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融一曲 丹青生光辉
作者:姜士林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诗画融一曲 丹青生光辉

——读毛泽东诗词意境油画《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有感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张庆涛

   当我看到著名画家张庆涛先生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骆根兴先生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油画大作时,百感交集,站在画像前,久久不愿离去。毛泽东赞颂彭德怀、缅怀罗荣桓的两首诗作,也随之涌现在脑海中。诗与画渐渐相交融,彭大将军、罗荣桓元帅的崇高形象缓缓出现在眼前,充满活力,闪烁着生命之光。我心中涌腾起对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限崇敬、深切缅怀。历史的时光,永远磨不去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抒写的光辉篇章。

  诗画相融“彭大将军”神韵飞

  曾记否,在万里长征吴起镇激战中的彭德怀!面对大幅人物肖像油画《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那一页永载史册的业绩又闪烁出永不消逝的光辉!

  画作仿佛使我看到彭大将军急鞭策马、风尘仆仆地赶往毛泽东驻地,接受毛泽东交给他的一副重担:消灭尾追之敌,绝不能让敌人进入边区!

  那是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刚刚进驻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战士们看到窑洞门口挂着的苏维埃政府牌子,激动地呼喊:“到家啦!我们到家啦! ”可是激动的泪水还没擦净,宁夏军阀马鸿逵、马鸿宾和东北军白凤翔部的骑兵就尾追而来。为坚决执行党中央1935年9月27日通过关于长征胜利结束、落脚陕北、保卫和扩大陕北苏区的决议,毛泽东决定消灭尾追的敌军,打一场“切尾巴”的吴起镇战役。他把这个关乎红军在陕北是否能够顺利落脚的重担交给了彭德怀。

  画作导引的历史回溯缓缓展开。油灯下,彭德怀聚精会神地与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在悉心研究地图,在布置消灭敌人的天罗地网。

  1935年10月21日早晨,吴起镇平台山上。彭德怀手持望远镜观察敌情。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马鸿宾骑兵团和东北军白凤翔骑兵团,先后落入红军的埋伏圈,彭德怀挥手下令攻击。顷刻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响成一片,火光闪闪,打得敌军落马溃逃。红军乘胜追击,大获全胜。

  历史的回溯让我激动不已,彭德怀在枪林弹雨中指挥作战的高大身影,在我眼前久久不能逝去。

《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骆根兴 

  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最后一役,也是中央红军落脚陕北、具有奠基礼意义的一场大胜仗。毛泽东兴不可遏,挥毫赋出《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诗句短促快捷、铿锵有力的节奏、富有欢庆情感的韵律,融入到艺术的旋律之中,画笔婆娑起舞。诗与画交响的协奏曲中,使我看到了吴起镇大捷之后彭大将军真实身影。

  画幅中,激战之后,彭大将军与将士们骑着战马巡视战场。他腰板笔直,胸部挺起,右臂稍有弯起,给人以有力而坚定的感觉;他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但脸庞偏瘦,记忆着刚刚走完长征之路的艰苦和劳顿;稍有凹陷的面腮,肌肉绷起,略有显厚的双唇紧抿,浓黑的双眉扬起,目光坚毅,朝向远方,在诗与画的交融中,我看到了大将军性格的刚毅耿直、果敢顽强。彭大将军的坐骑,一匹棕褐色战马,肌肉隆起,线条刚劲,有战力,有精神;马头高高扬起,眼睛似有灵智,一只前蹄抬起,似在准备随时奔腾出阵。人强马壮,更衬托出大将军的威武气概,突出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的意境。整个画面涌动着红军走向胜利的进行曲。

  聚集在彭大将军身边的骑马将士还有远处的红军骑兵,目光随同彭大将军一起视向远方。正是这些英勇无敌的红军将士走过了二万五千里的艰难征程,消灭了尾追之敌而保卫了刚刚落脚的苏区。我想起传留于世的一段佳话。吴起镇战后,当彭大将军看到毛泽东给他的诗作时,他当即拿起笔来,把末一句“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 ,居功而不自傲,心怀将士,展示了一位无产阶级大将军的博大胸怀!

  历史的回溯,响起了继续前进的高昂的战歌。画幅上天空辽阔无边。战斗刚刚结束,硝烟还未散尽,地平线上还游荡者灰暗的浮云。但已现曙光,大片的白云在游动;山巅上有清澈的流水在歌唱。上下呼应,让人感到明亮、温暖,前景灿烂辉煌。

  在诗与画的交融中, 《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熠熠生辉!看过作品,使人更加怀念这位大将军,怀念这位对中国革命做出重大历史贡献的人民军队领导人之一的彭德怀元帅。他的历史功勋将永远铭记在人民的心中。彭大将军万古长青!

  诗画相融“罗荣桓元帅”亮气节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与世长辞。

  这位从中国工农红军三湾改编以来就致力于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建立和巩固起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又壮大和发展了东北人民武装力量的开国元勋的去世,令举国悲恸,引起人们深深的怀念。多少年以后,在民众中还流传着许多有关罗帅的佳话。诸如,上世纪40年代,中央为罗帅去苏联治病给他准备了50两黄金,可他对这笔钱,除了少量用于帮助在苏联的烈士子女,其他分文未用。1955年评定军衔,当罗帅得知他被评为元帅时,他即上书中央,希望降为大将。诸如此类的事,使人们看到了罗帅以身作则、克勤克俭、廉洁自律、虚怀若谷的美德。

  又过了许多年,毛泽东在罗帅逝世那几天里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为罗帅写下的吊唁诗公开发表以后,人们在诗作中再次看到了罗帅一生为党为国为革命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无畏、赤胆忠心的高风亮节。

  毛泽东为罗帅写的吊唁诗:《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记得当年草上飞,

    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

    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鷃每闻欺大鸟,

    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

    国有疑难可问谁?

