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贝家花园往事》剧照
纪录片《成长的秘密之小学时代》剧照
2016年,适逢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成立10周年。与此同时,该中心与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联合打造的纪录片品牌丛书《电影眼文库》之《电影眼看中国》和《电影眼看世界》出版发行,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领衔主编的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6》连续第8年问世,并且集结他多年来创作实践成果的《张同道作品集》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首次推出,以张同道为核心的集教学、科研、创作于一体的高校影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起业界诸多关注。然而,在张同道本人看来,“我的方法,具有不可复制性” ,他表示中国当代纪录片教育很不成功,他所带领的这个产学研一体化的纪录片团队并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要成为专业的纪录片工作者,必须实践”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影视导演冯小刚、成龙、张国立等表示目前我国的影视专业教育中,只有编剧、导演、演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影视剧组中其他工种大多缺乏专业技能,他们声称要创办影视界的“蓝翔技校” 。无独有偶,近来导演贾樟柯就任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时也表示,中国电影教育的针对性和供给能力与高速增长的市场规模是不相匹配的,特别是剪辑、录音、美术、灯光、摄影等专业型人才不足。事实上,问题远不止于此,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开设影视专业院系的为数不少,关键是所培养出的“人才” ,很多“毕业即失业” ,与影视专业实践需求相脱节,虽然大学影视教育不等同于影视职业教育,但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社会层面的足够重视。相比之下,中国纪录片产业近几年来发展同样迅速,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问题,却似乎还没能引起任何的重视。
“第一个是实践教育,纪录片人才培养光靠上课是解决不了的。 ”张同道举例说,这好比学游泳,要先学会“游泳” ,再学“游泳美学” ,纪录片是拍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如果说目前国内影视院系的编、导、演专业毕业生不少接受过专业训练,放眼纪录片教育,不仅无专业院系,也无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除了少数根基深厚的影视专业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在影视教育系统内培养为数不多的纪录片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专业培养实践外,其他院校接受纪录片教育的毕业生大都缺乏动手能力。“因此,要成为专业的纪录片工作者,必须实践。 ”张同道强调说。
其次,“从人文素养来看,纪录片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影视专业教育提供不了的。 ”张同道特别指出,纪录片人才培养不同于一般影视专业人才培养,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工作者要有包括人类文明史、政府制度、科技人文发展等多方面的知识体系,形成和拥有文明的基本素质,以及感知社会的方法。
“不同于故事片拍摄,纪录片在制作上需要一种方法论,与社会学、人类学更为接近。 ”张同道说,纪录片教育得有一套方法接近被摄群体,如田野考查的方法等。“要向专家学习,并要学会转化,变成大众能够接受的影像语言,因此方法论异常重要。 ”张同道强调说,还比如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这就需要学习和掌握心理学。
“文明史课、方法论课、实地调研练习,而不仅仅是读书、看片。 ”张同道认为,目前国内高校的纪录片课程体系还不能适应这种实践上的需要,现在很多从事纪录片创作的优秀导演都是带有其他专业背景的,某种程度上变成了自我修养,而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的专业教育有其特殊性。“我要求学生自己要拍,而且研究生拍摄纪录片要有专业标准。 ”张同道坦言,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海纪实频道、重庆电视台等专业机构合作,不仅对方提供拍摄资金、播出平台,而且派出业界顶级人物如陈晓卿、梁碧波、李汝建等与他一起培养纪录片专业人才,而这种优势是当前国内很多高校都不具备的。
>>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有必要“摸一摸底”
在国内,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专业教育起步较早、起点颇高,在综合性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电影学博士点,并且于1993年创办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一直持续运作至今,注重理论联系实践,鼓励学生既看又评,边学边拍。这一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很多学习和从事影视专业教育的师生。
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同道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到创作实践,多年来他围绕纪录片躬耕不倦。2002年,为了纪录片专业教学的需要,他在国内外多方查阅资料,选取罗伯特·弗拉哈迪、狄加·维尔托夫、约翰·格里尔逊、尤里斯·伊文思、莱妮·里芬斯塔尔、谢尔盖·爱森斯坦、路易斯·布努埃尔、阿伦·雷乃、克里斯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等16位纪录片大师及其经典作品,制作出16集
系列纪录片《经典纪录》 ,概述20世纪世界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很多资料,都是首次在国内公开。 ”张同道说。
2007年,他为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制作10集系列纪录片《世纪经典》 ,以历史演进为线索,概述20世纪世界纪录片史上的重要美学思潮与运动,如英国纪录片运动、左翼电影、宣传电影、思想电影、真理电影、直接电影和行动电影等,形象地展示了纪录片光影声色的美学传奇。近年来,他更是拓宽视角,关注儿童教育、钩沉历史往事,带领他的学生们拍摄制作出《小人国》 《成长的秘密》 《我们的孩子》 《贝家花园往事》等多部纪录片,而且在国内外多个影展中屡获殊荣,如《小人国》曾摘得四川国际电视节专业组“金熊猫”大奖。
在纪录片创作实践领域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张同道在理论科研领域并未有一刻放松。2009年开始,他与中国传媒大学学报《现代传播》合作,邀请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大陆桥传媒、央视索福瑞传媒研究公司、雷禾传媒、良友文化等多个业内机构一起进行“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 ,并以蓝皮书的形式发布年度性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 。“当时以为中国纪录片行业下降到了谷底,中央电视台的知名纪录片栏目《见证》放到夜里一点播出,很多省台的纪录片节目都取消了。 ”张同道认为,随着收视率成为衡量电视产品的重要指标,中国电视媒介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极大变化,纪录片的发展出现边缘化趋势,他觉得有必要“摸一摸底” 。事到如今,由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组织编写的这本年度报告,已经以其宏阔的国际视野、前瞻的学术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受到专家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多年来,它见证了中国纪录片从谷底一点一点地走出来,从当初的行业总收入4亿元到2015年行业总收入将近47亿元,尤其是在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下,纪录片逆势而上,这个发展是巨大的。 ”张同道说。
除此,仍是出于纪录片的教学需要,多年来,张同道还先后举办“纪录片大师工作坊” ,筹划组织多个纪录片学术论坛,以创作实践和科研理论带动纪录片教育教学,既培育了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孙红云等一批纪录片理论科研人才,也培养了樊启鹏、李淑娟等众多理论研究与纪录片创作实践一肩挑的多面手,成为国内纪录片教育领域一道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