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电影:
积极应对新挑战 齐心协力开新局
作者:张晋锋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年来,中国电影劈波斩浪、砥砺前行。据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2024全年电影票房425.02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0.1亿,相比上年的549.15亿元、12.99亿观影人次有较大幅度下滑,年度票房低于2021年和2015年,排历史第8位。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变化和诸多挑战考验,信心比黄金重要。电影界坚定信心、主动应变、积极求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推出系列改革计划和刺激消费举措,营造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鼓励青年电影人才成长的良好发展环境,全年电影活动持续不断、精彩纷呈,涌现出一批叫好叫座的精品力作,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多样化观影需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营造了浓厚文化氛围。

 

  一、坚持正确方向 有效激发百花齐放的创作生产活力

  2024年初,中国电影家协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新的文化使命,以光影抒写人民史诗,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开创中国电影事业新局面。4月,2024全国电影工作会提出要深刻理解对主旋律含义的认识,只要是传递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观的,不管什么题材、什么类型,都是主旋律、都是正能量,都是鼓励和倡导的,要杜绝“为评奖而创作、因题材而获奖”。会议提出,要尊重电影的艺术规律,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健康的创作环境;尊重电影的产业规律,健全完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尊重电影的管理规律,凝聚团结向上的行业力量。电影界认真领会、解放思想, 2024全年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其中票房过10亿元的8部、过亿元的50多部。重点主旋律影片继续赢得市场、赢得观众;喜剧、奇幻、动作、悬疑、战争、动画等类型影片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年度票房排行前五的影片皆为国产片,且均融合了喜剧元素;惊悚、灾难、歌舞、纪录等类型电影创作也有了新的突破,多题材、多类型、多样化的创作格局更加巩固。

  这一年,著名电影艺术家田华获得“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激励中国电影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老中青三代电影人真情投入、倾情创作,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方励等虽年过七旬,依然活跃在创作一线。张艺谋执导的法治题材现实主义新片《第二十条》,融合剧情、家庭、喜剧等类型元素,体现出较高艺术水准和制作水平,以通俗化、大众化的手法艺术地诠释了“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深刻主题,影片在春节档上映,取得超24亿元的不俗票房和高满意度,荣获中宣部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荣誉;陈凯歌执导的抗美援朝题材战争大片《志愿军:存亡之战》在前作基础上无论艺术质量还是视听效果均实现了创新升级,影片在国庆档上映,最终获得12亿多元票房,大幅超越“志愿军”系列第一部;资深制片人、发行人方励首次“跨界”执导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通过全球性视野、国际化表达,融合纪实美学来“打捞”历史、还原真相,破解了严肃内容和“弱势”片种的市场难题,在普通周末档上映,最终获得近5000万元票房,并荣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顾长卫导演的家庭剧情片《刺猬》凸显出独特的个性风格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票房也超过1亿元。

  2024年,中国电影新力量继续担当主力军大任。贾玲执导的《热辣滚烫》以34.6亿元票房荣登年度票房冠军。韩寒执导的《飞驰人生2》,闫非、彭大魔执导的《抓娃娃》,林汇达执导的《熊出没·逆转时空》,柯汶利执导的《默杀》,董润年执导的《年会不能停!》(2023年底上映)进入年度票房前十。邵艺辉导演的《好东西》、张嘉佳导演的《云边有个小卖部》、马浴柯导演的《重生》、殷若昕导演的《野孩子》、刘循子墨导演的《胜券在握》、尹丽川导演的《出走的决心》等,以独特的创作视角、崭新的艺术手法赢得观众口碑,成为市场“黑马”。

  与此同时,陈思诚执导的《解密》、乌尔善执导的《异人之下》、李阳执导的《从二十一世纪安全撤离》、韩延执导的《我们一起摇太阳》、刘江江执导的《出入平安》、徐峥执导的《逆行人生》、陆川执导的《749局》等,体现了一线创作者勇于走出舒适区寻求创新突破;《小小的我》《假如,我是这世上最爱你的人》《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草木人间》《走走停停》《爆款好人》《来福大酒店》《老枪》等影片积极观照当下、充满人文关怀;《白蛇:浮生》《落凡尘》《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雄狮少年2》《小倩》等影片主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虽然其中一些影片未得到市场认可,但不可否认,这些创作实践为中国电影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建立与广大观众更紧密的联系、拓展更加宽广的题材类型,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积蓄了能量。

