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何林:坚持新文学的战斗传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何林(1904—1988)早年入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南昌起义时,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政治部任宣传科科长。起义失利后,避居鲁迅先生组织领导的“未名社”。1975年,调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

  李何林又名李昨非、李竹年,安徽霍丘人。因家贫10岁方入私塾,12岁后转入小学,16岁考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此时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阅读了大量的进步文学刊物。

  1926年秋,李何林接受革命影响投笔从戎到武汉参加了北伐军。先在武昌编辑《学兵日报》。1927年春调至北伐军第十一军二十五师政治部任宣传工作,不久由李硕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升任宣传科科长,同年8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随军南下,参加三河坝作战,后回到家乡霍丘,任城内高等小学校长。1928年夏,李何林参加“霍丘暴动”,后到北京,避居鲁迅先生组织领导的“未名社”,与党失去联系。

  1929年,李何林在“未名社”一年期间编写了《中国文艺论战》、《鲁迅论》两本书,遂投身革命文艺运动。1930年,编写《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从1940年到1942年,李何林在华中大学中文系教书,后因思想进步,屡受排挤,被迫离校。

  1946年,李何林到台湾,先后在台湾省编译馆和台湾大学中文系工作。1948年,李何林被国民党特务监视,只身出走,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任华北大学国文系主任。

  1949年3月,李何林随校进入北平,7月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当选为候补理事,后调中央教育部任秘书长兼行政处长。1950年10月调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1952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代主任。同年9月在全国院校大调整中出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李何林在南开期间,曾邀请老舍、周扬、贺敬之等文化名人来校讲学,并于1959年9月在南开中文系开设了“鲁迅研究”专题课,成为全国高等院校开设鲁迅研究课的先行者之一。在他的主持下,南开中文系成为鲁迅研究的重镇,聚集了一批后来闻名全国的鲁迅研究工作者。

  “文革”中,李何林遭到不公正的批判和隔离审查,但他依然坚持真理、坚持正义。当一些学生无知狂妄地标榜自己是“革命小将”并提出要停课“闹革命”时,李何林压抑住内心的激动,耐心地教育他们说:“你们是革命小将,我也是革命小将,而且是南昌起义的革命小将。”李何林明确表示,他不同意停课“闹革命”。李何林在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24年,任系主任15载,曾兼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并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75年12月底,根据毛泽东主席对周海婴建议的批示,经中央政治局批准,李何林调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

  1988年11月9日,李何林因病逝世,终年85岁。李何林在他的《亲制悼词》中,是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的:“60多年来,为党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研究人才,坚持五四以后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发扬鲁迅精神,驳斥了鲁迅生前死后一些人对鲁迅的歪曲和诬蔑,保卫了鲁迅思想。”李何林的人生历程已经对自己做出了最好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