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杨颖(四川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传承蜀道文脉 讲好中国故事

  一条古蜀道,映照华夏史。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志,蜀道不仅是一条交通线,更是一条文化、经济、生态线,其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亟待深入挖掘与传承。

  首先,蜀道是畅通中华南北的经贸大道,通过宏大的路网,如陈仓道、褒斜道等,将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乃至海上丝绸之路紧密相连。其次,蜀道是维护华夏一统的康庄大道,历代王朝如秦、汉、晋等,均视蜀道为统一天下的战略要地,蜀道的开通,让中央王朝的权力深入四川盆地,辐射西南,对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关键作用。最后,蜀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融合大道,是巴蜀文化与关中、中原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互鉴。

  未来,要从三方面加强蜀道资源的保护利用:一是深入提炼中华蜀道文化内涵,通过考古、文献分析及口述历史等手段,跨学科、跨行业合作,构建全面丰富的蜀道文化体系;二是深入挖掘中华蜀道时代价值,要保护、开发并永续利用其遗存,打造蜀道超级IP,为天府旅游塑造新名片;三是深入推进中华蜀道传承创新,要探索数字化传播方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发展创意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艺术的融合,让蜀道在新时代焕发活力,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动力。

 

  康伟(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

从交通要道到文化象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翠云廊考察时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这一重要指示为新时代背景下蜀道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提供了重要指引。蜀道不仅在历史上因其交通要道的物理属性而备受关注,更在今天展现出作为文化要道的深远价值。

  随着历史的演变,蜀道的交通功能逐渐弱化,物质性功能逐渐丧失,但其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通道日益凸显,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在新时代条件下,蜀道不仅承载了深厚的历史记忆,也成为探索传统文化新认知与新观照的典型案例。

  本次活动聚焦蜀道的文化内涵、文学艺术成果以及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展示了蜀道文化在当代的生机与活力。这对于推进蜀道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深化蜀道文脉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李明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探寻蜀道文化 感悟精神力量

  蜀道,是一条承载巴蜀历史、连接中华文脉的古代交通网络。自先秦汉唐以来,这条道路贯穿长安、翻越秦岭大巴山,经过汉中,通向成都平原,打通了川陕之间的自然屏障,形成了商贸物流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蕴藏丰富的历史记载与文化资源。蜀道的意义可以从六个方面解读:

  1.物质之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条道路因自然地理条件的险峻,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自然屏障。2.历史之道:自“三国”以来,蜀道上发生了无数历史事件,留下了丰富的故事与传说,为后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创作灵感。3.文化之道:沿线分布着建筑、古镇、村落、民俗、艺术与宗教资源,展现了文化多样性,使蜀道成为巴蜀文化的重要载体。4.商贸之道:蜀道承担了川陕之间的商业贸易功能,丰富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推动了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5.情感之道:道路上往来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使蜀道成为人文交融的象征。6.精神之道:蜀道孕育了独特的“蜀道精神”,即眺望山脉、勾连世界、坚韧不拔、负重前行、善于濡化、包容天下,这种精神体现了蜀道对外界的向往,对文化交流的包容,以及对艰难险阻的超越。

  今天,我们要让蜀道精神古今贯通、文脉畅通、业态融通,将蜀道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让蜀道成为打通险阻、引领前行的力量。

 

  袁敏(中共广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古蜀道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保护

  广元,古称利州,素有“川北门户、蜀道咽喉”之称,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金牛道、阴平道、米仓道三条古蜀道在广元境内延绵200余公里,承载着数千年的历史记忆和人文传奇。

  广元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蜀道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出台了剑门蜀道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成立了四川蜀道研究会和广元石窟研究所。通过出版《蜀道文库》《中国蜀道史》等主题图书、拍摄《蜀道问窟》《翠云廊》等文艺作品,广元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来,期待更多文艺创作者用学术成果赓续蜀道文脉、以笔墨丹青描绘蜀道诗意、用文艺精品演绎蜀道风情,共同推动蜀道越千年、文脉通古今的创新发展与价值实现。

 

  范玉刚(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解析基因、传承文脉、创造新文化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日益深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认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蜀道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展示了不同文化间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可能性,有利于我们在世界舞台上浓墨重彩的文化形象建构。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包括蜀道文脉在内的一系列历史文化遗产,能够更好地展现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迁与时代演进,进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剑阁县翠云廊考察,行走在这条历史久远、文化璀璨、景观唯美、形制完整的古蜀道上,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蜀道文化等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情况,嘱咐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蜀道,长安通往蜀地之道,是泛指中国历史上连接中部和西南山区的古老交通路线,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蜀道,是人类历史上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是一条蕴含着丰富人文和自然价值的独特道路,是区域文化交流的纽带。蜀道文脉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及融合创造的重要载体。究其历史文化内涵而言,蜀道有着军事争霸、成王败寇的刀光剑影,有着因行道树和生物多样性而享誉天下的生态价值,更有着难以尽述的文学艺术价值。对于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促进文化多样性保护,展示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有着重要的启示。

  蜀道是一条文脉廊道——蜀道文化是地方性的,但又有着对人类文明普遍性价值的追求,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和价值共享的中介,因而有着世界性的维度。蜀道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跌宕起伏,蜀道文脉便是这一文明进程或隐或显的历史遗迹。既有着辉煌文化的篇章,也有着历史的教训以及国家和地方治理经验的启示。因此,需要在梳理中解析基因和传承蜀道文脉,经由文化记忆的展演与重构使之成为今日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资源。譬如,在蜀道文脉中,以“蜀道难”为个案可以提炼出迎难而上的文化基因,塑造出迎难而上的审美意象与精神气象!