  相较往年,2024年的电影创作“轻量化”明显,缺少类似《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工业化大制作,以及高创新度、高完成度、高话题度的作品。不过从主旋律重点影片到商业电影,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从大众化、类型化到个性化、风格化,从品牌系列产品的打造到文艺片等“小众”电影的探索实践……虽然这一年中国电影票房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头部“爆款”相对缺乏,但“腰部”“底部”坚实,创新创造活跃,人才持续涌现,观众满意度整体维持在较高位置。根据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截至2024年12月中旬)显示,2024年调查的国产影片观众满意度排名前十的依次为:《好东西》(86.8分)、《飞驰人生2》(86.2分)、《第二十条》(86.1分)、《志愿军:存亡之战》(86.0分)、《热辣滚烫》(85.9分)、《抓娃娃》(85.8分)、《熊出没:逆转时空》(85.5分)、《焚城》(85.4分)、《里斯本丸沉没》(85.0分)、《落凡尘》(84.8分),均超80分的“满意”标准线。另外,《危机航线》等灾难片、《鸳鸯楼·惊魂》等惊悚片、《只此青绿》等歌舞片、《再会长江》等纪录片,凭借艺术创作的特色化和档期选择的差异化觅得市场空间,呈现新的亮点、留下新的启示。

 

  二、票房“高开低走” 有效供给不足亟须进一步释放市场动能

  投资创作的整体“硬度”不够,使得市场的热度难以持续,2024年中国电影市场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开年的元旦档三天票房15.13亿元,观影人次3662万,均刷新档期纪录。春节档因为将假日挪至大年初一到初七,实际比往年多了一天,助力档期票房80.16亿元、观影人次1.63亿,比2023年分别增长18.47%和26.36%。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城市院线票房163.56亿元,同比增长3.14%。以日本进口片《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和好莱坞大片《哥斯拉大战金刚2》领衔的清明档同样交上出色成绩单,三天票房8.42亿元,创造该档期历史新高。接下来的五一档,5天票房15.27亿元、观影人次3777万,均超越上年同期,与2019年基本持平,排在历史前三的位置。综合来看,2024年前五个月全国票房折算约30.4亿美元,高出北美市场同期的25.9亿美元左右。

  2024年暑期档,北美电影市场因为出现进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的《头脑特工队2》、前二十的《死侍与金刚狼》等多个“爆款”,迅速赶上并超越中国内地。而相比《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等强片不断、高潮迭起的2023年暑期档,2024年暑期档尽管有百余部影片进入市场,但大片强片缺少、票房号召力不足,与上年同期相比,观众人次、票房均下降约22%。2024年国庆节档,虽然假期首日的4.9亿元票房超过2023年同期,但7天总票房刚刚超过20亿元,相比2019年、2021年国庆节档总票房的40多亿元,“腰斩”过半,观影人次仅5200余万。黄金档期因有效供给不力导致票房和观影人次大幅下滑,普通周末档更可想而知。全国单日最高票房是大年初一的13.5亿元,单日最低的除夕只有1700多万元。

  与此同时,2024年巴黎奥运会、新文旅、微短剧、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火网游《黑神话:悟空》等“杀时间”利器频出、热点话题不断,不断抢夺大众的注意力;电影则多种舆情频发, 《热辣滚烫》《逆行人生》《抓娃娃》《解密》《红楼梦之金玉良缘》《749局》等皆被卷入,甚至有些影片未上映即遭挞伐。影片“硬控”能力不足导致的短视频几分钟解说电影的现象引起业界高度担忧,加上资本热情消退、消费动力减弱、档期冷热不均、进口影片疲软等诸多因素困扰,致使2024年电影行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创作有“高原”缺“高峰”、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

  在2024年,撤档现象频发。在春节档新片最终2部票房过30亿元、2部票房超20亿元的强大挤压下,其他影片难以求得排片,《我们一起摇太阳》《红毯先生》《八戒之天蓬下界》《黄貔:天降财神猫》4部影片撤出档期;五一档有8部新片参与角逐,《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问题》《小倩》《特技狂人》《怒海》则选择退出;暑期档的《野孩子》《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国庆档的《出入平安》《皮皮鲁和鲁西西309暗室》也都选择撤档。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和“一言不合就撤档”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电影市场黄金档期竞争加剧、普通周末档供给不足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折射出专业电影发行公司缺乏、宣传营销及档期选择不当、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值得主管部门和业界认真思考、科学应对。

