,现场是无序的,是混乱的。摄影人的任务是在无序中发现有序,在作品中建立新的画面秩序,并通过这种新的秩序表现赋予主观性的新关系和作品的意味。

2015·凤翔县

  数十年来,我认定摄影本质的第一要素是记录,这是摄影与其他视觉艺术最显著的区别。摄影是最贴近自然、社会、人的视觉方式,这也是摄影的魅力所在。仵晓中在认同这种认知的基础上实现摄影的转型,但绝不仅仅是题材的转型、拍摄对象的转型。仵晓中的转型,是从摄影理念、摄影目的到摄影方法整个系统的转型。

  应当看到,纪实摄影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着种种挑战。人们对它提出一系列的质疑,即许多非传统影像的出现,不能从拷贝的意义上复原物象及其关系。而且,因青年一代的成功实践所提供的新鲜视觉经验备受青睐。面对这种现状,应当看到纪实摄影的真实性已不完全由客观性决定,主观性业已成为重要的判断因素。这样的认知对摄影人来说是重要的启示。记得7年前,我曾在仵晓中组织的上海摄影展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展出作品的摄影语言相对较为陈旧,表现手法单一;展出作品基本以专题形式出现,但每一专题,都未能深入挖掘下去,做到至全至善;最重要的是,一些摄影师还没有达到十分清晰的自觉状态。

  如果今天仵晓中再组织一个同样的展览,肯定不会出现以上问题了。

  纵观纪实摄影的演变历程,一直存在着“实证”与“艺术”的纠结。一种观点坚持“客观记录” ,无论“证实”还是“证伪” ,都把纪实摄影当作形而下的实用之物;另一种观点坚持以客体之形反映主体之意,把纪实摄影当作形而上的可欣赏之物。其实,这里确实不存在孰对孰错、孰优孰劣的问题。把摄影纳入人文科学范畴,自然追求事实;把摄影纳入精神科学范畴肯定追求意味。关键是摄影师是否把自己的题材处理成能让人看明白和具备本体意义的影像。

摄影史告诉我们,上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安全局和刘易斯·海因的记录影像,促使政府改变农业政策、诞生反对童工法案;萨尔加多和寇德卡的“艺术性” ,使人们看到更精彩的现实。他们的共通之处在于把自己的摄影做到极致,是我们应该认真借鉴与学习的地方。这些仵晓中明白。

2015·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