  解析基因、传承文脉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立足当下前瞻未来,在历史大视野中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启示启迪面向未来的时代创造,铸就今日的文化辉煌。

 

  马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国家社科蜀道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蜀道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意义

  中国古代秦蜀之间的蜀道是产生无数诗篇的文学之路。唐代诗仙李白一首《蜀道难》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清代四川罗江诗人李调元更是豪迈高歌,“猿啼万树褒斜月,马踏千峰剑阁霜。自古诗人例到蜀,好将新句贮行囊”。这些都昭示着蜀道与中国文学史的关系。自先秦至民国,有关蜀道的诗词歌赋、散文游记不绝如缕,源远流长,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现存蜀道诗就超过两千首,蜀道游记不下百部,还有数量不等的题记散文、铭赋碑刻、传奇小说,构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一条绚丽的风景线。

  蜀道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与《楚辞》中已有蜀道诗的萌芽。《诗经》中的“国风”有不少就产生在褒斜道南北两端。而《楚辞·九章·思美人》中有“指嶓冢之西隈兮,与纁黄以为期”的咏叹,表明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士大夫对西部遥远蜀道的向往。蜀道文学的大宗是诗歌,汉魏以来,蜀道诗就是中国古代行旅咏唱文学的典型,数量繁巨,名家辈出,不乏名篇佳作。

  蜀道地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战争频发区,催生了中国古代军旅诗的发育。曹操、王粲等人西征张鲁,于陈仓道中创作的《秋胡行》《从军行》,就是汉末三国建安文学中军旅诗歌的代表。唐宋时期的岑参、杜甫、武元衡、李德裕、陆游、吕颐浩、员兴宗、程公许,明清时期的薛瑄、方象瑛、岳钟琪、王昶等也都有蜀道军旅诗传世,反映了战争背景下的蜀道地理风貌与军人心态,成为中国战争文学的珍贵财富。

  蜀道是中国古代流贬文学的一个重要地理空间,唐代著名诗人士大夫元稹、白居易、刘禹锡、韦处厚等曾先后贬谪荔枝道上的通州、忠州、开州等,对巴渝地区地理风情有深刻的体验,写下大量富于社会内容的流贬诗,并且以文人诗歌改造当地民歌“竹枝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蜀道流贬文学中,诗人们往往将道路的崎岖与人生的艰难、宦海的沉浮,将漫长的羁旅困顿遭际与忧国伤时相结合,因而具有浓重的忧患意识,也是中国古代忧患文学的重要表现题材。

  唐代蜀道是天下最负盛名的唐诗之路,几乎所有著名诗人都曾有过蜀道之旅,唐代诗仙李白一首《蜀道难》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杜甫自秦州流亡成都的陇蜀道纪行组诗是公认的杜诗里程碑,其他如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李商隐、胡曾、孙樵、韦庄、温庭筠等诗人也都有或多或少的蜀道诗,有的是著名的唐诗名篇,如元稹的《使东川》、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和温庭筠的《利州南渡》,都是思想蕴含与艺术价值很高的经典。

  蜀道文学从本质上说是历史、地理与文学结合的山地文化。从李白的《蜀道难》到韩愈的《南山诗》,再到谭嗣同的《秦岭》,都体现了蜀道独特的山地文化,表现了人与山地的博弈与共生。追求高、险、奇的生命审美体验。李白的《蜀道难》一再感叹蜀道的高、险、奇。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曾有“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论断,同样可以指导揭示蜀道诗的审美倾向。在清代蜀道诗中,栈道行旅中的高、险、奇及其馆驿枕溪而眠、欣赏白云深处人家的意境是蜀道诗的重要审美追求,也是文学突破日常化、平庸化的新体验。

 

  段运冬(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中华蜀道的视觉表现与共同体意识

  古蜀道是华夏神州的交通要道之一。自商周以来,尤其是秦汉到唐代,为国家的通衢大道和对外交流的枢纽。围绕蜀道形成的大量物质文化与图像表达,可称之为“中华蜀道视觉文明”。和抽象的文字媒介不一样的是,蜀道的视觉表现,以易看易懂的特点,在国家演进、民族塑造、文化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蜀道图像是中华蜀道视觉表现最为集中的体现,尤其是蜀道山水,应该是中华蜀道视觉文明中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表达的基底。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关于蜀道山水表现的图像,通过视觉隐喻,发挥着三种功能,成为两千余年来文化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体现。作为国家枢纽,蜀道体现了“国家拯救性隐喻”,表达了其在历史中的关键作用;作为蜀山蜀水的险奇峻,则蕴含着深刻国家河山内涵;作为图像的通达表达,通过知觉通达、图像通达及道形通达的表现形式,进一步展现组合图像、连接天地、通联宇宙的视觉特性。

