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增强中国舞蹈国际传播力
栏目:视点
作者:高超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蹈作为极具视觉和情感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够跨越语言障碍,直观展示文化魅力。通过自鉴、他鉴、互鉴,优化对外传播中的舞蹈供给,构建更有效力的舞蹈国际传播体系,以舞为媒,深化文明互鉴。

 

  自鉴:中国舞蹈的文化传承与主体性建构

  自鉴是文明互鉴的基石,即以自我为镜、以古鉴今,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精髓中定位国际传播中的舞蹈供给,通过现代化改造与传承式创新,形成更具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舞蹈。

  其一,对外传播中国舞蹈的文化多样性。我国拥有悠久而丰富的舞蹈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舞有身韵派、汉唐派和敦煌派等不同流派,民族民间舞蹈种类更是数以万计。对外传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特色的差异化舞蹈,使之成为吸引海外受众的有效艺术形式,可摆脱国际受众对中国舞蹈的片面化、刻板化印象,展示中国舞蹈所具有的内在异质性与多样性。

  其二,深入挖掘中国舞蹈蕴含的文化精髓、人文精神与美学理念,提炼代表性舞蹈语汇,萃取能够彰显中华文化标识的舞蹈符号、经典动作、造型与运动轨迹,把静态历史资源转化为动态舞蹈。中国古典舞是对来自不同时期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砖、陶俑等文物中舞蹈姿态的重建,不同流派具有不同的文化渊源。身韵古典舞继承发展了传统戏曲舞蹈、武术动作及审美样式;汉唐古典舞吸收汉唐的文化特征与审美特点,创造出斜塔舞姿、半月舞姿等典型形态;敦煌古典舞是对深邃神秘的敦煌壁画中静态舞蹈形象进行的提取塑形与动态复现。此外,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承载着独特的中华文化印记。挖掘中国舞蹈背后的中国故事及其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宇宙观、“身心合一”生命观与身体观、“形、神、韵、劲、律”审美观,是中国舞蹈影响他者、走向世界的宝贵源泉。

 

  他鉴:对外来舞蹈的创造性吸收与嵌入

  他鉴是以他者为镜,由彼观己,兼收并蓄,为己所用。世界舞蹈文化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同文明互鉴的历史。芭蕾舞是一个典型例证,它起源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6世纪下半叶传至法国得到进一步发展,随后蔓延至欧洲,19世纪末在俄国达到鼎盛,是多国、多文化相互交流借鉴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芭蕾舞传入中国,中国芭蕾舞受到苏联芭蕾舞剧影响,并集各家所长,进行在地性转化。如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芭蕾舞基础上融入“串翻身”“倒踢紫金冠”等中国古典舞代表性动作和黎族风情舞蹈;将芭蕾舞立起的足尖与中国古典舞的“兰花指”“托按掌”手势结合,为舞蹈他鉴的本土化创新提供优秀范本。

  我国舞蹈艺术可广泛吸取外来舞蹈语汇精髓,通过移植、改造,在坚守自身文化立场基础上,洋为中用,形成中国特色舞蹈语汇。如选择性吸收芭蕾外开、延伸的运动法则;灵活嵌入芭蕾基本功训练;借鉴拉班舞谱的科学记录方法;学习西方现代舞蹈的身体观、先进理念与创新方法,从而完善中国舞蹈体系,融通中西舞蹈语汇,助推中国舞蹈“出海”走向国际。

 

  互鉴: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多模态、融媒介的国际舞蹈交流机制

  互鉴强调文明交流借鉴的双向性,即不仅借鉴他者文明,也让他者借鉴中华文明。自鉴上,中国舞蹈始终秉承文化自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舞蹈艺术风格和审美样式是文化主体性与民族认同的内在表现。他鉴上,中国舞蹈积极融汇芭蕾舞、现代舞技法理

  念,努力与国际舞蹈接轨。在“他者鉴我”层面,中华文化中独有的“气”的概念与哲学观、禅宗的运动观、太极拳的运力观与东方身体能量观成为西方舞蹈的借鉴对象。中国舞蹈在交流互鉴中虽取得些积极成果,但也面临一些挑战,长期存在文明互鉴的不均衡现象,即中国舞蹈更容易受到西方舞蹈的影响,而西方对中国舞蹈的理解和认知却相对有限,如何在舞蹈交流互鉴中实现双向平衡与互动是未来的重点。

  在文明互鉴理念下,需要加强舞蹈国际传播主体的体系化建设,构建从国家到地方、从文艺院团到新文艺群体与舞者个体、从演播到演出的多元立体舞蹈国际传播体系。

  第一,发挥国家层面的舞蹈文化外交功能。制定政策与资金扶持舞蹈国际巡演、跨国合作,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动舞蹈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与合理配置,通过大型国际活动、国家大型文艺演出等广泛传播凝聚中华文化的舞蹈标识,弘扬民族精神。

  第二,地方政府和城市可利用本地舞蹈文化资源和地理优势,将民族民间舞与文旅产业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外国游客来华实地体验中华文化。

  第三,发挥不同类型文艺院团、舞团、舞者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国际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在线直播、数字化剧场,结合增强现实等数智技术,为国际观众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舞蹈演出,优化线上演播体验;研究国际视频网站算法机制,加强舞蹈影像运营。通过线上导赏,解读舞蹈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增强国际观众对深层文化的理解和兴趣,并最终转化为线下观看演出。

  第四,以舞蹈为核心,通过“多模态”“跨媒介”方式融合各类元素,如中华诗词歌赋、绘画、传统乐器等,通过复合编码,精妙交织,形成中华文化多维融合样态,以创新的舞蹈影像形态使海内外观众的视觉、听觉、动觉等多感官产生触动,引发情感共鸣。加入外语文案与字幕,根据观看需求可调整字幕语种,最大限度发挥舞蹈优势的同时,通过其他媒介互补舞蹈先天之不足,增强跨文化理解和认同。

  综上,中国舞蹈应在坚持自鉴、他鉴基础上,加强互鉴,向全球展示中国舞蹈的广度与深度,进行中国式舞蹈现代化建构,在世界舞蹈坐标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建立中外舞蹈交流互鉴的体系化机制,让中国舞蹈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璀璨光芒。

  (作者系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本文系北京舞蹈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中国舞剧创作的球土化路径研究”,编号0622076/04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