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门笺:刻刀流转传承百年技艺
栏目:非遗
作者:付迎东 摄影并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孩子们听来逢强讲解“过门笺”图文中的含义

  进入立冬时节,山东省莒县夏庄镇大庄子村的来逢强一家就开始忙着用六色套纸,刻制当地人过年必备的过门笺。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 ”过大年,大门、窗户贴上大红大绿的过门笺营造春节喜庆气氛,是鲁中鲁南等地区流传久远的民俗。

  该村制作过门笺已经有近300年历史,来逢强是来氏家族第七代传承人,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老人做过门笺。

  根据来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来氏祖先来自立从浙江萧山县移民到莒县定居,带来了“过门添子”技艺,就是之后的过门笺,渐渐传遍四周,过门笺技艺也流传至今。来氏“过门笺”集剪纸、雕刻、国画等技艺为一体,是全凭手工一刀刀刻出来的。目前山东省能用手工制作过门笺的民间艺人已屈指可数。

  对于手工制作“过门笺” ,来逢强可谓是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他设计雕刻了上百种模板,有些紧跟时代需要,例如中国梦系列。为了刻制方便,他制作了各种花式刻刀。制作时,来逢强将一块模板放在厚厚的一摞彩纸上,用锥子扎眼穿上纸捻固定,再放在陪伴他30余年的蜡板上,开始下刀。随着阵阵刀刻木板的“咯嘣”声,被裁下的纸屑飘落。根据图案他不停地变换刻刀,刀如游龙,精美的图案跃然纸上。

来逢强刻制“过门笺”要使用这80余把自制花刀

  在机器和电脑雕刻时代,手工雕刻越来越稀罕。而如今,贴“过门笺”的传统也慢慢淡化,这项手工制作技艺正在逐渐消亡。

  岁月在来逢强木制的工作台上留下一道道痕迹,苍老的木桌上散落着许多纸屑与刻花。来逢强作为传承人,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这项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下去。

各种风格的过门笺,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