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振宽的成功,在于焦墨和他的笔墨功力
刘骁纯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崔振宽实际是沿着黄宾虹的脉络往前发展的,他的笔力都在黄宾虹的论述之中。他的丘壑和笔的关系让用笔更直接与自己性格、性灵、生命同步,让丘壑逐渐往后退。崔振宽的成功在于焦墨和他的笔墨功力,现在画焦墨画的人不少,但是在笔力上能达到他这个高度的没有。崔振宽笔力遵循传统文人画的规范,并沿着这一规范走向大写意,接近于抽象。他的笔墨虽然确立了自己的风格,但此风格都是用传统规范来要求的。黄宾虹对传统规范的要求论述相当系统。书法用笔,中锋用笔的核心保证了他的线力透纸背,形成一种很有张力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发挥,让自己的生命自由流淌。
墨点不多泪点多,其中甘苦非局外人能知
陈绶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真山水画者,点划之交响乐。 ”中国画的笔墨功夫,就是要研究这些元素的交响法则和规律。崔振宽不是在“画山水” ,他是在探索“山水画” ,我觉得这很难。现在山水画的繁荣是千人一面地画山水,没有把画的本质突显,而崔振宽在这里很自觉、很勇敢。要让大量画家从画山水改变成对山水画的探索那是很难的。
一种境界,一种情愫
陈醉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崔振宽在前人成果上,用自己的心态、灵感、个性归纳出恰当的表达方式,结合了大西北的地貌特色和人文情愫。他的画表达得非常好,很沧桑、老辣、干练和有力度感,很好地把房屋、亭台、楼阁、草树、山石等具象的东西融合在画面里,并用简练的符号表达出来,而且度掌握得很好。现在很多画家学黄宾虹,全靠笔墨来表达,但是把握不好、继承不好会出现画长白山、五指山、华山、泰山一个样子的情况。但看崔振宽的作品,第一看出了大西北的风貌,第二很苍凉,第三很老辣,第四很有他自己的个性,这个很难。
石英很好地继承了老师崔振宽的精神,继承了表达大西北风貌的套路。更重要的是在她画面里体现了一个女性对大西北独特的体会,她很聪明,把调子降了很多,用淡墨表达大西北的风貌。这种表达方式是她多年琢磨的结果。但是她和老师的方法又不太一样,她的作品更多地表达局部景貌,用西洋画焦点透视的处理方式,表现了女性的细腻、专注。因此,她的作品有新鲜感,有独特趣味,这种风格照样有大西北的感觉、黄土高原的感觉。一个石头、磨盘、窑洞、小门框都提炼得很好,很可贵。希望很快看到她下阶段的成果。
崔振宽的笔墨是有根之木,有源之水石英作品淡墨也很美
刘龙庭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著名评论家
崔振宽能在年逾古稀之时,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在笔墨方面进行开拓,表现出苍厚老辣的风格,为中国画家树立了榜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石英的作品带有女性化的朦胧美,烟雨朦胧,淡墨更富有诗意。用中国画的淡墨,使画面内容不枯,这在当代很有特色。
一个是广度,一个是强度
郑工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所副所长、著名评论家
崔振宽不管画大还是小,同质性的笔墨在不同时空中的转化,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品味他笔墨的自信,根据这种自信激发各种联想。他的视角有两个,一个是宏观的大世界、大构图,还有一种是微观的。崔振宽在构图方式当中,整个笔墨是一种离散结构,这种状态在不同的时空,向抽象的方向靠拢,又是若隐若现的。我们注意到崔振宽作品的长线条不多,长线条出现时事物形象被拉出来,长线条转换为短线条时,整个空间就打开了,具象感就不强了,由此引发了笔墨的抽象性。崔振宽笔墨抽象,但表达并非完全抽象,这源于其笔墨自身的自信和情感强度。
他是现代的黄宾虹又像中国式的塞尚
郭全忠
“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造型艺术奖”获得者、著名人物画家
画家要走一条自己的路,要达到自己感悟的阶段,要听上帝告诉你绘画的奥秘,要用毕生的精力去实现这个梦想,崔振宽已经进入了这个阶段。他的笔墨、书法、素描、写生、速写功力都非常深厚,最后凝聚成几个线、点等艺术精髓,既能进入传统又能走出来。他的笔墨是有精神的,他的性格是率真的,他的追求是执著的。崔振宽是踩着黄宾虹的“肩膀”走出来的,他是现代的黄宾虹,又像中国式的塞尚。
崔振宽是笔墨精良的大家,石英用水墨形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戴希斌
原西安美院副院长、著名山水画家
第一,崔振宽是继承传统笔墨的,是笔墨精良的大家;第二,他是为当代中国画发展做出突破性成绩的大家;第三,他有着全面的学养,是典型的文人画画家。特别是其70岁后的作品,焦墨山水是一种大散之美,看着很松散,看山不是山,树不是树,细细品味却有独特的艺术韵味。这是目前山水画没有的高度。另外,石英用水墨形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和她的老师形成了强烈对比。
崔振宽的绘画语言找到了自己想说的话
刘文西
中国美协顾问、西安美院名誉院长、著名画家
