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的神秘与忧郁:推铁环的小女孩(布面油画)
乔治·德·基里科 罗马卡洛·比洛蒂博物馆藏
静物(布面油画)
乔治·莫兰迪私人收藏
近日,上海艺仓美术馆携手意大利123 ART艺术机构,邀集多家意大利国家级美术馆、艺术基金会及重量级私人藏家,带来了一场艺术飨宴—— “意大利现代艺术的光芒:基里科与莫兰迪”展。众所周知,他们的作品启发了现代艺术风潮,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影响至深。
此次展览将这两位从作品上看似冰火不相容的艺术家同时呈现却有着独特的深意。正如本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艺仓美术馆艺术总监张熹所说:“两位艺术家看似一前卫、一保守。基里科在30岁前已经完成了形而上画派的大部分作品,名扬巴黎,却在人生最高峰回归希腊罗马传统,追随威尼斯画派的提香,引起了艺坛巨大争议,因此滋养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莫兰迪一生很少离开自己的家乡博洛尼亚,除了授课就是在工作室创作,却在55岁那年得到威尼斯双年展绘画奖,他的创作风格、技巧、色彩影响涵盖了艺术、摄影、时尚和设计界。 ”
两人其实也有过如花火般短暂而绚烂的交集。1919年,基里科致信当时的文坛巨匠阿尔登格·索菲奇,请他帮忙联络一位叫乔治·莫兰迪的年轻艺术家。信中说:“我们是今年夏天在罗马相识的,他来自博洛尼亚,为人诚实,也极聪明,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无论如何都要帮他一把,即使为他写本专著也不为过。 ”他们的交集推动了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运动之一——形而上艺术运动的发展,而他们也由此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为各自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基里科在1911年开始构建形而上绘画的艺术理论,即通过画面展现一种全新的感知:超越我们感知能力的现实世界。背景中空无一人的建筑和刻板的拱廊在阳光的投影下显得神秘而具有某种特定的象征意义。与此同时,留在家乡的莫兰迪正逐步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与伤痛,探索出具有个人风格的形而上绘画方式。他在战争的屠杀期间一直都在画贝壳,这是他对战争的体悟抑或是理解。而后他开始了新的创作手法,为静物画赋予了一层柔和的灰白色调,营造出类似梦幻的艺术效果,整个画面显出平和安详的心境,作品描绘的瓶瓶罐罐逃离了本身的现实语境。而意大利悠久的艺术史为他们带来了不竭的灵感,基里科以古典裸体和意大利风格建筑构成了神秘莫测的图式,莫兰迪则借鉴了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构图技巧。而二战的风云又让这两位艺术大师各自展开了创新之旅,基里科倾向于复古,而莫兰迪将浓郁的意大利乡村风情融入到了静物创作中。
将两人作品并置,在于让观众透过风格上的差异形成视觉碰撞和艺术对话的同时,探寻这两位艺术大师是如何将外部世界转化为另一现实维度的共通之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们在现代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的探索前行,造就了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艺术。
冰与火
基里科:“所有的创造都在沉默中进行”
乔治·德·基里科1888年7月10日出生于希腊东部沃洛斯,父亲是铁路工程师,对艺术有很深的修养和广泛的趣味。12岁时,全家迁居雅典。不久,基里科进入雅典的理工科学校开始专攻绘画。16岁时,父亲病故,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打击,日后作品中的火车形象,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怀念。之后他随母亲和弟弟迁居德国慕尼黑,受到贝克林和尼采的很大影响。
1924年,基里科去巴黎,超现实主义画家们把他视为伙伴,并承认基里科是他们的带路人。在基里科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无人的建筑、穿白衣的人、各种不同的石膏像,以及长长的日光影子。它们都被画得非常精确,具有很强的明晰性。他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宗教之谜,还不如行人在阳光下投射的阴影。 ”他认为:“所有的创造都在沉默中进行” ,有价值的东西应是“闭着眼看到的世界” ,是“人间微妙感情的反映” 。
这位超现实主义的先驱、形而上绘画的创始者,有意识地将物体置于不合理的位置上,利用物与物的照应,表现出物与物之间新的关系,从而使这些东西超出了日常所见。这些物象尽管是静态的,却宛如戏剧角色,在一种即将熄灭的寂静的光亮中摇曳生姿,神奇而有寓意。也许这是受到尼采的双重启示,即尼采富于诗意的灵魂独立说,以及对脱离正常背景的普通“静态”物体内在意义的强调。
莫兰迪:对前辈大师的思考和内心变化的结合
乔治·莫兰迪1890年7月20日生于意大利波洛尼亚,是意大利著名版画家、油画家, 1907年至1913年就读于博洛尼亚波伦亚美术学院,后长期任职这所学院教授版画课程。莫兰迪既推崇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也对此后各种流派的大胆探索有着强烈共鸣。他最初沉迷于印象主义,对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画颇感兴趣,也模仿过立体主义。
1918年至1919年,他的作品受到乔治·德·基里科的影响,绘画风格由立体派转为“形而上画派” ,以微妙的“冥想”式静物画著称,偏爱柔和细腻的色调,如土黄、赭石、灰蓝色和粉色。作品构图上简单的瓶子、罐子、碗、杯子等的排列组合可以看出塞尚对他的影响,他运用明暗布局使这些简单的生活日用品呈现出丰富的可塑性,他的画作让人感到的是一种来自作品的和谐与沉静。他从形而上绘画中领会了如何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神秘感,如何通过艺术表达对时间和生活的思考。
他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静物画,瓶子罐子的布局让人想到了夏尔丹,而他更多地吸收了塞尚绘画的精髓和其几何简化法。坛坛罐罐上的灰尘在画家眼中亦是一种载体,对色调变化有着不可名状的作用。通过不断地思考时间感知力、绘画形式的严谨性才能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神秘。在50年代后期,他的静物采取了几何规范构建静物空间,体现更强的结构性和建筑感,一方面他把要表达的对象之间增加了纵深感,另一方面他使用低矮的物品使整个构图呈现几何效果。背景上的对象勾勒出纯粹的几何感,而前景的瓶子和玻璃器皿相互遮挡。他的画风变化基于他对前辈大师的思考和内心变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