  诗句情感厚重,涵义深沉,句句千钧重,字字凝聚着罗帅跟随毛泽东坚持正确思想原则、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真迹。

  从红军初创时期的“草上飞”时代即井冈山大革命时代开始,罗帅就坚定地支持毛泽东的思想政治主张和军事主张。尽管毛泽东和他因为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而遭受排斥打击,常常因此“每相违” ;解放战争时期,罗帅又坚定执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战略决策,取得了东北战场的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罗帅倡导学习毛泽东思想要掌握精髓和实质,反对把毛泽东思想庸俗化、教条化。

  罗荣桓的原则性受到毛泽东的坚定支持。毛泽东在诗作中高度评价罗帅一生不计斥鷃、昆鸡一类人物的讪笑,而是像老鹰一样翱翔于世,光明磊落,胸怀博大。毛泽东赞佩、敬重罗荣桓的为人,以罗荣桓为“一辈子共事的人” 。就是这样一位好同志,好战友去世了,怎能不让毛泽东感到沉痛呢?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万里长征只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更艰巨的任务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1963年年底,其时毛泽东思虑最多的就是“战锦”大问题,就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干部会不会贪图享乐、腐化变质的问题,就是党和国家会不会变色的大问题。堪称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为党和国家忠诚奉献一生的罗荣桓此时去世,怎能不让毛泽东从内心深处吟诵出“国有疑难可问谁”的长叹呢?

  罗荣桓是毛泽东志同道合的久经考验的战友。从当时毛泽东为党和人民事业全局考虑最多的角度着想,从毛泽东与罗荣桓真诚的战友情谊角度着想,就可以更加深刻理解毛泽东这首诗作为什么有如常人般的情感真挚厚重、意味深长;对作品塑造出的这样一位伟大、崇高而朴实、真实的共产党人形象,就必然更会充满爱戴和缅怀之情。

  画家骆根兴先生创作的人物肖像油画《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就把握住了毛泽东诗作的精神,倾注了他被诗作激发出的热爱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激情,挥动画笔,使作品形象饱满真实,栩栩如生,意境深广;观瞻作品人物形象,就会引发观者无穷的联想。

  作品对人物的描绘,特别集中于对神态的刻画。人物神态的刻画最集中于面部的刻画。画作中,罗帅稍显微胖的脸庞,肌理匀和,慈祥安宁,如人所愿又不失真;一副眼镜之后的目光沉静而严谨有神,可看出人物的老成持重、学识渊博;双眉舒展平和,如其为人安详实在,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双唇微微抿起,线条和缓,显出老人的厚道善良。面部神态的细微刻画,折射出人物一生为革命事业不辞辛劳、功勋卓著的品格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在能力。望着栩栩如生的罗帅形象,联想到罗帅为党的事业,为革命事业,毕生勤勤恳恳工作,令观者发自内心的敬意油然而生。

  人物外形的刻画,与面部的刻画,笔调谐和融洽。站姿稳重安泰,一身元帅服,裤线笔直,庄重得体;胸前勋章,熠熠有光,铭记着罗帅不平凡的经历,铭记着党和人民所给予罗帅的荣誉。人物神态、服装颜色、闪光的勋章,共融于和谐的暖意之中,整个画面犹如沐浴在阳光之中。

  令人格外感到欣慰的是,人物背景的构思与艺术处理,运作得当,创造出意境无限的艺术空间。浩瀚无际的天空,墨绿苍劲的青松,云雾环绕的嶙峋山石,不仅使画面物象布置均衡得体,更衬托出罗荣桓元帅艺术形象的高大、庄严;逝者万古长青的艺术寓意,表达了观者的心声。画作背景的艺术手法,融合了国画山水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笔法,意境与神韵齐生,人物肖像油画带有浓浓的民族特色,更使人感到人物的自然亲切,贴近了民众的心愿。我挚爱这样的绘画。

  创作更多毛泽东诗词与绘画相融通的好作品

  张庆涛先生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骆根兴先生的《七律·吊罗荣桓同志》 ,是两幅挥扬毛泽东诗意的绘画好作品。

  诗画融通是两幅作品鲜明的艺术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诗画追求的美好境界,是中国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特色。诗画融通是文学与艺术融通中最活跃、成效最显著的创作实践和审美活动。诗画虽是不同的艺术领域,但都是反映生活、反映诗人、画家思想感情的艺术工具,只是表现方法不同。诗无形而以文字取胜,画有形以形象实在而见长;诗与画融通,则可收互补长短之功效。在相互融通中,可以促进诗画更广泛的传播。优秀的诗作更可以帮助画家借鉴诗意,使画作形象更饱满,立意更高远。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形象表达,是时代革命风暴的形象展现。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在认真学习和掌握毛泽东诗意的基础上,通过卓有成效的艺术方法,必然会创作出思想内涵与艺术感染力丰富的优秀作品。

  张庆涛、骆根兴都是在深刻学习毛泽东诗作的基础上,把握住诗作精神并将其融入创作思想之中,从而完美地塑造出彭大将军、罗荣桓元帅的形象。这样的作品,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领会毛泽东诗词和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对于我们学习党史、军史、革命史,学习和继承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传统也是大有裨益的。他们的创作实践证明,创作更多更好的毛泽东诗词与绘画相融通的作品,必将促进社会主义美术创作得以发展,必将带动社会主义文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