  除图像本身的隐喻性特性外,蜀道图像所体现出来的精神自觉,可以将蜀道图像视为艺术家的另一个宇宙、另一个心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表。这些图像,通过律行娱情、绘图言志、栖息心灵,达到河山融入、物我两忘之效果,从而承载着历代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精神表达,使得他们在世俗世界中,完成自我的精神超越。中华蜀道山水,在对现实河山表达的似与不似之间,逐渐走出了现实山水的对应性观照,将现实山水逐渐语言化、形式化、符号化,上升为中华文化精神家园的重要承载体。

  在图像文本、创作主体层面,完成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体现、主题超越后,中华蜀道山水图像还通过自我经典的繁殖,不断加大历史记忆的表达,通过文化经典的不断生产加大文化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纽带。中华蜀道山水,大致可以归纳为幸蜀主题、旅行主题、蜀山蜀水三大经典图像模式。幸蜀主题,自唐代以降,以蜀道、栈道为背景,以皇家行游为叙事情节,在宋、明、清被不断描摹表达,甚至在仇英、蓝瑛等人的介入下,直接进入江南的绘画市场,成为中国山水画图示中不断重复的母题,和文学等一道成为唐代重要历史事件的跨媒介记忆。旅行主题的蜀道山水,先后经历了宋代、清代、民国三个时期,关仝、陆恢、张大千、傅抱石等人的反复实验,通过旅行体验、造化描摹、心像转换,对蜀山蜀水、栈道画道的提炼,不断地进行图像的转化,成为以图言志的典范。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艺术精神自觉开始,到唐代山水初见雏形,以蜀山蜀水为对象的山水画实践,为中国山水画的语言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抗战时期,黄宾虹“入蜀方知画意浓”提出,又一次将中国山水画的图像经验,拓展到唐宋时期西南地区润泽、丰腴、葱郁、雾气的面貌,再一次拓展了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力。在完成图像的隐喻赋值、图像内省性的精神超越后,蜀道图像经典通过旅行言志、经典重塑、文化认同,渐次地塑造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巴蜀盆地为发散中心,蜀道以独特的视觉隐喻、图像逻辑、美学表达、共同体意识,成为中国千里江山的重要表征之一。如何在一个蜀道表达的图像文明中,通过对图像分析,探查蜀道图像所彰显的共同体意识,应成为中华蜀道图像研究关注的重点。

 

  金生杨(西华师范大学中华档案文献研究院院长、蜀道研究院副院长)

蜀道别集文献概论

  蜀道别集是别集的一种,是以诗文记录蜀道行役的个人诗文汇编,是蜀道文献中仅次于日记、游记式蜀道行纪的重要著述。其产生首先源于蜀道山水之盛,激发文人之兴。其次源于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魅力无穷的山川名胜,引无数人为之神往。

  蜀道别集与蜀道行纪、蜀道杂著等蜀道文献互补互融,以文学见长,又有资于蜀道的考订。蜀道别集根源于蜀道山水的雄奇峻险、巴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江山、人文催生而出的独立成著作的蜀道文学作品。蜀道别集大致在唐代已然成形,在宋元时期得到发展,至明清而盛行。

  蜀道别集大体有按体分类汇编、直接按时序编纂两种形式,内容以流连景物、抒发性情、吟诵行役为主,蜀道诗文合集则多杂入政事文章,有助于文学、蜀道历史、时政等方面的研究,也是蜀道沿线地方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文学、历史等研究价值。

  蜀道别集作为蜀道文献中集中记述蜀道的单独成著的文献,以诗文等形式,依时序记录蜀道行役,既有文学艺术之美,也有政事、历史之故,对于考察研究蜀道历史文化、蜀道文学艺术,助力蜀道申遗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

 

  江永长(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凝聚文艺力量 书写蜀道传承新篇章

  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翠云廊考察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蜀道文化传承与发展受到高度重视,引起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瞩目,蜀道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关注的创作沃土。

  “中华蜀道文脉传承与发展学术交流系列活动”涉及文艺评论、民间文艺和书法艺术等多个领域,集中展示了蜀道文化的多样成果。活动内容主要体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高站位。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全程贯穿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考察重要指示精神。

  二是广范围。参会论文涵盖蜀道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蜀道优秀文学艺术成果的整理与研究、蜀道文化文艺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蜀道·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及新融合创造等领域,展现了蜀道文脉传承与发展的广阔前景。

  三是深开掘。会议研讨的部分课题已取得成果,更多课题正深入推进。

  四是重实践。活动结合民间文艺和书法创作,探索学术研究与文化实践的贯通路径,将对蜀道文脉传承发展的深入推进发挥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