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相声名师王长友》 姚振声 编著
学苑出版社出版
什么是“口传心授” ?它与现代意义上的规模化、常规化的教育与传承机制有着怎样的区别?在日益现代化、全球一体化的当下,尤其是面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格局,重提“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有无必要?它的价值与影响又体现在何处?近读姚振声教授编著的《一代相声名师王长友》一书,感慨颇多。
目前,全国已有两所专门的曲艺学校,在一些高等院校中也陆续开设了曲艺课程,培养了一大批曲艺事业的后继人才。近几年,因为部分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相声专业的大专班、本科班,从而引发了坊间的不少争议。其中有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一种认为大学课堂培养不出相声演员,另一种则认为相声光靠“口传心授”无法满足传承需要。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长期以来“口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应该简单地一概否定。与现代意义上课堂式的、集体性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传统艺术“口传心授”式的教学传播手段主要集中在个人化的环境关系中,即“师父-徒弟”之间。之所以有人认为它“落后” 、“不科学” ,多半出于对这种教学传播手段形式上的理解偏差,觉得它零散化、随意化,即缺乏体系;传承体制单一化、局限性强等等。但却忽略甚至漠视这种传统而特殊的教学手段中,其实不仅包含了教育的普遍规律,更重要的是还有着科学的合理的内部规律,它始终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在“一对一”式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传授的是艺术知识和技能,还体现了丰厚的人文精神,使传统艺术能够代代相传,承继发展,深入人心。
而从历史上看,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相声前辈,正是得益于名师的指点和教导,再加上自身的悟性和勤奋,才能成为一代有建树的优秀相声演员。应该看到,这种曲艺、戏曲界特有的“师徒制”传统,是与艺术形式本身的独特性密切相关的,而且它所包含的因材施教、个别指导、舞台实践等方法,有着一定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有助于提高年轻演员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巧,而相声老艺人所讲究的带徒弟要让他们“熏、过、溜”的说法,正是从符合相声表演的特点而生发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王长友先生在相声演员谱系中是第五代,时人赠以“相声篓子” 、“相声仓库”的雅号。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相声教育家。综观王长友先生的艺术经历和教学成果,可以看出他对“口传心授”这种传统教育方法的熟练运用和深刻体验。
“口传心授” —— “传”的是知识、技能,“授”的是心得、体悟。艺术的知识技能可以通过摹仿,通过反复训练来完成,而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却非人人可得,有时候就像隔了层窗户纸,必须得有个人来替你捅破它。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正是这个道理。但在王长友先生这里,他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将相声表演的诸多技巧以及二度创作能力等,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从而使后学者的“修行”之路从一开始便步入了正轨,少走弯路。
王长友先生有一句口头禅:“这个,老活里有啊! ”说这话的情境往往是在谈话者向其请教相声创作问题或者为学生分析某个作品中的“包袱儿”及结构等。王长友先生的博学强记,对传统节目的熟稔于胸,决定了他能够在相声的创作表演中,对如何设置、增减“包袱儿”等技巧信手拈来。他的这句口头禅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对承载了历代艺人集体智慧的传统节目,必须认真加以总结和消化,尚缺乏继承的基础便妄谈“创新” ,何新之有?
王长友先生在给青年演员授课时,常提醒他们:不说“糊涂相声” ,必须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王长友先生的相声教学,传授的不光是技艺,更是作品的内在精神。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他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世态人情独到的理解,为学生条分缕析作品中的种种细节,使后者能够顺利摆脱“照猫画虎”式的简单摹仿,从而加深认识,在表演中做到有的放矢,言之有物。
尽管在当前的相声教学中,现代教育体制仍不可或缺,包括编撰统一的相声教材、完善曲艺高等教育的规模等,但与此同时,“口传心授”作为行之有效的传统教学手段仍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这其中,必然存在“教什么”与“怎么教” ,以及“学什么”与“怎么学”的矛盾。如何让相声艺术的人才队伍传承有序,授者,务必有真才实学;而受者,则必须真心肯学。二者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唯此,方为正途,相声艺术的文化传统才不至于削弱甚至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