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展示中华美学 影像讲述中国故事
——以近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获奖、入展作品为例
栏目:品味
作者:唐霞 钟敏  来源:中国艺术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事业,多次就文艺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为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广大摄影工作者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以镜头为笔,在人民创造的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书写新的史诗。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获奖、入展作品通过创新视觉呈现、强化视觉叙事,反映了摄影工作者用一帧帧充满中华美学的图像记录和展现新时代中国全面振兴的精神气质,讴歌中国灿烂文明和当下人民美好的生存状态,讲述诗意中国的故事。

 

  一、扎根现实生活,让人民成为摄影的主角

  “人民”是文艺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让人民成为摄影作品的主角,扎根人民、记录人民、启迪人民,成为广大摄影工作者的价值导向。广大摄影工作者坚持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深入社会,深入实践,从个体形象到群体万象,从英雄事迹到百姓生活,以审美的态度,有温度、有情感地把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镌刻在历史叙事的框架上。

  广大摄影工作者镜头中的人民,有普通家庭的人间烟火,有平凡角色的担当奉献。人们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但都坚守岗位、追逐梦想、努力奋斗……就像是无数朵小小的浪花,最终汇聚成波澜壮阔的江海。通过观看摄影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洪流,从中惊喜地发现我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正不断增强。

  “村BA”是一项源自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的篮球赛事,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比赛场地设在村口球场,参赛者以村民为主,极具乡村气息。“村BA”不仅吸引了众多观众现场观看,也受到了全国网友的广泛关注。在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的众多佳作中,摄影作者韩丹的作品《村BA》(组照)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这幅作品不仅捕捉了乡村篮球赛的精彩瞬间,更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通过这幅作品,观众可以看到活力满满、热气腾腾、其乐融融的人民幸福生活图景。整体看,作品具有一种均衡的美,体现出一种静中有动的对称,给人以稳定中透出动感、一致中显出活泼的美感。绿色的球场、红色的标语、近乎褐色的人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品色彩鲜明,通过点、线、面的不同结合形成的几何图案,是对“村BA”这种生活现象的简化与抽象,显示了摄影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尤其是以点的元素存在的、占据了构图三分之二的人群,在表意上具有无限丰富性。农村群众对篮球运动的参与热情,生动地显示了乡村体育的独特魅力,这恰恰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的结果。“村BA”的火爆“出圈”是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激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结果,而摄影作品《村BA》是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精彩缩影。

《村BA》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展(组照之一)
韩丹 摄

 

  二、展现时代巨变,讴歌伟大的中华民族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意蕴深长的话语,让广大摄影工作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展示了时代的巨变和历史性跨越——推进了法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超过1.3万亿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区域战略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广大摄影工作者紧紧围绕重大时间节点,创作出一幅幅展示大美中国、讴歌人民奋斗圆梦的优秀摄影作品。用摄影镜头聚焦新时代中国翻天覆地的史诗性变革,并以令人信服的见证方式凸显历史进程中的代表性细节,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和强大生命力,以影像为号角,嘹亮地奏响中国全面振兴的新时代之歌。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款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展作品《C919成长漫记》(组照),主要是反映C919大型客机从2015年研制成功到2017年首飞,再到2022年交付客户将近8年时间的“成长”全过程。摄影作者万全用图片对原本枯燥的科研进行艺术化处理,在展示科技进步的同时,让大众体会到了工业之美、科技之美,同时充分反映出了我国航空工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特别是在和国际民航接轨要求下,取得的坚实成就。其中一张作品以飞机为墨、蓝天为纸,镜头定格,神韵皆出。

  国产大飞机之路,是我国航空人几十年的艰辛之路,充分展现了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C919不仅仅是一架飞机,也代表了14亿中国人的梦想。在这幅作品中,摄影师运用了中国画“留白”的方式,举重若轻地把重大的时代题材表现了出来。作品画面简洁、意境丰富,极具中国美学特征。看似为“无”,实则是为了“有”,作品在观众的想象中得以完整呈现。在整体视觉上,作品所呈现出的云雾连绵、气势磅礴,给观赏者巨大的视觉冲击,表现出中华民族奔赴星辰大海的航空强国之梦。

《C919成长漫记》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展(组照之一)
万全 摄

 

  三、聚焦生态环保,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受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越来越多的摄影工作者开始关注新农村建设。他们以影像为载体,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中国乡土文化、乡土社会,以及变革中的乡村进行视觉调查,用影像的方式聚焦和展现乡村的自然、自足、自养、自乐,以生态文明理念诠释内蕴深厚的乡土文化;通过一帧帧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用影像语言呈现天蓝、地绿、水清的大好河山,抒写人们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助力绿水青山的生态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作为国家级摄影赛事,“三农”题材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组照入展作品《边疆麦曲》,选材具有时代性,切合了时下备受关注的“三农”问题。该作品拍摄的地

  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摄影作者尹唯利用无人机的俯视视角,充分表现了这里麦田独特的地形地貌,线条优美流畅。这里种植麦子的地形很独特,高山起伏,坡度陡峭,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作品运用了调和与对比的美学法则,展现出地形的线条优美流畅、波澜起伏、层峦叠嶂,体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人一种强烈的韵律美,而绿色与黄色的对比给人带来鲜明、振奋、醒目、活跃的美感。构图上黄金分割比例的运用给人以匀称感和舒适感,既规整有秩序,又有适度的变化。加以摄影作者用光非常讲究,色温偏暖,与丰收的氛围极为合拍,使得整个画面既丰富多彩又协调一致,给人以极高的审美享受。摄影作者通过精湛的摄影技术和创新的视觉表达方式,巧妙地运用光影、色彩和构图,将边疆地区的麦田景观转化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摄影作品,为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边疆麦曲》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入展(组照之一)
尹唯 摄

 

  四、坚定文化自信,用情用心讲好中国故事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教导鼓舞着广大摄影工作者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关注。他们通过一个个独特的视角、一帧帧优美的构图,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通过众多的具有中国审美意蕴的摄影艺术作品唤醒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的民族精神,集聚国人文化自信的逐梦圆梦力量;通过镜头语言讲述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唤起人们珍爱传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昆曲作为中国古典戏剧的瑰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以其婉约典雅、优美抒情的独特风格被誉为“百戏之祖”。2008年,昆曲被正式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金奖作品《竹园昆梦》(组照)是摄影作者杨建川拍摄的组照中的一幅。他依照“移步换形”的昆曲表演艺术鲜明特点,以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意象——竹为基础素材,用多重曝光及多种后期手法进行创作。镜头抓住了人物的身姿动作、台步的行云流水,将中国传统美学的抒情、写意、象征、诗化极好地融会在一起。照片的构图讲究氛围感,追求雅致的意境,而背景的虚化、色彩的表达,将人与空间融成一片,做到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作品以竹园为背景,昆曲为灵魂,展现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

  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摄影艺术相结合以表现中华美学精神,致力于摘取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符号和情境,才能创作出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而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华美学的精品力作,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是所有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竹园昆梦》 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艺术类金奖(组照之一)
杨建川 摄

 

  (作者唐霞系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钟敏系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遂宁传媒集团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