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向新:怎么拍,澳门才能新意频出?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何瑞涓  来源:中国艺术报

  和澳门摄影家郭向新约在澳门的卢廉若公园,年近八十的他健步走来,口袋里还带着卡片相机——这是他的习惯。“这个公园我经常来。 ”他说。 《别有洞天》 《画中人》《乡村姑娘》 《晨雾》 《祈祷》 《寂》 《光与影》 《静寂的早晨》 《归途》 《卢园风光》 《祝愿》 《仙境》《荷》 《海鸥》 《黎明》 《绣花》 《稻田》 《晨作》 《起伏》 《晨捕》 《老妇人》 ……近六十年的摄影生涯中,郭向新作品无数,他把取材自一些生活中平凡或容易被人忽略的景物作品,集中展示于2017年澳门基金会主办的澳门艺术家推广计划“天地之间——郭向新心境摄影系列”展览中。作品记录了不少澳门业已消失的人事景物,也涵盖了他不同时期的创作及摄影技巧。

  “这次展览的作品尝试以挪移寄意的形式来拍摄,希望在构思方面有所创新。我试图将自己的意念及讯息,通过作品中被拍摄的景物现象及内在精神来传达给观者,引发互动联想与共鸣。 ”他说。这些作品取材拍摄的都是一些平常或容易被人忽略的景物,利用光线明暗的对比、图形组合,来形成一些特殊的效果,使作品富有感染力,并散发出郭向新所看重“清新的韵律” 。

  在这些取材自澳门的作品中,有一幅《一帆风顺》是郭向新极为珍视的。“1952年我到香港讨生活,在那里也学到了摄影的很多技巧。1955年我从香港回澳门的时候,我拍摄了这张作品。 ”

  返澳六十余年,郭向新一直相机不离手。“我早年间在葡京酒店工作,凌晨两点下班,不睡觉,在家做照片的洗印、放大工作。当时柯达有五块钱一瓶的显影材料,我买不起,买三毛钱的材料自己在家配制——那些材料很臭,住家又很小,家里人都很有意见。 ”郭向新笑着回忆。他拍澳门平凡的人与事,拍灯光黯淡的小巷,拍贫穷的市民人家和古旧的建筑细节,很多建筑和景物如今早已消失不见,只存留于他的底片中。“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我都去拍澳门人的妈祖圣诞,场面非常盛大,我感觉特别有历史意义。 ”他说。

  “现在很多澳门年轻一代的摄影人喜欢找很贵的外国老师教,一小时一千块那种,拍摄时要有漂亮的模特、后期更多依靠修片,期望一出师就获奖。 ”但郭向新教育他的学生,希望拿奖没问题,但更应该期待作品与观者产生情感共鸣,“我教学生都是教给他们基本功和摄影的思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是我所认为的摄影的要诀” 。

  郭向新认为,摄影是思维的记录、历史变迁的见证,摄影家运用相机捕捉瞬间的灵感触发,把环境事物用光影变化的形象来表达,所以摄影艺术衍生出诸多不同类别、不同主张、不同追求、不同对象和主题各异的摄影流派。无论什么派别,都是借由自己心灵的感触和发现,以艺术的思维来进行创作;因而,摄影家在创作的瞬间决定于心境、情感、好恶和个人独特的观察力,以主观的想象、主观的构思以及个人对生命、对社会的看法来提出注重思考、强调构思的艺术主张。

  他的新创作是写意风的荷花。“荷花是中国古典美的典范,荷的一生,无论艳阳高照,还是风雨如晦,无论有没有人为其等待或守候,它呈现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期望和热爱生命的活力” ,他说,“ ‘荷’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我以明静的心境去贴近它,感受那心灵深处的清香与喜悦,觉得人的一生也应该如同荷花那样,由年轻走向成熟,由绚烂走向厚重,不与世事争一日之短长,默默地耕耘,终会有所收获。 ”他这次拍摄荷花,进行了另类的构思:摆脱以往传统的拍摄规范,不墨守成规,不将自己局限在既定的拍摄模式当中,而将生活的情感、思绪融入作品当中,把荷花的美态凝铸于永恒,通过以色见形、由形入景、枯荣兼具的手法,把清幽的意境和大自然的光影变化表现出来,“希望能通过荷花生生不息的形象,产生无声而动人的语言” 。

  作为一个澳门摄影家,郭向新不会忽略大三巴这个澳门“吉祥物” ,他有一个新系列叫“历史的涂鸦” ,拍的是大三巴和大炮台的城墙墙皮上的细节与色彩,“我观察了好几年,最近着手在创作这个系列” 。那些迷幻斑斓的色彩,在郭向新眼中,都是历史的见证,“政府再过一个月会重新修缮这里,所以我要马上拍下来” 。

“摄影是我的爱好。 ”郭向新希望把澳门常见的风物拍出新的感觉,“我总在思考怎么拍出好作品,将澳门表现得新意频出。 ”他说。

一帆风顺  郭向新  摄

传统节日  郭向新  摄

收获  郭向新  摄

动感之都  郭向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