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井陉春节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当地称为“闹新春” ,祭祀仪式亦形式多样,祭祖、祭河神、接火神、撵虚耗等存续了人类较早时期的信仰因素。这些民俗事象及其文化特性蕴含了民众的生命意识与审美取向,简言之,可用“和”“美”概括。
过年是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祖先庇佑才能家业兴旺,因此过年要请亡祭祖,直到过了元宵节才送亡,这期间每天一日三餐如生人。井陉南康庄村邢氏家族在大年初一要在邢氏祠堂举行全族祭祀仪式,在老族长的带领下诵读家训:“懂大礼,勤耕读;和待人,善行事;知章法,听政令;孝宗长,亲幼子” 。井陉天长古城的耍火流星以及接火神等,是远古火神崇拜的遗存,民众期冀得到火神的庇佑,后世发展中才出现接神泛化。除夕夜摆香案供品,燃香迎神,保佑四季平安,一年吉祥。庄旺祭河神中有水信仰、祭天仪式的痕迹等。直到正月十六,完成了送神仪式,春节结束,民众生活回归日常。
如果说当下社会的“春运” 、春节空城、摩托返乡大军是乡土中国的现代写照,井陉南横口村、大梁江村、核桃园村等古村落的乡规民约,以及村落中马家大院圆墙角、翠花门楼扇屏院、槐树园、于家古宅院建筑、吴家上下古宅院等,以及南康庄古老的“撵虚耗”保护村落、村民一年幸福平安的仪式等,这些恰是乡土中国的历史言说,是呈现给社会的“乡土记忆” 。在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各区域打造本区划内的“文化记忆” ,古村落成为重要内容,在村落“文化记忆”的展示中,如何将传统的家训、古宅大院变为“乡土景观”则是重中之重,尤其不能忽略其所蕴含的知识性与内在的文化逻辑。
井陉拉花、红脸社火、“跑灯”等以及各种花会,既是民众合作的形式,同时也富含村落之间的文化竞争。在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中,井陉很多村落的民众都到石家庄、北京、天津等地外出务工,但是当地民众一般都要正月庙会结束才会外出。在民众纷繁多样的武术、拉花、晋剧表演中,时常穿插着“招工信息”的广播,恰是如此的图景,勾画出当下民众生活的场景。庙会是他们的“公共生活” ,他们在庙会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密切了村落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找回了日常在城市务工的“人际”之失落。
总之,闹新春,是农耕社会民众的节日狂欢,农闲时期的庆贺。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时在社会生产与社会秩序中的意义减弱,但春节仍有减压、放松、闲适的功能。井陉春节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展示”中,民俗文化渐趋转换为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在这一发展与转换过程中一定要警惕过度的“文化消费” ,谨守民俗事象的“时间阈限” ,在把握“消费边界”的同时,发挥民俗文化、乡土景观在当下乡村振兴中的意义与价值。
(毛巧晖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