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镜语》 梁振华 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这个碎片化的年代里,人们如此急于对大众文化现象发表个人言论,其中不乏草根阶级的应世智慧,或者屌丝群体的小资情趣,以及精英阶层的乌托邦理想。而这些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浮表亮丽的呓语,却往往如浮沙般转瞬即逝,只留下喧嚣的回声。
在这种浮沙般的皮表、喧嚣声的回响背后,作者梁振华,怀着中国式文人的哲思精神,以无名之名,在《无名的镜语》一书中,既投入又冷静地记录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十年轨迹。同时,这也是作者长达十年的一次文化实践。
全书共分三个部分,或许代表了作者梁振华面对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部分题为“咀嚼光影” ,汇总作者对于不同电影的独特解读。从气势磅礴的中国大片到小清新的艺术片,从流行的商业电影到电影史上久负盛名的经典影片,从大陆国产片再到港台的独立制作,作者都涉猎其中。第二部分名为“迷津中的镜像” ,梁振华着重对于中国式大片的症状、影视剧的题材与类型、作者导演或导演群的创作风格,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判断。第三部分,则是作者面对当前中国大众文化的热点,以及层出不穷的城市乱象,将自身的生命体验融入其中,赋有才情而不失理性地呈现了今日中国的文化百态。
首先,梁振华眼中的影视文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艺术作品,而是一篇篇反映当下文化精神症候的案例;梁振华笔下的时评,也不是网络上流行的那种局限于电影本体的过度阐释,而是针对每一个案例进行专业的深入剖析,以影视作品的影像风格、叙事模式为切口,宏观看待每一部影视作品,得出的结论专业性高、学理性强,具有一定程度的说服力。
在“咀嚼光影”的部分里,梁振华在评论冯小刚的影片《非诚勿扰》的时候,不仅从剧作的角度深入挖掘了影片的内涵,还细数这部电影从创作到宣发的过程,同时纵向比较了冯小刚以往的喜剧作品,从而揭示出冯氏幽默何以“成于商业,也困于商业” 。第二部分“迷津中的影像”中,在《 “红色”文本的叙事奥秘》一文中,梁振华借助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以及符号学理论,深入分析了热播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作为大众文化文本的内在结构,揭示出主流话语和市场话语如何在博弈中互动共存。
第二,可能由于作者是文学研究专业出身的缘故,梁振华在对具体影视剧作品进行读解的过程中,他的理论参照系,实际上波及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梁振华在评论某部影视作品及其文化事件时,常常习惯于和相关的中国历史现象或经典名著联结起来。这种文学与影视经常互文的写作方式,不知不觉中,旁征博引地向读者勾勒出一幅幅巨大的中国文化图景。
讨论影片《让子弹飞》结尾的时候,梁振华与鲁迅在《野草》里袒露的精神世界“瞬间接通” ;评述《赵氏孤儿》时,梁振华从《史记》和元杂剧里面的故事,回溯了“中国故事”的传统精神。在《病症与自赎——中国式大片诊断书之一》这篇文章里,梁振华梳理了中国式大片与中西方戏剧作品之间存在的承袭、误读与改写,提出中国式大片所存在的“去中国化” 、“去历史化”的通病。同时,作者参考了《墨子》 《淮南子》等先秦著作,引经据典地阐释了影片《墨攻》呈现出来
的中国化、民族化的特征。最后作者也谈到,这部讲述“中国故事”的影片取材于日本漫画这一“令国人倍觉尴尬的事实” ,在文章结尾,梁振华的发问,呈现出一个当代中国文人对于民族文化与历史的感叹:“它昭示的是中华文明的无远弗届,还是当代中国文化界本土历史想象的稀缺? ”
第三,梁振华眼中的大众文化与城市样态,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消费景观,而是某种“时尚的谎言与魅惑” ;梁振华笔下的思考,亦不是微博上铺天盖地的言说冲动或者情感发泄,而是对各种奇观所达成的谎言效果进行祛魅的过程,呈现出作者深刻的文化批评力与反思力。
在“时髦的舌头”这一部分里,文章《也谈文怀沙的倒掉》 ,并未如当前流行的网络口水战那样,对文怀沙的学术地位进行火药味十足的论辩,梁振华由鲁迅、徐志摩和李四光的“混斗”为引,历数这场“倒文运动”的网络传播、大众反映、发生发展等方面,纵览文怀沙的作品及生平,最后落回到徐志摩对于鲁迅的回应之言,提出在进行道德批判的同时,更有必要重审自己的言行与内心。
正如本书所散发出的文字魅力,在理性且犀利地读解每一个大众文化现象及其城市乱象的时候,作者并不拒绝自己的情感,也不束缚自己的感性,他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文字的修辞方式流露出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作者文学造诣的精湛之处,也是身为文化学者面对大众文化与社会乱象的一种艺术表达与坦诚。
《无名的镜语》 ,十年的远行。梁振华在后记中谈到,自己的远行从未停歇。在这个充满浮沙和喧嚣的时代里远行, 《无名的镜语》既是梁振华身为文化人的一次精神苦旅,也是在书写自己的精神还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