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乱弹剧团创排的大型现代戏《追星者》(尚文波编导),首次在戏剧舞台上展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台州黄岩籍科学家陈芳允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形象。该剧的文化意义不单在于为陈芳允树碑立传,让英模人物的贡献和精神更加广为人知,而且,由塑造黄岩籍科学家形象而打造的城市文化名片,比一般意义上的地方古迹、特色产业或乡风民俗,更加靓丽和动人。对于英模人物传记剧而言,塑造一个生动鲜活、立体饱满、个性鲜明的主人公形象是至关重要的。《追星者》正是通过点线结合的结构安排和多维立体的人物关系设置,对陈芳允的形象和性格做了较成功的塑造,从而为时下常见的英模人物传记剧的艺术表达,做出了别具匠心的探索。
《追星者》并非以起承转合的方式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是精心选择陈芳允科研事业的主要贡献和生命历程的重要节点,塑造主人公作为卓越科学家的性格基色。精准追踪苏联卫星、深入戈壁开展地面测控、“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863”计划落地实施,以及关于“双星定位”通信系统的科学构想等等,陈芳允的这些科研建树一一呈现在舞台上,令人肃然起敬。不过,科学研究毕竟不同于艺术创作,要将深奥难懂且专业性极强的科学概念搬演于戏剧舞台,还理应做出艺术化的处理。对此,该剧主要采用了两种艺术策略。一是在具体行动中展现主人公的科学贡献,将科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戏剧化。剧作在表现测控站建设时,避开了艰涩的科学探究,着重凸显戈壁作业之艰辛和陈芳允夫妻的思念之苦;解释“863”计划和“双星定位”,则是在七旬老友解开心结的情感碰撞中顺便带出的;就连陈芳允妻子沈淑敏从花生衣中提取药剂的研究,也是通过小孙女剥花生的动作形象地做了说明。由此,原本枯燥艰涩的科学问题,就以生动直观的印象传递给观众。二是将主人公的科学贡献与其人生抉择交织在一起,并在重要抉择中揭示人物性格。“宿舍激辩”那场戏,将科学观念与政治立场扭结在一起,在陈芳允的勇敢无畏与杜亨达的胆小自私、陈芳允投身洪流的报国之志与杜亨达是非不分的庸俗势利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暗含着追随共产党还是参加国民党的命运抉择;国民党退败时,面对杜亨达的威逼利诱,陈芳允面无惧色、义正词严,以科学强国的使命感战胜了逃往台湾的“邪魅路”。《追星者》就以这样片段连接式的结构,表现出陈芳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默默奉献的人格境界和立身报国的大爱情怀,生动阐释了其“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的理想信念。正是这样的科学家本色,让陈芳允最后原谅杜亨达具备了令人信服的行为动机。这两位昔日同窗,因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分道扬镳,最后又因超越政治的科学理念而实现和解,“科技要造福全人类”,彰显着科学的力量和科学家的精神。
陈芳允具备了科学家的底色,其形象却并不单一。《追星者》通过多侧面的人物关系设置,丰富了主人公性格的色彩,其中最重要、最动人的篇章,就是陈芳允与沈淑敏的伉俪情深。戏曲讲究以情动人,陈芳允夫妻的感情经历虽无惊涛骇浪、生离死别,却在日复一日的平实叙述中,营造出沁人心脾的韵味。为此,剧作设置了三场重头戏。“捕蛙定情”是两人青春时代美好爱情的初放,也是剧中难得的清新唯美的场面。星儿点点,草儿萋萋,秧儿青青,蛙儿呱呱,在这诗一般的意境中,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恋让人怦然心动,也为两人终其一生的挚情打下了基础。“戈壁读信”是夫妻在无尽相思中的情感升华。为了建设测控站,陈芳允扎进戈壁滩,一走就是五年半,妻子只知丈夫为国奉献,却不知丈夫身在何方。绵绵的情思,无言的牵挂,多少次夜不能寐,多少次魂牵梦萦。此时此刻,一封家书抵万金,更为舞台上夫妻二人的跨时空倾诉提供了艺术的假定。“病榻剥橘”是妻子临终前二人相互抚慰的情感寄寓。一瓣瓣橘子,一句句叮咛,虽朴实无华,却感人肺腑,声声含情,字字有爱,流泻着无限的爱意,寄托着永远的牵挂。该剧还有一个最大的创意,就是以陈芳允为妻子织毛衣作为贯穿始终的情感线索。因捕蛙时沈淑敏坎肩脱线,陈芳允便许下了为其编织一生的诺言。别离时织,相见时织,甜蜜时织,伤心时也织。陈芳允一件毛衣织了一辈子,沈淑敏喜了、愁了、想了、等了一辈子。一件毛衣织一辈子,自然是浪漫的想象,而非现实的再现;更浪漫的是,陈芳允织毛衣还与他的科学研究形成奇妙的互文关系。生活中,他为爱人织毛衣;天空中,他织起了越来越多的星星。“织”,就是陈芳允一生一世的行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不禁让人浮想,该剧如果叫作《织星人》,或许更具浪漫诗意。
该剧别具匠心的另一条线索,是陈芳允和黄小宁的友情。黄小宁的身份,被设定为陈芳允的发小、主攻丑行的黄岩乱弹演员,他尽管在剧中戏份并不多,却发挥了三重功能。一是丰富人物色彩。就全剧的人物谱系来看,黄小宁是仅有的丑角,在“无丑不成戏”的戏曲舞台上,为作品增添了必要的趣味性和喜剧色彩;就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而言,在陈芳允的科学家本色和夫妻情深之外,也表现了其待人处事的真挚:离乡求学时依依难舍,取得成就时共享喜悦,老年归家后乡情浓浓,从而使陈芳允的形象更有温度。二是助力剧作叙事。全剧以青年陈芳允出外求学、告别黄小宁为始,以老年陈芳允重归故里、再遇黄小宁作结,首尾呼应;“东方红一号”升空的喜讯是以黄小宁的视角宣告的,高音喇叭下面听广播的细节,有趣味、有悬念、有时代感,戏剧性十足;特别有创意的是,当杜亨达强逼陈芳允赴台,黄小宁和戏曲演员们用他们最擅长的“打功”,将反动派打得落花流水。这场戏虽是理想化、传奇化的处理,却给全剧的舞台呈现增添了光彩。三是融入地方元素。黄小宁作为演员,情到深处自然就会唱上几句黄岩乱弹;他送别和迎接陈芳允,都是在黄岩最具辨识度的五洞桥畔;尤其是给陈芳允送橘子的细节,把黄岩蜜橘的甘甜和卫星升空的喜悦交织在一起,让人过目不忘。由此,该剧对黄岩地方文化元素的融入就自然妥帖、了无痕迹,没有生贴硬套之嫌,却有润物无声之意。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