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语言讲述平凡又特别的海南故事
——访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黄一鸣
栏目:关注
作者:文/焦俞萍 图/黄一鸣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乘船进海南岛的闯海人(1988年)

  碧海蓝天、椰风海韵、百鸟欢鸣、摄人心魂,或许唯美与画意的沙龙摄影更适合定格这绚丽缤纷的岛屿的旖旎多姿,然而海南省纪实摄影协会主席、著名摄影家黄一鸣却选择富有哲理的纪实摄影,记录下历史发展中珍贵的每一个瞬间,见证了海南建省30年的变革与发展。

  “我从小就有摄影的喜好,祖辈和父辈从印度尼西亚回来时带回了许多摄影作品和生活照片,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摄影的根。但我最早从事的其实是美术,曾专业学习中国画两年。一次偶然机会,我参加了广东省卫生宣教人员学习班,真正地认识并迷恋上了摄影,特别是1988年海南建省成立经济特区、我调入中国日报社成为一名职业新闻人以后,新闻纪实摄影成为我职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从此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 ”黄一鸣说,与画画相比,摄影能更快捷更直接地表达人的所思所想,能更真实更直观地记录世态万象,能从看似不经意的瞬间里,挖掘出一些社会内涵。

  “定格”闯海人的故事

  摄影艺术常常是记录下社会百态与人的喜怒哀乐。黄一鸣的镜头下讲述着一个个平凡又特别的故事。

  1988年,海南建省挂牌仪式前一天,工作人员正在做准备工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玉兰”号载满一批又一批来海南寻梦的闯海人,往返于琼州海峡两岸,见证着“十万人才过海峡”的历史壮景;海口市东湖“人才墙”下,人头攒动,闯海人在这里相聚并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人才墙”上没有空间贴了,旁边的椰子树成了最好的广告发布平台,广告内容五花八门,除了工作方面的,也有房屋租赁、商品出售等方面的信息,椰子树一时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指路牌……黄一鸣用相机记录下这些珍贵的历史时刻,他说:“海南给了我足够的养分,我要用镜头语言讲述海南人自己的故事。而闯海人的故事就是海南故事的其中一个缩影。 ”

  闯海人中,有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刚来海南的时候,没有地方住,就住一两块钱一晚的地下室,生活很艰苦,不过海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凭着自己的努力,四五年以后,第一批闯海人开始站稳脚跟,在海南成家立业、结婚生子。黄一鸣说:“我曾拍过一个闯海人朋友的婚礼,是在农垦某科技中心举行的一场集体婚礼。因为生活条件和地域条件的限制,很多来海南工作的年轻人父母都不在身边,所以有些单位就为这些员工们举办这样的集体婚礼。单位里的同事分别充当他们的娘家人和婆家人,大家简单聚餐,发发糖果,互相送上祝福,虽然没有现在的婚礼隆重华丽,但从照片里还是能感受到这些年轻人简单温馨的幸福。 ”

  黄一鸣正是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些平凡又令人感动的故事,定格普通百姓的生活趣事,刻下历史车轮行过的轨迹。他说:“在海南,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处在哪个行业,无论职位高低,都会发现闯海人的身影,他们在海南这块热土上挥洒汗水,孕育梦想,成就事业。他们的生活瞬间在我的胶片中定格,汇聚成无数平凡而又特别的海南故事。”

海南建省挂牌(1988年)

  记录城市变迁的历史轨迹

  海南建省成立经济特区至今已经30年了, 30年起起伏伏、改革变迁,海南省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偏远落后的边陲小城,到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度假天堂。随着多个国际航空港的建设、环岛高速铁路的开通、四通八达的城乡高速交通网络建成、数字化海岛城市“智慧岛”“云计算”“大数据”的建设,今天的海南已经今非昔比。如果不是用胶片记录了它变迁的轨迹,人们很难凭记忆回想它的发展历程。

  黄一鸣说:“近30年来,作为一名摄影工作者,我一直用手中的相机不断记录着海南省的发展变化,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手中的相机换了一台又一台。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仍然是一位海南发展历程中的忠实记录者。 ”从国家领导人到平民百姓,从城市到乡村,从企业到机关,从空中到地面,十几万张底片,黄一鸣从每一个角度全方位真实地记录着海南特区发展变化的图景,以真实的记录保留下变革中的海南人众生众相。 《海南建省挂牌》 《最后一块田地》 《东湖人才墙》 《人才招聘处》 《请保姆》 《电脑时代》《雨天的摆渡》等作品已经成为海南的经典影像,记载着海南的沧桑变化。有人赞其为“见证海南第一人” ,这个称号他受之无愧。

