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摘要(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方勤(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加快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从考古的视角来看,长江文化不仅是自然之美的展现,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正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古老的石器到精美的青铜器,从独特的雕塑到生动的壁画,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传承。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人们对长江文化的认识,也为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和考古遗址公园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依据。同时,还需要关注长江文化和黄河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融合。这种交流不仅能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为理解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我们相信,文艺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能更生动地展现出长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副院长)

上海文化开拓者的长江黄河文化基因

  地域文化往往通过特定的符号和人物来体现。上海地区能够清晰地指出其“申”“华亭”和“沪”文化符号的开拓者。春申君黄歇作为上海历史上首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水利专家与文化领袖,在统一江浙沪地区、治理太湖流域水系方面功勋卓著,上海因此以“申”为标志,而春申君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上游都有广泛影响;作为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陆机陆云“二陆”一生的轨迹同样跨越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是上海“华亭”形象的代表人物;袁山松守护沪渎垒(沪城前身)牺牲,是上海“沪”文化的代表,而袁山松曾经是宜都太守,并创作《宜都山川记》,是山水文学的开拓者,同时他出身于黄河流域。上海的文化开拓者具有厚重的长江黄河文化基因,是上海地域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持力量。上海海纳百川的传统为地域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宝贵启示。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让长江与黄河的文化基因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持续发扬光大,构建更加多元、包容、创新的地域文化形象,将上海建成中国现代文明的重要文化高地。

 

  李超德(苏州大学“卓越人才”特聘教授、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长江美学”体现时代发展新景象

  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长江沿线重要城市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引擎。长江两岸的劳动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提炼成坚韧不拔的长江精神,谱写了如歌如泣的伟大历史。长江两岸的建设成就因赋予其时代新内涵而日新月异。原本“长江美学”的核心是江浙文人特有的江南山水美学,强调优雅的心灵感应。“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今天的长江,上有三峡大坝、葛洲坝,下有无数的长江大桥,已经完全改变了大江两岸的社会发展和经济面貌,由此阐发的“长江美学”更应该体现时代发展的新景象,展现出新时代的美学形态——长江万里的新壮阔。我们要通过对“长江精神”“长江美学”的讨论,激发起美术家心中“长江山水美学”的新趣味和长江新山水画创作的新热望,描绘出风格更加多样的一幅幅新时代的“长江万里图”。

 

  顾亚奇(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江河叙事: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像表达与话语策略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特征在长江流域得到了充分体现。长江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经济、文化、生态的交汇点。如何平衡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处理好时间与空间的链接,是纪录片创作的关键所在。长江的故事既要体现时代变迁,也要有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声音元素也能够增强纪录片的感染力。当前的纪录片在生态题材处理上仍有提升空间。从“美丽”到“美妙”再到“美好”,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展现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要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赋予作品东方美学的“美妙”,最终激发观众生成建设“美好”家园的现实力量。同时,应当更具全球史观和人类文明视野,将长江故事置于世界语境中讲述,使其具有更强的国际传播力和更大的国际影响力。

 

  刘保昌(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两湖地域文化精神与现代文学创作

  两湖地域文化精神包括热心向洋、九死未悔的外向进取精神与冷眼观世、思辨自适的内向掘进精神,二者并非永远处于不可调和的对峙状态中。在现代文学创作中,有机地融合家国情怀和个人情怀,有机地交织宏大叙事和个体叙事,有机地编织金戈铁马和小桥流水等,是现代两湖文学史上一切成功之作的不传之秘。现代两湖作家大多经历了“外向”与“内向”“集体”与“个人”“进取”与“深掘”的彷徨与苦闷,他们体贴文化创造中的爱国深情,救亡图存运动中的启蒙诉求,动荡时世中的真善美终极追求,两种精神的二元耦合,宛如太极的两仪,共同建构了两湖现代文学美轮美奂的高堂邃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