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 传承曲艺
作者:孟庆善  来源:中国艺术报

齐心协力 传承曲艺

孟庆善(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湖南历史悠久,曲艺资源丰厚。据《中国曲艺志·湖南卷》统计, 20世纪90年代,湖南境内仍有40多个曲种流传。国家全面实施“非遗”

  保护工作以来,湖南已有长沙弹词、祁阳小调和丝弦共3个曲种的4个保护单位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瑶族的谈笑、辰溪的丝弦、益阳的弹词、侗族的琵琶歌、湘西的三棒鼓、澧州的大鼓、九澧的渔鼓、祁东的渔鼓、衡南的渔鼓、零陵的渔鼓以及单人锣鼓等8个曲种的11个保护单位列入省级保护名录。此外,还有市级曲艺保护项目30个、县级曲艺保护项目131个,共同构成了三湘大地曲艺保护的时代风景。

  近年来,全省曲艺类“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省级以上曲艺“非遗”项目都制定了系统的传承保护规划,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和措施,大多数曲艺类“非遗”项目基本达到传承保护的预期目标;二是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普查工作,收集、记录和整理、保存了大量的图片、文字和实物资料,恢复演出了一批传统经典节目,编纂出版了一些曲艺书籍;三是积极开展传习活动。各地党委、政府对曲艺类“非遗”的代表性传承人在精神上关怀,物质上资助,为其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支持,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传承积极性;一些地区还开展了曲艺类“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的活动。常德与辰溪的丝弦保护还建立了传承保护基地,有效缓解了传承的困难局面;四是积极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使保护观念深入人心。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期间,许多地区和单位都积极举办曲艺类“非遗”项目的展演活动,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传媒宣传曲艺文化,扩大了本土曲艺的社会影响;五是挖掘、整理、创作、演出成绩喜人。一些曲艺类“非遗”项目在挖掘恢复传统经典节目的基础上,创演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新节目,有的还在国家和省级曲艺比赛中获奖。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湖南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工作也面临巨大困难,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生存环境恶化。随着娱乐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曲艺演出受到挤压。许多曲艺类“非遗”项目更是陷入了濒危境地。如20世纪80年代,长沙市内还有近10个专门演出曲艺的书场,活跃着40多位长沙弹词艺人,到90年代末,除火宫殿庙会期间偶有曲艺演出之外,其他书场基本上不复存在;又如澧州的“大鼓”亦即丧鼓,主要依托丧葬仪式演出,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到殡仪馆守灵听书的人越来越少。二是缺乏科学有效的保护方式。大多数曲艺类项目的传承人普遍年老体衰,力不从心,传承方式有限,后继乏人。即便是常德市保护较好的丝弦,也因传统继承不够,创新存在迷误,曲本创作艰难,人才结构欠佳。长沙弹词的国家级传承人彭延坤更是年事较高、健康欠佳,近20年来无人坚持向他学艺。再加上湖南专业曲艺表演团体缺少,也没有专门的曲艺研究机构,致使由理论到实践,由平台到抓手,都有很大缺欠,保护工作举步维艰。三是保护经费投入不足。2006年以来,全省4个国家级曲艺类“非遗”的项目保护单位,只有常德的丝弦和长沙弹词分别得到20万元和30万元的中央财政专项补助;8个省级项目的11个保护单位中,除部分项目获得6万元至12万元不等的省级财政补助外,其他省级曲艺类项目的保护经费十分短缺。

  正是由于意识到上述的困难与问题,我们才联合曲艺研究的“国家队”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和一直注重曲艺保护的中共常德市委与常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类项目传承研讨班” 。可以相信,有学术机构的鼎力相助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湖南广大曲艺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湖南曲艺的传承保护工作一定会迎来明媚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