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性、建设性建议
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栏目:观察
作者:李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

以战略性、建设性建议助力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国电影行业强势复苏,《志愿军:雄兵出击》《流浪地球2》《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等一批创作上呈现多维度多样化、兼具艺术品质与市场号召力的影片先后上映,实现了与时代同频共振、与观众共鸣共情、与市场相映成辉。

  全面、专业、务实、具有指导价值的年度总结

  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系列活动举办期间,《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从年度创作综述、导演、剧作、表演、摄影、美术、声音、动画、华语电影的海外传播等维度对2023年中国电影的创作现状进行了全面、专业、务实、具有指导价值的年度总结,其中“年度批评家选择”影片推介和“年度优秀理论评论文章选编”两个板块是年度电影理论界的标志性内容;《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则在翔实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扎实的市场调研,对中国电影产业2023年度的整体状况以及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归纳总结,还新增了人工智能及其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分析相关章节,力求为AI介入影视创作的现象给予客观评价。两本报告结合专业调研结果提出了战略性、建设性的建议和前景预测,旨在助力电影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 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指出,2023年一批努力走出既定类型模式,摆脱路径依赖,探索不同类型、风格、形态的融合创新的作品受到更广泛关注,这种融合性正在形成中国电影的“新美学”,《满江红》《长安三万里》《消失的她》《涉过愤怒的海》《三大队》等影片风格类型的杂糅、混搭、融合,说明中国电影在学习吸收高度分工化、类型化的电影工业经验之后,已经开始走一条中国电影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多部关注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在中国电影市场中获得观众青睐,在现实环境的真实性、人物塑造的真实性、戏剧冲突的真实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孤注一掷》《八角笼中》《我爱你!》《我本是高山》等在追求细节真实性的同时,努力呈现出特定环境中特定的人物形象,在真实的社会冲突过程中展示人性的善恶和社会的发展。此外,2023年中国电影的历史古装题材创作,产生了《满江红》《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作品,它们从现代的视野,重新发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人民性、审美性元素,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对话,也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则显示,202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49.15亿元,全球市场份额占比23%,稳居全球第二;国产电影继续保持主导地位,连续4年占内地市场超八成份额;周末档建设初显成效,越来越多的片方有意愿将影片放置于周末档上映,分线发行、预约放映等多元发行模式也先后亮相,市场进入差异化发展新阶段。

  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 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

  本次论坛在发布两本报告的同时,也邀请报告编撰专家团队代表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现实,传递时代精神”“如何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满足多元审美需求”“如何推动产业变革创新,加速艺术与技术融合,探索电影表达和市场开拓的新方式”等话题进行专题演讲、对话探讨。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在致辞中表示,面对艰繁复杂的电影生态环境和新挑战,中国电影还需要继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一方面,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电影产业迭代升级;另一方面,面对观众需求的不确定性,以作品读懂中国、读懂观众是创新的关键;与此同时,要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

  在演讲环节,《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编撰团队代表、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表示,当今时代对电影创作提出了三个新要求: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要描绘我们时代的恢弘画卷;传递真善美、弘扬主流价值的电影就是主旋律。他还结合报告总结了中国电影创作的一些新特点:关注现实是电影创作的重头戏;类型电影是电影产业的基本面,也是电影质量的基本保障;科技助力电影创作,文化出海谱写了新篇章;回到生活本身使主旋律电影创作开拓出了一条新路;中小成本电影异彩纷呈。

  当然,中国电影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例如,AI的出现就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陆绍阳认为,AI主要根据已有的素材展开工作,它是对以往知识与经验的总结,但电影艺术家不但要总结过去,更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AI替代不了艺术家、AI的光芒也遮挡不住人的光芒。他同时提到,电影创作的长周期和观众审美趣味的短周期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并表示艺术创作事实上面对的是恒定的话题,创作者要解决的其实是所有时代的艺术家都要面对的生老病死、人的欲望、人的梦想等问题,当创作者致力于解决的是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们的作品就肯定不会“过时”。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为新书《成都与中国电影》发布了题为《成都电影向未来》的演讲,通过历史梳理、现状分析、国际文化交流和未来展望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与中国电影之间深厚渊源。他表示,成都电影在创作当中注重挖掘和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注重将这些文化元素以电影化的方式进行表达,注重通过精湛的叙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视角,将成都的故事、成都的人文推送给观众。这种国际化表达方式使得成都电影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与更多观众产生共鸣。饶曙光建议,在国际传播层面,成都电影工作者未来要寻找更多的文化交流机会、努力构建文化共识,让成都故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相融合,进而实现人心相通、引发观众共情。

  圆桌对话环节主要聚焦“艺术创作与观众同频”“产业变革与创新同步”两个话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陈刚、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院长厉震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梁明、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丽君、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珏、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马华、中国电影资料馆助理研究员王笑楠等参与《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撰写的专家学者从电影艺术创作的多个维度展开深入讨论。他们首先聚焦于创作的品质,关注青年导演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的表现,提出要在创作风格方面展开多样化探索,以面对观众需求变化所带来的挑战;随后深入探讨了电影美学与技术革新的话题,包括摄影艺术的精进、美术设计的创新以及声音效果的震撼力等,都有助于挖掘、塑造电影作品的艺术魅力;此外,国际传播领域特别是动画电影的崛起及华语电影如何有效拓展海外市场,也成为他们热烈讨论的议题。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彭健、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张琦、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张旭、《中国电影报》市场专栏作者刘嘉、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彭侃、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中心虚拟制作实验室主任王春水等参与《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撰写的专家们则从深化改革、创造创新两个方面展开多维度探讨。在市场、发行、投融资领域,专家们倡导更加开放与灵活的市场机制,通过优化发行渠道、拓宽投融资路径激发产业活力;在产品供给方面,“创新”成为关键词,专家们强调了打造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态、满足观众多样化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性。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