我看画就是看画有没有感情。崔振宽、石英两位的作品都是有感情的。崔振宽的绘画找到了自己想说的话,说得恰如其分,这是很不容易的。好多山水画千篇一律,不带感情。没有感情永远也画不出好画,崔振宽长期深入生活写生,他不满足于反映自然,有自己的看法,其艺术语言是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这次黄土画派到青海去采风,老是感觉时间不够用,有学不完的学问。崔振宽说“美得发愁” ,发愁怎么把美转变为艺术形式反映给受众,为自己的感动找到一种语言去感动别人,这句话很有哲理。
石英的用笔也很有力量,画黄土地,很执著、纯洁。我们黄土画派,做人就要像黄土一样纯洁,关注人民。这两个画家饱含着对大自然、对劳动者强烈的爱,他们的强烈个性和情感很感动人,我认为他们是真正的画家,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他是时代的大家,艺术的集大成者
王志纯
北京画院研究员、著名评论家
崔振宽的山水都是写生来的。他寻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画亲身感受,不断锤炼笔墨,传统根基很深,同时有很强的现代感、当代性,表达了我们的审美理想,同时兼有民族和时代风格,是鲜活的、具体的,不是概念口号式的。他是时代的大家,艺术的集大成者。
坚强的精神状态
陈光健
西安美院教授、著名画家
崔振宽是画山水的,我是画人物的,但看他的画感觉很过瘾。他的笔墨不简单,而且把自己的感情揉了进去,表现了大西北汉子老辣、坚强的精神状态。
石英学到了老师的精神。作为女性,她的作品有自己的性格,柔和、透明、又不失厚重,能把自己的精神状态传递给大家。作品有新面貌,值得关注。形成了自己的笔墨体系鲁 虹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著名评论家
看了崔振宽的画确实很感动,传统文人画是文人雅集的方式,强调书法用笔。崔振宽没有抛弃传统,也不是简单的把传统笔墨放大,他形成了自己的笔墨体系,是点和线构成的交响乐,他的作品长线不多,多是短线,形成了自己的笔墨特点。另外,崔振宽强调写生,但不是简单套用固有的山水画程式,把大师的语言符号拼来拼去,他的写生也不是西方的写实主义,点线不是西方点线的构成,而来自于自然,是心中处理转换了的自然,有音乐的效果,给我们好多想象的空间。他的方法是中国当代的,站在抽象与具象之间,并保持了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把对生活的感受,集中到墨点上
王有政
原陕西省国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著名人物画家
崔振宽30年的艺术创作生涯的演变过程,我是亲眼看到的。他一开始跟罗铭写生,到现在写生功力很好,后来不断创新整合,形成新的东西。像李可染一样,如果说他前期的作品是真金白银,那么其后期的作品就是钻石,后期的艺术创作整合要甩掉一些东西,需要巨大的魄力和勇气。一般人不敢迈这一步,因为害怕失去真金白银,也没得到钻石。崔振宽的焦墨把对生活的感受,集中到墨点上,他很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实现了自己艺术生涯的进化和嬗变。
石英继承了老师的精神,不同的是把焦墨变成了淡墨,具有阴柔之美,也很好。
“黑与白的对画”是对审美语言的概括
张瑜
著名评论家
崔振宽与石英作品展览的主题定为“黑与白的对画” ,是对审美语言的概括,也是对中国画阴与阳、轻与重、虚与实等关系的归纳。浑厚、苍茫大面积出现在崔振宽作品中,标示了崔振宽的艺术高度。崔振宽作品的线条像刀刻一样有力度,使作品缺少城市的喧闹,默默地立在那里,给人一种威慑力和静默的美学效果。
石英笔下干净而又温暖的清洁首先来自笔墨。她绣花一般地一点儿一点儿地祛除笔墨中的火与躁气,然后静静地描述自己眼中的渭北高原。她眼中的渭北高原与其说是高原,毋宁说是自家小院。因为她很少表现高原的伟岸,她讲述的所有故事似乎都发生在自家小院。两三棵并不伟岸的树,几间土房或者一孔土窑几乎构成了石英“渭北高原”系列的全部。在这个系列里,石英当然也讲求笔墨技巧,但她的所有技巧似乎都被一种温暖的氛围所包裹。包裹中,我们看到温暖。温暖之后,我们又突然发现被石英简化后的渭北高原居然十分干净。
从古典向现代形态转型
程征
西安美院教授、著名评论家
美术的中西合璧概念提出以来,在实现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方面,崔振宽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的写生基础、笔墨功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都很深厚。方济众曾说,“别人画的是画,我画的是生活。 ”我们要面对生活,以及写生的问题,寻求传统笔墨的现代价值。崔振宽笔墨归于黄宾虹的体系,他一笔下去要解决诸多问题,如质量问题、规范问题、笔笔之间的结构关系问题、抽象和具象的问题等。他现在的作品开始动起来了,相信他的艺术自由阶段马上到来。
崔振宽的艺术取向值得深入研究
皮道坚
华南师大教授、著名评论家、本次活动学术主持
我特别喜欢石英的《窑门》系列作品,它里面不仅蕴含着女性细腻柔和的气质,又带有黄土高原的厚重感。她作品的画面与我对陕北的感觉完全一样,尽管画中没有人物,但却有世世代代陕北人的生活情境,充满了人生的沧桑感。正因为两位画家都倾注感情来作画,所以这正是我们为之感动的地方。崔振宽创造了独特的笔墨形体,他走出了自己的路子。研讨会对两位的艺术成就特色进行了全面探讨,对其在笔墨方面的创造、推进,尤其是作品的内涵、力量的表达、时代的气息、笔墨心态等方面探讨较多。研讨会实现了艺术家和评论家的共同参与和对话,有益于当代中国画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