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新来客”
栏目:视界
作者:张俊臣  来源:中国艺术报

黄河口新来客(组照之二) 张俊臣 摄

  8月12日,我在世界自然遗产——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拍摄,无意中发现疣鼻天鹅在此栖息繁殖的场景,为沉闷的夏日注入一阵清凉,倍感爽快。

  今年黄河入海口的天气很反常。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多雨、闷热,是近30多年来少有的“桑拿天”。而雨水大,天气闷热,正适合芦草生长,黄河入海口的芦苇、水草长势非常好。这个季节也是留鸟东方白鹳和鹤类幼鸟出巢后,在湿地游玩、锻炼、觅食的最佳时节,自然也是拍摄湿地风光的最佳时机。同时,受潮汐影响,雨水和潮汐冲刷形成“潮汐树”,也是拍摄“潮汐树”的最佳时机。如果运气好,碰上候鸟在退潮后的“潮汐树”上觅食或嬉戏打闹的场景,那更是锦上添花。可以说,今年夏季是水肥草美、鹳鹤齐鸣、天蓝云淡、生机盎然,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我奔波于黄河入海口湿地,收获颇丰,既有心想事成的收获,更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是在人迹罕至的老黄河故道发现了一个迄今为止最大的东方白鹳巢穴。树干高约80厘米,巢穴高约1米,里面还有两个未孵化的鹳蛋。据考查,这座巢穴大概有二三十年的历史,历经风雨和潮水侵袭仍屹立,堪称湿地奇迹,不仅具有观赏的艺术价值,更有研究东方白鹳生存环境的学术价值。

  二是在河海交汇处的新生湿地无人区,发现了一处迄今为止最大的苍鹭繁殖地。近千个灰白色的鸟巢,几千只幼鸟,宛如开在芦苇丛中的花树,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拍摄当天,无人机升空后,我看到远处湿地芦苇旁有两个白色的小点,我用3倍变焦和7倍变焦分别拍下来,一确认,惊喜了:原来是疣鼻天鹅。一共8只,两只白色的,是成年雌雄疣鼻天鹅; 6只灰褐色的,是今年刚繁殖的幼崽。惊喜之余,我迅速把无人机放飞到离他们较近的空中,在不打扰他们活动的同时,从不同角度连拍带录,直至把随身携带的5块电池用完,带着意犹未尽的心情返回。

  据了解,疣鼻天鹅分布于亚洲中部、蒙古国、欧洲、黑海、里海、地中海、印度和新西兰。在我国繁殖于新疆中部及北部、青海柴达木盆地、甘肃西北部和内蒙古,迁徙时才经过黄河入海口。他们栖息于水草或芦苇丰茂的湖泊、水塘、沼泽和河流等水域,常以家庭为单位活动。疣鼻天鹅在野生天鹅中数量是最多的种类,但在我国却是数量最少的一种,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为易危物种,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黄河入海口,夏天几乎见不到天鹅的踪迹,更谈不上在此栖息繁殖。这次发现疣鼻天鹅两大六小、一家八口,实属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措施的持续推进,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风光越来越美,人与鸟儿的相处越来越和谐。在世界自然遗产——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拍摄,意想不到的收获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