  黄一鸣介绍,海南建省之初,岛内只有一条老化了的窄轨铁路,列车也是又旧又小,每天只有一两趟火车从三亚至昌江;而今,随着海南东环、西环高铁的完工,环岛高速铁路全线贯通——它是全球首条环岛高铁,旅客可以实现3小时绕岛旅行,也为岛上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便捷。黄一鸣用相机记录下了这“开往春天的列车”的变迁轨迹,成为珍贵的记忆。他说:“海南城市建设和全国一样,在城市化建设的高速进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有目共睹的。旧貌换新颜,许多祖祖辈辈熟悉的场景已经消失不见了。这种变化如果不用影像记录下来,我们很难清晰地回忆起它的过往,也会对目前的繁华、舒适、现代习以为常。 ”

  不少上海南岛的年轻人开始在海南省成家立业,这是一家企业为年轻人举办的集体婚礼(1992年)

  为幸存的“慰安妇”老人“立传”

  李泽厚曾说:“情感性比形象性对艺术来说更重要,艺术的情感常常是艺术生命之所在。 ”黄一鸣的摄影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影像记忆的文本,让我们更加熟悉过去的足迹。他用质朴的图像表现深刻的内涵,折射人生的哲理。他说:“摄影记者要用好的纪实摄影语言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对身边的生活进行理性审视和艺术扫描。 ”

  从2005年开始,黄一鸣在《中国日报》上做了一组专题报道,在海南岛境内寻访惨遭侵华日军蹂躏的“慰安妇” 。之后的一年时间里,黄一鸣走访陵水、保亭、琼海、澄迈、临高、三亚、海口等市县的20多个村镇,一共采访到23位老人。他又在之后12年时间里多次跟踪采访拍摄幸存的“慰安妇”老人,记录她们的生活状况,帮助她们控诉日军的暴行。他有时间就会去慰问她们,给她们送去关爱。黄一鸣说:“当我寻访到当年如花似玉的她们时,展现在眼前的都已是身患残疾、满脸风霜的老阿婆了。她们大都生活在偏僻山区,多年被头痛、腰痛、腹痛、肢体残疾等病魔缠绕,生活艰难。有的一生未能生育,日子过得孤苦伶仃。虽然悲剧已经过去了六七十年,但日军的暴行仍历历在目,六七十年前耻辱的阴影时时折磨着她们,心灵备受煎熬。而在这之前,我并没有想到还有这样一批老人把苦难深藏至今,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妇女才能承受如此的生命之重呢?惨遭蹂躏的她们身为受害者却自认无颜面对亲人和邻里。 ”

  到今天,黄一鸣拍摄的《海南“慰安妇” 》专题传播得很广,取得了很好的教育和铭记历史的作用。中国慰安妇研究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利济巷慰安妇分馆、海南省档案馆等机构收藏了他拍摄的大部分照片作为资料展示和研究,并起到了控诉日军在我国犯下滔天罪行的作用。“到2017年下半年仅有4位幸存者了。 ”黄一鸣叹息。

摄影评论家鲍昆曾提出,“纪实摄影的本质是人文关怀精神” 。在黄一鸣的纪实摄影作品里,往往蕴含着许多相关联的内容:或对某些社会现象进行抨击;或就社会的各个层面提出问题;或有远见地记录下不断变迁的人类生存环境。黄一鸣以冷静地思索展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真心获取影像,他把自己越来越融入拍摄对象中,以人文的、真实的视点,为普通大众照相立传,同时,思考、观察、记录着生养他的海南的故事。著名摄影家王文澜这样评价他:“黄一鸣用照相机与海南进行了30年的对话,他的近十本海南专著朴实无华,没有大话、空话、假话、套话,说的都是家常话。从民间平凡的家事悟出改革开放的国事。他以小见大地真实记录了故乡百姓的生存命运,脚踏实地地讲述着他的海南故事。他已经讲了半辈子,我想,他会一直讲下去。”

椰子树上的招聘信息(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