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境界千山渺 笔含神韵气自华
——山水画家李云集关于生活与艺术的思考
作者:马文晔 郭诗迪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关于艺术创作

  笔者:为什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山水画创作的必经过程?

  李云集:一有空我就会手捧名人画集反复研读,力争把画印在脑海中。凭借记忆,把脑海中的名家画作与自然山水相比照,仔细观察山川的起伏形势、阴晴雨雪时的明暗变化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的色彩变幻,将自然之景物化在心,变成自己作品的画面。写生时,我会对景作画。这个时候,一定要让生活为我所用。当画作完成到一大半时,我会倾注自己的切身感受,闭目沉思,仔细揣摩,并做艺术处理,把自然之景变成艺术之景。读前人画作的目的是理解其精神,而形式表现则因人而异,不做拘泥。

  宋代青原惟信禅师直白地表述参悟的“三境”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其实,这是悟道的三个过程。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即学习传统技法,追求唯美,这个阶段师学古法,注重写实;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即顿悟思考,注重精神,这个阶段已超越传统,重精神感受;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即客观与心灵高度统一,此阶段便冲破束缚,率性而为,进入了忘我的自由状态。同样,作画的过程也就是一个由观看到感悟的过程;一个由表及里、由实到虚、由具象到抽象的幻化过程。

  “外师造化” ,即被动地接受客观自然;“中得心源” ,是指内心感悟后主动地处理事物。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受,然后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这八个字概括了从客观现象到艺术意象再到艺术形象的整个过程。这就是说,艺术必须以现实为源泉,经过画家的主观情绪的熔铸和再造,才能将客观现实的形神与画家主观的情思有机结合起来。这句话道破了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秘密。所以,历万古而犹新。总而言之,中国山水画是以笔墨为基,融汇感觉、情绪、境界等诸多因素用于象形,以气韵贯通为依托,把山水画以平面之象显成生命之形,以此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笔者:“超乎物外,至乎情中”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请问在山水作品之中,您是怎样融主客观于一体,继而达到“无我”状态的?

  李云集:山水画首先是写实,要尊重客观世界。然后是写心,彰显个人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的精神、生命与宇宙自然息息相通。老子有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水墨画正是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特性,因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无我”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静观万物皆自得,创造出自感而感人的作品呢?我自认为必须怀有容纳天地万物的度量。人若没有气度,就没有广阔的胸怀,也就不可能具有容万物于一体的气魄。只有这样画家才能做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真境,才能感悟到山水的真谛。山水画的创作不仅是一种简单的主客观的反映活动,而且也是一种提升境界和展现品格的精神活动。所以作为一个优秀山水画家,一定要超越形而下的模仿,从而使自己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主客观交融状态。

  笔者:请问您是怎样领悟中国山水画的人文精神的?

  李云集:如今,物质生活丰富,但还有不少人感觉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因为现代人经受着各种诱惑,承受着各种压力。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不可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诗化生活,寻梦内心世界那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源,从而超越生活,实现心灵放逐。清灵秀逸的山水画可以稀释现代都市的喧嚣。山水画中不论是小桥流水,还是茅舍小屋;不论是山溪村郭还是烟雨苍林,都可以升华出文化品格与诗意精神。

  人们在当今社会中失落的东西,需要从绘画中找寻。画家只有用笔墨语言去探索山水主题的文化奥秘,画出山水主题的极致神韵,才能坚守住中国山水画中博大的道文化精神。“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灵对话,这正是中国山水画的人文精神。

  关于艺术实践

  笔者:近年来,您创作了多幅山水画巨幅作品。您认为巨幅作品和小幅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有何异同?原因何在?

  李云集:巨幅绘画创作会受到各种条件限制,这种限制是因甲乙方的关系而无法改变的;小幅创作则可直抒胸意,自由发挥。前者强调雄浑壮美的气势,而后者突出的是笔墨情趣。大幅创作凸显画家整体驾驭能力和造型功力,而小幅创作则讲求笔墨功夫和意境。能作大画者,作小画则轻车熟路;反之,能作小画者,对巨幅创作就未必能驾驭了。作巨幅也罢,小画也好,总之都要具备扎实的综合绘画能力。

  笔者:请问对初学画者来说,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哪些要素?

