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之路:
ISME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声、生”回响
栏目:前沿
作者:傅聪 郑学铭 谢呈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4年夏季,芬兰迎来了全球音乐教育界的盛事——第36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世界大会。本次大会以“倡导音乐教育的可持续性”为主题,在古典与现代之美兼具的北欧之城——芬兰赫尔辛基举办。作为音乐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本次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家、研究者、艺术家和政策制定者。从1990年到2024年的跨越,芬兰再次举办有关世界音乐教育的研讨,从面向未来到可持续发展,音乐教育的时代使命何为?本届音乐教育大会交出了完美答卷。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6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参会者。在会前一周,由ISME大会的8个委员会——社区音乐活动委员会、幼儿音乐教育委员会、专业音乐家教育委员会、器乐及声乐教学委员会、学校音乐及教师教育委员会、政策委员会、研究委员会、特殊音乐教育及音乐治疗委员会开设相关研讨活动,旨在为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成员们提供在专业领域深入探讨的机会,促成来自不同背景教学环境下更为广泛的跨学科与跨文化的对话与思想交流。

  在ISME8个委员会近一周的活动“热身”之后,在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之时,这场被誉为“音乐教育领域的奥林匹克”的大会于7月28日至8月2日召开。本次大会的议题涵盖了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从教育评估到政策研究,从早期教育到跨学科实践,深入探讨了音乐教育在推动个人、社区和社会福祉方面的核心角色, 5天时间内以论文宣讲、圆桌会议、座谈会、专题研讨、工作坊等多种形式呈现。除此之外,每天中午、下午、晚上会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的音乐厅、室内乐厅等场地举办各种各样的音乐会,由音乐学院、学校合唱团和乐队,以及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业余及职业音乐家团体演出。这次大会中有1600多篇论文进行了宣读,分别设置了19个主题板块,包括学校的测量和评估,历史、社会和文化音乐教育背景,跨课程与综合音乐实践/综合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贯穿一生的音乐发展和音乐学习,健康和幸福及音乐,媒体和技术等众多精彩内容,令人目不暇接。

  在当今全球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时代、环境的变化密不可分。在大会的多个分论坛上,专家们讨论了社区音乐的多项研究,以及生态音乐、自然音乐文化的研究。这些新研究推动了全球音乐教育圈层的形成,更能够说明,未来音乐教育是推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桥梁。这不仅有助于个体在面对社会变迁和环境危机时更具韧性,也有助于构建更加紧密和包容的文化社区。来自全球各地的音乐教育者分享了在课堂上将音乐与生态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实践。美国学者詹妮弗·梅里佐介绍了“通过声景作品培养‘在场’意识”这一研究。她分享了带领美国六、七年级学生的州内旅行,通过探讨声音景观的创作理念,引导学生对“在场”的理解,在旅行过程中收集和记录周围自然的声音,例如鸟鸣、雨声和涉及人类互动的声音(如脚踩树叶的沙沙声、敲击岩石的声音),并引导他们使用这些声音元素进行创作。研究结果表明,创作声音景观能够加深学生对在场意识的理解和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来自新加坡的黄勋鸿介绍了“作为文化遗产的声音景观:音乐课堂的教学理念”,这一研究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师生与一所小学教师合作,开发和实施利用声音场景作为文化遗产传承的教学项目。他表示,通过在项目中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将声学、个人音乐经验与社会文化遗产联系起来,以弥补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从而形成多层次且真实的学习体验。

  科技革命早已到来,音乐教育在科学技术生产中的应用与价值是本次大会的又一亮点内容。在本次大会中,音乐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依托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为本次大会增加了新的研究视角。诸多学者基于对音乐中的AI、虚拟现实等问题的研究在大会中发言,分析了音乐教学与学习的多种可能性。在一场主题为“自我发现:人工智能时代音乐教育的哲学探究——跨文化对话”的研讨会中,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西挪威应用科技大学教授大卫·加布里埃尔·赫伯特、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帕梅拉·伯纳德、纽约大学上海校区教授亚里克斯·鲁斯曼、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冯志强、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张璐等多个国家的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气氛热烈。从对AI时代下人类还能做什么,音乐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可以做什么等一系列灵魂拷问,到AI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些学者通过一些有意义的故事和亲身经历的生动讲述,强调了AI在音乐领域的广泛应用已经逐步改变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然而,与会者们也对AI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反思——虽然AI在音乐教育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如何保持音乐教育的人文性和创造性,避免技术对教育过程的过度主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次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的跨文化对话,也深刻展示了技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技术的应用必须与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专门探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分论坛中,来自瑞典、德国、奥地利等地的6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了教育与艺术实践中的体态律动,在本次大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研讨会基于对斯德哥尔摩、维也纳、柏林等地多所大学共同合作项目的探讨,主要成果是开发了一项可以免费使用的数字化平台,这个网站囊括了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的大量文献和视频资源,介绍了达尔克罗兹的历史、核心内容以及在音乐课堂或治疗环境中的应用等,为学习相关教学法的学习者们提供了非常丰富且宝贵的学习资源。在一项对“使用PERMA幸福模型来理解参与者对达尔克罗兹体验感”的论文分享中,一位来自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北方音乐学院的教育者约翰·赫伯特·詹姆斯分享了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模型的5大元素对达尔克罗兹学习体验的联系,从定性研究的角度展现了达尔克罗兹在促进社会包容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潜力。在国内,这一注重于身体、动作与情感融合的音乐教学法,近年来也受到了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作为达尔克罗兹领域教学法研究的学习者与践行者,我们在会议中介绍了一项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小学生稳定拍感实验研究,此研究通过运用定量研究方法,探讨了节奏感培养的价值以及关注稳定拍感的训练,并进一步讨论了这种方法在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中的潜力。这项由北京教育学院与北京一线中小学学校共同合作的研究项目,开启了音乐教师培训的国际化学术交流新征程。

  据不完全统计,来自中国的学者共有80多篇论文在大会中进行宣讲和海报展示,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涉及了对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与此同时,中国音乐教育界越来越关注“循证”研究,研究视角也将理论逐渐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实际问题,并通过研究进行问题的突破与转化。在世界变局的浪潮中,中国学者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的音乐智慧、贡献了中国教育力量。国际音乐教育学会主席梁宝华表示:“芬兰等一些北欧国家在艺术和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音乐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的许多努力值得我们借鉴。”在赫尔辛基的这场跨时空对话,将继续激励全球的音乐教育者,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音乐教育的各个层面,推动音乐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与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持久繁荣贡献力量。

  (作者傅聪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音乐系音乐治疗博士,郑学铭为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教师,谢呈为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