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激情红色的歌
作者:本报记者 郭青剑  来源:中国艺术报

燃烧的激情红色的歌

——访大型音乐舞蹈《走进延安》艺术总监邢德辉、总导演张平

情景表演《红色电波》

情景表演《延水情深》

  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夕阳的金色余晖中,几个梳着齐耳短发,穿着白色衬衣、灰色军裤的女兵正在洗衣服,《兄妹开荒》、《秋收》、《南泥湾》、《军民大生产》等经典歌曲的优美旋律从她们中间一一响起,在这片黄土地上回荡……这是大型音乐舞蹈《走进延安》第三篇章《燃烧的激情红色的歌》中的一幕。这部延安市精心打造的舞台节目,以“陕北千年史,黄土万年情”为主题,艺术地再现了延安自远古到今天的辉煌历史,内容丰富,气势恢弘,自上演以来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与欢迎。记者近日采访了该节目艺术总监邢德辉和总导演张平。

  记者(以下简称“记”):《走进延安》的时间跨度很大,从远古传说、历史人物、革命战争到当代建设都有所表现。这么多的内容,如何保证每一部分都能给观众留下鲜明的印象?

  邢德辉(以下简称“邢”):《走进延安》分5部分,序曲《文明之火》通过黄帝会盟场景展现陕北中华文明之源历史地位;第一篇《英雄的热血美人的泪》展示延安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历史画卷;第二篇《骑驴的婆姨赶驴的汉》充分展现黄土风情艺术;第三篇《燃烧的激情红色的歌》浓缩党中央、毛主席在延安13年战斗生活的辉煌篇章;尾声《美好的明天绿色的梦》展示延安秀美山川建设成就;演出最后在震天动地的安塞腰鼓表演中达到高潮。

  晚会每一部分都有鲜明的主题和不同的设计,会给人不同的印象。比如《燃烧的激情红色的歌》部分,以一段大气的串词开篇:“长夜难明赤县天,万众瞩目清凉山。共产党人刘志丹、谢子长举红旗、闹革命,在这里开创了红色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从此,延安成为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大本营。”紧接着以一段《翻身道情》“太阳一出来满山红,共产党救咱翻了身”和一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切入主题。我们在这一部分特意安排了两个节目,情景表演《红色电波》和《延水情深》,再现了那个战火连天的岁月,塑造了那群激情满怀的军人形象。这是我们的一个创意,也得到了很多专家和观众的肯定。

  记:讲述延安,不能不讲述当时的战争和军队,在有那么多题材可表现的情况下,为什么单单重点推出了这两个节目?

  张平(以下简称“张”):的确,延安的革命战争题材很多,我们这台晚会是有选择性的概括。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个题材过去没有人表现过,我是在参观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旧址时突发灵感的,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挖掘的好题材,于是就有了反映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播音情景的这个节目。播音员播音前的期待、不同地区的人们听到播音后的激动等都有所表现。另外,延安当时有很多从全国各地来的青年知识分子,也产生了大批经典革命歌曲,如何把这二者统一起来,这是我们创作《延水情深》这个节目的初衷。一群年轻的女兵在延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唱起了这些经典的旋律,很自然。

  记:类似的题材在文艺舞台上已经有过不少的表现,这两个节目怎样才能不和以往重复?有没有一些精心处理的地方?

  邢:这方面我们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比如《延水情深》,我们是这样设计的:一段串词“宝塔山上,红日高照,延河岸边,歌声嘹亮。啊,延安,把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青年汇集到一起;热血在这里沸腾,青春在这里闪光,在延安的怀抱里,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们,团结一心,去实现共同的理想。”之后,女兵们有说有笑地端着洗衣盆上场,充满生活气息,过一会儿忽然所有动作都定格住,舞台灯光慢慢变成黑白色,整个场景给人一种老照片的怀旧感觉。接着女兵们开始一首首地串唱那些延安时期经典的革命歌曲。最后金色的灯光从舞台后方打过来,仿佛落日的余晖洒在了这些年轻姑娘们的脸上,她们全都热切地回过头去凝视。通过这些诗情画意的场景,来表现这些女兵们的青春生命、乐观精神和革命理想。反映历史,不能只是表层次的,我们希望突出人的因素,把她们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所以,节目中也设计了诸如她们在采到了路边的小黄花后高兴地唱歌跳舞这样的情节,人物形象就更加鲜活了。

  张:我们不重复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式的大歌舞,像邢老师说的,我们是特别注重人的因素的,特别是对普通人在战争中的生命状态的描述。为此,我们在《红色电波》中安排了一个年轻的女播音员给母亲写信的情节。节目一开始,宁静的夜晚,所有的人都在兴奋地等待电台开播时刻的到来。一个女播音员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给远方的母亲写信,“从今天开始,妈妈,您每天都可以听到女儿的声音了。”节目最后,随着电台的开播,背景画面中红色电波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舞台上出现了白区群众偷听广播,学生们拿起小旗走上街头游行,以及武工队、游击队、八路军等听到广播中雄壮的《保卫黄河》后奋勇杀敌的情景。一个女兵的声音,通过一个小小的电波、就这样扩展出去,对革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记:有专家表示,这台节目具有一种“艺术的崇高感”,也有很多观众表示,它与一些单纯娱乐性质的旅游晚会不一样。您怎么看?

  邢:“崇高感”的产生,我想与我们对延安这段红色历史的生动再现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我们在表现红色历史的时候,立足于对活生生的年轻生命体的歌颂,拉近了和年轻人的距离,同时注重挖掘人性,也能给广大观众以启迪,更好地认识战争、认识这段红色历史。

  张:作为旅游晚会,现在很多地方都注重其商业性,通俗、时尚、猎奇的东西很多,也就越来越走向了一种纯娱乐性质的夜总会歌舞形式。但其实现在人们已经不是单纯追求一种简单的声色享受,而是追求一种高质量的艺术欣赏了,这从今年春节晚会上的舞蹈节目《小城雨巷》意外火爆就可以看出来。尤其在延安这个革命圣地做这样一台旅游晚会,更要有一种艺术品格。我觉得是生动的红色内容加上严肃的美学追求,就带来了这种“艺术的崇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