  李云集:首先,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带着感情,到生活中切身体会,深入领悟,才可能练就一双慧眼,去敏锐地捕获创作灵感和素材。洞察力应是画家的必备素质。这种能力并非天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从生活到创作,再从创作到生活,这样一个不断反复实践的过程中获得。

  其次,要把握时代精神。毋庸置疑,对美的追求和对“本我”的追求是人类的精神本质。画家就是要倡导这种时代的主旋律。对“笔墨”的理解并不完全是技巧和方法,更包含精神和情感。老一辈有建树的画家之所以在笔墨上取得了新突破,就是他们始终坚持了立足本土、着眼时代的笔墨创作道路。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只有不断深入生活,才能感悟其蕴涵的艺术精神。

  第三,要通过艺术去表达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同创作素材一样,创作激情同样来自生活。我以为创作的欲望是一种表现激情,有欲望说明对生活感悟体验至深,这是好作品产生的条件。事实证明,创作源自生活,来自民众,而最终为生活所接受,为大众所公认,这才是艺术家真正的归宿。

  关于艺术责任

  笔者:“山水画创新”其实已是一个老话题了。对于这个问题您能否结合绘画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李云集:山水画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有鲜活的生命力。王维的水墨山水和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共同确立了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此后出现了李成、范宽等一大批山水画大师。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等以散点透视技法为特征的鸿篇巨制,寄托了新时期的审美理想。五四运动后,刘海粟、林风眠等一批海归学子又把焦点透视、色彩和光学原理大胆应用于中国绘画中,实现了中西艺术的交流,进而使山水画有了划时代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总是要求文化与之同步。在今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需求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山水画家与时俱进地创新,以满足大众新的审美需求。创新不仅要“古为今用” ,还要“洋为中用” ,这样才能中西借鉴,互相补益,才能吸收人类文化的精髓,继而滋育自己的民族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将直接拿过来的东西,进行消化和吸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机械地将东西绘画做粗暴、简单的交融,那是没文化的表现。同样,山水画也不例外。丢掉传统山水画的精神内涵和优秀技法,而一味地模仿和复制西画,那将无异于南辕北辙。因此,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不拘泥于传统,既利用西方又别于西方。这样才能将蕴含东方哲学智慧又具高度审美情趣的中国山水画发扬光大。

  笔者:您多次提到,当代画家应该具有文化自觉意识和社会担当精神。

  李云集:绘画创作是画家的天职。只有具备了深厚的笔墨功夫,高超的技法,才能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倾注于经得住时间考验和历史推敲的经典作品。所以说,苦练内功,提高技艺是画家本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尊重。各时代画家的前途与命运都和时代的变革紧密相连。

  只有国家强盛,社会文化消费才能繁荣。在这种大背景下,书画艺术才可能出现繁荣景象,书画家才能有精神与物质上的富足。画家需要有这样的理性认知。

  画家是愉悦心情、陶冶灵魂的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所以坚守文化良知就成为最基本的担当。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做向导,在功利的诱惑下,一定会产生许多文化垃圾。这种文化垃圾对人们的精神毒害是深刻而久远的。所以,画家一定要多出精品力作,以优秀的文化感召人,以高尚的情操鼓舞人,极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品的美育作用。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成就更高的艺术,艺术家也要力争成为思想家。画家不能是单纯的个人主义者,而是要把自己的崇高理想灌输到作品中去,以此来影响民众。

  访谈后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功利”与“浮躁”大行其道的今天,能够静心沉潜的画家已经不多见了,而李云集算是个“另类” 。他的胸襟,成为浓郁文化浸润后的性情定格;他的气魄,是他内敛的聪慧与才华沉淀后的喷涌爆发;他的智慧正引领着他攀上一个个艺术高地,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