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努斯·兰德伦的海底世界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摄影人可以把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航拍和无人机让摄影师拥有了一双飞鸟的翅膀,而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把镜头对准了海洋,对准了生活在水下的那些生灵,摄影师玛格努斯·兰德伦就是其中的一员。
第一眼看到玛格努斯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个翻版梅西在向我微笑致意。他的脸上总是带着笑,浅蓝色的瞳孔中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彬彬有礼地用不大标准的汉语说:“你好,我叫马小龙。 ”单从外貌看来,很难把这位瑞典老男孩和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水下摄影师联想到一起。玛格努斯已在摄影之路上砥砺前行27年,作为水下摄影师也有12年的经历,曾获评2005年度BBC “最受尊敬的野生动物摄影师”第二位。 “拿着我的尼康D 800和Sea&Sea防水壳,整片海洋的美景最终都会被我收入镜头之中。 ”他说。
因为有了许多像玛格努斯一样的水下摄影师,大海终于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让我们能够置身于另一片奇幻的世界,而水下摄影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想要成为一名水下摄影师首先要具备专业潜水员的资格,潜水的技能越高,对海洋、水下环境、生物的知识了解得越深,越有可能拍摄到好照片。需要明确的是,水下摄影的环境比陆地上要艰苦、复杂得多,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与摸索。试想一下,背负着15至20公斤重的全套装备,要克服海水的光线折射,以及因为浮力和水流造成的抖动与模糊,用辅助光源才能勉强进行拍摄的能见度,忍受着来自水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而每一次水下拍摄的时间也仅仅能够维持几十分钟。
但在玛格努斯看来,任何拍摄都不能过于急功近利,“拍摄就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在下水之前,肯定要做好功课,做好万全的准备,每次下水当然都希望能拍出佳作。但是水下摄影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不错过任何精彩画面是很难的” 。玛格努斯在印度洋进行过很多次的水下拍摄,这让他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得到令自己和观众都满意的作品,需要长期的拍摄与积累,每一次下水都是一次崭新的体验,每一次下水都是对自己以往的一次总结和归纳。“你问我会不会每次都能拍到满意的照片,就像我拿出来展览的一样。我只能说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我仍然乐此不疲。 ”他说。
在玛格努斯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成群的鲨鱼和有毒的水母,这让人不免会关心他“历险”的过程,但他表示:“虽然我与鲨鱼为伍,但是我并不觉得害怕。大家都被电影《大白鲨》所误导,与其说鲨鱼对人表现得十分残暴,不如说它和我们一样,对于陌生的事物感到好奇罢了。鲨鱼很少主动攻击人类,但是人类的捕猎以及对海洋的污染,却让这位神秘的邻居逐渐离开我们的视线。要号召人类保护自然,就必须让人类去热爱自然,但是如果人们连这些物种都不了解,甚至完全不知晓它们的存在,又怎么去爱它们呢? ”
除了水下摄影之外,玛格努斯也是一位出色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在2017年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蔡甸区)国际自然生态摄影研讨会中,他讲述了其所在的“奇野中国”团队在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拍摄成果。以一个异国人的视角来说,中国那些令人惊奇的地貌和神奇的物种令他十分震撼,无论是天上、陆地还是海底都有令人心动的物种存在。当然,中国也存在污染严重的地区和时期。提及生态保护这一议题时,玛格努斯举起了手中的半瓶矿泉水说道: “就像这半瓶水,它既是半满,也是半空的。 ”现在,许多人的关注点是我们失去了什么,然而作为生态摄影师,他关注的却是还有什么能够保留下来。
如果说精彩的作品和先进的观念还不足以为他打上标签,那么唯一能够添加的字眼就是“中国通”了。玛格努斯酷爱中国的饭菜和茶叶,但最让我惊奇的是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研讨会上,一位发言者提出“生态摄影的精神追求是天人合一” ,我向玛格努斯翻译说: “Theunityof mankind and nature” ,他立刻回了我两个字,虽不清晰,但很坚定:“Zhuang Zi! ”我下意识地赞了他一句: “You are good! ”但他只是微笑着摆了摆手,示意我继续翻译。
当我问到他近期的拍摄计划时,玛格努斯踌躇满志。他告诉我,目前已经完成在香港周边海域的水下拍摄工作,下一站将在舟山群岛以及台湾岛附近继续潜水、拍摄,他的团队已经在中国发现了6个全新物种。他期望未来还有更多的精彩作品问世,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透过他的作品,将自然生态保护意识传播开来,共同保护这个蓝色星球——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