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志军旅题材人物画创作
作者:程义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锋时代·预备

  不惑之年的李连志,是沈阳军区政治部美术创作负责人,是中国画坛引人注目的中青年国画家。如今,他创作的十几幅军旅题材国画《绿林》《美人蕉》 《海训》 《兵器》 《冰冻三尺》《锋时代·预备》等作品,使他成为军旅中一名颇有实绩的艺术家。 《美人蕉》 《海训》给了人们许多“想象” ,而《兵器》 《锋时代·预备》等则使人们对军人产生一种向往。前者体现了一种浪漫的现实主义风范,后者却反映出一种军人的理想主义气质,这是李连志的“两极” ,它们在创作军旅题材过程中显现了他的才华。

  粗观李连志的军旅题材人物画创作,大致可以读出一个路向,即多以写意笔墨画表现女军人的平凡生活与男军人的大气磅礴。我们可以说李连志是一个“体验型”画家,他是那种以自己的人生背景和心灵历程为主要依托来进行创作的国画家。其特点是他的人物画创作和本人的“状态”吻合或相近。其实,李连志的画包含了他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生存境况以及气质个性。

  李连志以隐蔽而锐利的“第三只眼”洞穿当代女军人的普通生活,展现了女军人之美。在《美人蕉》中,他用意象笔墨画芭蕉并衬托出女军人的风姿。芭蕉与女军人互为关照与呼应,形成一个艺术的“场” ,精心结构而又不落痕迹,画得干净利索而又从容舒展。我们能够从《美人蕉》中寻找一片净土,去体味女军人别样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浓浓的意象芭蕉传递着一种心境。李连志用笔墨演示着生命的律动,进而对自然生命的精神韵味有心领神会的顿悟,有把生活和创作融为一体的心态。他的作品保有水墨艺术的审美特质,那就是芭蕉女兵形象流淌出的真挚而强烈的情感魅力。李连志的作品之所以用内在美与震撼力构成自己的水墨语言,根本原因在于他用水墨抒写内心熊熊燃烧的热情。正如心理学家所说:“需要,以及由需要转化成的愿望、追求与意向的强度,直接决定了情感的强度。 ”

  《海训》是李连志的一幅重要作品,描绘海军战士训练时的情节,画家很巧妙地融入现代绘画的平面构成方法,将人物自由调度时空,聚散合一,水墨线面结合,进入一种凌虚御空的自由境界。李连志的画在整体上具有平面性与装饰性的特点。他在画中融入了更多的对军人的理解和冥想——吃苦耐劳、奉献精神、保卫疆土。我们可以理解这是李连志对“道”的观照。而“道”是什么?就艺术表现而言,“道”就是“无形”之“大象” ,就是“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一种抽象世界,就是中国先哲所建立的一种宇宙观。从深层的意义上看,李连志的《海训》所表达的正是这种“无形”之“大象” ,这种“至小无内,至大无外”的抽象世界。

  李连志的创作成功地借助了西方的现代艺术构成方式,但在画面整体的精神氛围上,更强调气韵生动、空灵感和时间性,既显示了中国艺术的抽象造型风格和精神特征,又吸纳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视觉张力和人文内涵。可以说, 《海训》这幅作品追求人物空间的纵深意象,强调对视觉的新鲜和刺激,强调水墨的物性特征,这些因素是支撑李连志艺术灵魂的东方精神。

  李连志将中国的“冥想精神”和“道”的观念表达了出来,他的作品让我们欣赏到中国军人驰骋翱翔在蓝天大海之中的精神。画作主题的意绪美和笔墨技巧,更见自然圆润和浑然整一。李连志的《美人蕉》 《海训》涵括了两方面的艺术精神:一个是“载道”精神,这种“载道”精神注重群体意识的表达,着重表现了天人和谐和人际和谐的秩序;一个是“畅神”精神,也可以说是“写意”精神,体现了李连志的个体意识的自由以及个人精神的超载。

  “共鸣是形式的灵魂,只有通过共鸣,形式才得以生存,并且由里向外产生作用” ,李连志用笔墨画出了和平时期军人的价值,同时也画出了在没有刀光剑影的环境中的军人形象。譬如《绿林》 《军营之歌》 《海训》《兵器》 《雷锋》 《冰冻三尺》 《锋时代·预备》等,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似乎看到李连志在广阔空旷的和平军营里纵横驰骋,用深浅不同层次的水墨表现当代军人形象。他感情个性的抒发和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统一起来,标示着李连志军旅题材人物画创作的高度。

  李连志在《兵器》 《海训》 《冰冻三尺》 《锋时代·预备》中用笔墨表现军人近于神圣的责任感、自豪感、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质,在这里,他细腻的艺术感受和丰厚的笔墨素养也得到了理想的结合与发挥,使他有可能用水墨表现当代军人,从而建构起一幅幅优美而又刚健、雄放而又俊美、精微而又大气的水墨人物画风格,一种稳定而又特征鲜明的“李连志风格” 。一方面,这种“风格”表现出一种新的艺术姿态和艺术精神;另一方面,这种风格成功地表现了当代军人超越时空的顽强生命与崇高精神;再一方面,则是对当代军人的生命礼赞,既引导观者精神的超越与升华,又能掀动其感情的波澜,使之在真情充溢、神完气足的境象中获得自豪感与崇高感。三者合一,使“李连志风格”的人物画在一定意义上把笔墨从纸上解放出来,把水墨从笔中解放出来,既扩大了用水量,又丰富了写意画的肌理,墨韵磅礴、笔姿纵横,从心所欲地表现画家激情澎湃、气宇轩昂的审美追求。

  “中华民族所以翘然于大地之上,而精神浩然长存者,唯其艺术之独特” ,李连志一直在追求中国画的“写意精神”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强调了主体精神世界的表现,通过“寓意于物” 、 “寄乐于画” ,实现个体的“畅神” ,但“写意”与“载道”并非互不相关,其实,个体的“意”直接联系着精神品格与道德理想,所以古人说“人品不高,用墨无法” 。 “载道”可以起精神导向的作用,不过也要通过个体才能实现。一张好的画不仅可以让人愉快,而且能使人得到更高层次的启示,所以李连志的“载道”精神和“写意”精神是结合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写意”精神和“载道”精神,不仅使李连志中国人物画创作获得了极大的思想容量和艺术张力,还使他从一般当代军人生活的层面超拔出来,产生了一种涵盖当代军人新气质和新文化意蕴的艺术作品。

  具有严肃创作态度和活泼创造精神的李连志,他的中国人物画创作正步入成熟阶段。李连志的中国人物画是从许勇、冯远、陈钰铭、赵奇等当代国画名家的艺术脉络中传承下来的,然而他从观念、形式构成到手法又借鉴了西方艺术,以“他者”的眼光进行军旅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也许正是南北艺术大家笔墨的综合和东西方艺术最大限度的相反相成,才使他的创作具有了雄强、拙厚、伟岸、深醇的永恒生命意识。他总是不停地深化对军人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丰富加强自己的感受,汲取前辈艺术家作品中的营养,锤炼自己的笔墨语言,但这都离不开他对于艺术精神和理想主义的执著追求。李连志的军旅题材人物画创作已成为当代军旅题材中国画艺术中独具特色、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为新世纪军旅题材美术创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