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传统,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守正,是坚守传统的原则;创新,是在守正的基础上,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使之与现代舞台技术、网络传播形态、教育传承方式等相结合,让古老的天琴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魅力。天琴,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越边境的龙州、凭祥、宁明、峒中等地,以及中越边境的越南岱、侬、傣族居住地区。作为壮族民间流传较为久远的法器、礼器,天琴是在中越边境地区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越巫礼器,又以乐器的功能不断地进行传承传播。
民间传统仪式场域的壮族天琴
在壮族民间,一直把天琴作为沟通天地神灵与祖先的法器,每当壮族人们无法解释支配自然世界的各种超自然现象时,他们就会邀请“天琴师”为其弹奏或者弹唱天琴祈福慰灵,天琴也因此被赋予一种神秘的仪式工具的身份,被壮族民间广泛用于生命的各个成长阶段。不管时代和历史如何转变,中越边境地区的这种壮族民间信俗完整保留至今。因此,从壮族天琴在民间仪式场域的使用可以看出壮族人民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亦是一种民族传统的传承。
最早,天琴是骆越先民越巫仪式中最重要的法器之一,是天琴师手中喻天的法宝,他们通过天琴弹奏、弹唱和舞蹈来祈福禳灾、喻天酬神。天琴作为与祖先神灵沟通的媒介,在长期的流传使用中,成为壮族人民表达生活愿望的载体,寄寓着一代又一代壮族人的精神生活方式。
如今,在壮族天琴的各种传统仪式中,依然保留着骆越先民原始的民俗信仰、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生命观念。在龙州、宁明、凭祥、防城港等地区,壮族群众的婚礼、满月、生日、节庆等各种传统仪式皆由天琴师操持,在家中、庙宇、祖坟、广场、田间等场所举办。天琴师在仪式上用弹奏天琴或边弹边唱等艺术形式来传情达意,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予不同的长篇叙唱,把祈福消灾、生活美满的美好愿望都说到、唱到。弹唱内容与仪式相关,如经书《唐佛》主要在求花仪式、添粮补寿、安魂消灾等壮族民间生活仪式场合进行说唱。此外,有的则由天琴师依据主家的具体情况即兴编唱,内容丰富生动,具有典型的壮族民间说唱艺术特征。
仪式上,天琴师的弹唱通常采用坐式方式,主要表现为两腿盘坐于席上。有时,天琴师右脚拇指系着一串铜铃;有时是一位天琴师弹唱时,其他天琴师手拿一串铜铃,弹唱时抖动铃铛击节配音。仪式中,常见为一人弹唱和多人弹唱两种表现形式,这是壮族传统音乐和民间信俗融合的文化形态。天琴成为壮族民间信俗中最重要的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和文化表达,体现的是壮族人们对生命的敬畏,蕴含的是“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体现了壮族民间传统的民本思想。
大众视野中的壮族天琴艺术
天琴出现在大众视野,首先是在学术界,即1983年3月廖锦雷发表的《天琴》一文。20世纪80年代,广西民族音乐学家范西姆与一众学者前往广西龙州县金龙镇进行民族乐器调研时发现天琴,认为壮族民间天琴造型粗糙、音域狭窄、旋律固定,只能伴音不能弹奏乐曲,因而不适合舞台表演和艺术传播。为了让天琴艺术早日与世人见面,走进大众的视野,范西姆、农峰、梁绍武和韩醒等专家深入民间采集壮族民族音乐元素后,开始改编、创作天琴弹唱曲目。2003年9月初,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成立,该组合的成员们手持由民间天琴手工制作人秦华北改良过的天琴,在韩醒的指导下进行培训与排练。之后,她们第一次走出龙州,来到广西民族大学的礼堂,为高校师生表演天琴弹唱《唱天谣》。2023年11月,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走上第五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文艺晚会的舞台,一曲《唱天谣》展现在众人面前,这些壮族女子身穿黑色壮族长袍,手执天琴、脚系铜铃,深情弹唱,观众掌声如潮。
自此,天琴从与神灵沟通的法器走向乐器化的大众舞台,受到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以及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连续报道或跟踪采访,天琴的名声由此传播开来。近20年来,龙州天琴女子弹唱组合带着《唱天谣》先后多次应邀赴奥地利、德国、法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演出,天琴也成为广西区内外文化交流、民族院校节目录制和各类文艺比赛的特色乐器。随着《唱天谣》的传唱与传播,以及天琴艺术的舞台演绎和各种天琴演奏技法培训的推广,广西各地掀起一股学天琴、唱天琴、创作天琴曲目的热潮,诸如《美女泉边美女村》《八达岭上弹天琴》《侬峒欢歌》《壮乡丽江情》《弹起天琴唱新谣》等天琴弹唱曲目相继创作出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走入网络直播间的壮族天琴艺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天琴艺术也借助网络平台得到更广泛传播。一些天琴演奏者和爱好者通过直播平台进行表演,展示天琴艺术的魅力;相关的视频、音频作品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吸引了大量观众和粉丝。网络平台的传播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更多人能够随时随地欣赏到天琴艺术。甚至在传统仪式过程中,也有天琴师用手机录像并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视频,这不仅是对传统仪式的记录,更是对天琴艺术传统的一种传播与弘扬。一些国家级、自治区级传承人受邀走出民间仪式空间,走向大众舞台表演天琴艺术,走入学校传播天琴艺术,走进网络直播间讲解天琴的弹奏技艺与曲目的使用场合等,他们用娴熟的弹奏技巧演绎着古老的曲目,让听众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壮族先民们在传统仪式中的情感与信仰。他们深知肩负着守正的重任,坚守传统,传承创新天琴的制作工艺、弹奏技艺和曲目,确保天琴艺术的根脉得以延续,真正做到以多重身份为天琴的传承传道授业解惑。
综上可知,天琴通过一首首乐曲在舞台上传播,用音乐来抚慰心灵,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价值。天琴从神器转向乐器,传统的曲调也在不断创新中,越来越多的人改编、创作天琴音乐,形成新的天琴乐曲。如今,广西越来越多的活动和高校中都可以见到天琴团队,甚至传承人也由民间仪式空间走向舞台、走入学校、走进网络直播间,身体力行地传道授业解惑。
天琴作为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壮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通过民间艺人和职业艺人共同努力、学者们积极参与,使之由神域空间走向大众舞台。正是有了范西姆等民族音乐家对壮族天琴的挖掘、改良和艺术淬炼后,才让天琴更好地适应了现代舞台和大众审美方式,逐渐剥离了原始宗教色彩,变成一种富有魅力的民族乐器。从乡野民间到舞台表演,再到电台、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媒介,天琴艺术在不同的传播平台上,结合民俗生活,通过节庆、旅游、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社会形式传播着、传承着。人们用歌声、琴声、舞蹈表达情感、寄托思念、借以祝福、祈求平安,绽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回望传统,汲取那些历经岁月沉淀的智慧与精华,同时不断守正创新,在天琴信俗的根本中向天琴艺术转化,使之更好地传承传播。今天,当人们对天琴艺术之美津津乐道时,其实也在感受壮族文化之妙,传统文化也就这样沿着音乐之路走进人们心里。
(作者系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22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中越边境地区布傣族群礼俗音乐的调查研究”编号2022YB05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