  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如今电影业面临的挑战是全球性的。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票房约232亿美元,比2023年同期的296亿美元左右有显著降低,其中北美约64亿美元、中国内地约49亿美元,中国依然稳居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24年暑期档被好莱坞拉开差距,但10月票房又略高于北美;预计北美市场全年票房低于90亿美元,中国内地约60亿美元,其后的日本、英国、法国等均在10多亿美元的水平。我国电影产业韧性足、市场基础厚、消费潜力大、政策手段多等优势突出,这是我们的最大底气。此外,中国观众依然热爱国产电影,只要是好影片就会有好市场, 2024年在淡季上映的《周处除三害》《里斯本丸沉没》《好东西》《焚城》《胜券在握》《临时劫案》《被我弄丢的你》等一批影片市场表现出色、观众口碑过硬,不仅丰富了普通周末档的日常供给,更为电影市场注入信心与力量。

  2024年恰逢巴黎奥运会举行,我国体育健儿创造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观众走进电影院,在影院里观看乒乓球、跳水、篮球等热门比赛直播,体验到在电视和网络渠道所感受不到的超强视听效果。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影股份携手打造的“影院看奥运”直播活动,有800多家影院参与,共计放映2300余场,观看人次达5.5万,总票房近220万元,部分场次更是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此次“影院看奥运”活动在促进影视融合、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相信之后会有更多“影院+演唱会”“影院+话剧”“影院+晚会”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新体验、新模式不断涌现,更好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三、增强信心迎难而上 坚定不移推动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从2024年初国家电影局与中国工商银行等11家金融机构投入3000万数字人民币补贴“看电影过大年”活动,到“电影的夏天”暑期档电影片单发布、2024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再到国家电影局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战略协议、2024中秋国庆电影片单发布,以及岁末国家电影局与中国银联签署战略框架协议、“跨年贺岁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国家电影主管部门持续发力、多层联动、多措并举,积极扩大电影消费,促进落实政策赋能、科技赋能、数字赋能、金融赋能。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四川、吉林、湖南、陕西等各地电影主管部门也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刺激电影消费计划和扶持政策,以期巩固和增强电影回升向好态势,推动中国电影持续健康发展。

  虽然2024年票房有一定幅度下滑,但影院建设仍在稳步推进,覆盖范围更广、市场更为下沉。2023年我国城市院线净增银幕数2312块,银幕总数86310块,2024年更接近9万块。银幕数的增长同样折射出投资者、消费者对中国电影的信心,14亿观众、14000多家影院、近9万块银幕,是中国电影的根本优势,也是电影创新发展、满足观众需求的动力所在。

  一年来,全国各类电影活动接连不断、精彩纷呈。第17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揭晓,12部近两年优秀影片尤其票房大片入选,导向激励作用充分发挥。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相关系列活动分别在福建厦门、四川成都举办,活动内容丰富、节俭高效、星光闪耀,评奖的专业性、权威性和时代性、大众性更为凸显。另外,除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以及长春电影节、大学生电影节、平遥国际电影展等每年一度的重要电影节展活动,如辽宁沈阳的喜剧电影周、广西南宁的“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重庆巫山的艺术电影周、浙江的青年电影周、广东珠海的纪录电影发展大会、湖南湘西和云南大理的民族电影展、四川成都和山东济南的儿童电影周、江西庐山的爱情电影周、安徽颍上的乡村电影周、重庆永川的科技电影周、广东东莞的动画电影周等,以及广东广州、浙江横店的电影交易会等活动遍布各地、贯穿全年,体现出中国电影蕴含的生机活力和强大韧性。文化强国论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电影:时代与人民”专题座谈会、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电影科技创新发展座谈会、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座谈会等论坛、研讨会针对当下面临的各种问题展开“头脑风暴”,为中国电影重夺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流量高地积极建言献策。

  与此同时,配合国家外交外宣工作大局,“中国电影节”活动在俄罗斯、法国、巴西、秘鲁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近百部电影新片通过展映与世界各国观众见面,提升了中国电影的影响力、扩大了中国电影的“朋友圈”;《中国国家电影局与巴西文化部关于电影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电影资料馆与巴西文化部关于电影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相继签署;国家电影局与意大利文化部签署电影合作文件;“中国电影联合展台”继续在法国戛纳、法国安纳西、加拿大多伦多及美国电影市场等多个境外重要电影活动设展;国产动画电影《守龙者》、内地与香港合拍片《九龙城寨之围城》“出海”成绩优异。

  此外,电影版权保护日渐加强,国家版权局全年发布12批重点院线电影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对100多部热门电影进行重点保护,取得积极效果。自2025年起,春节、五一劳动节全国增加两天法定假日;《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进一步修订,香港电影公司获准进入内地从事制片和发行;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开展电影产业高新促进行动,促进电影产业的技术革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在2029年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电影领域的改革措施必将逐步推进。相信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扶持引导和保驾护航之下,随着《蛟龙行动》《哪吒之魔童闹海》《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之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一大批热门影片的陆续定档上映,2025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依然令人期待。

作者系《中国电影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