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血铸就芳华
——读李高艳《黄河西流去》
栏目:文化行走
作者:蜀东泊客  来源:中国艺术报

  摊开中国地图,根据黄河走向发现,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中国水利作协理事、东雷抽黄管理中心的李高艳却将其长篇非虚构小说起名“西流去”。这有悖于水往低处流的世之常理,不免让人生发出看下去一探究竟的心理。长达26万余字的《黄河西流去》给读者打开了国之重器——一支远离城市的水利大军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工作、生活窗口。

  小说围绕着东雷抽黄水利人展开。在“引子”中将生活在十年九旱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真实状况描述出来:没有水,生活苦不堪言。上世纪70年代,随着“北方农业会议”的召开,终于将在渭北旱塬兴修“东雷抽黄”的水利工程提上议事日程。修建过程历时若干年,最多的时候同时有13万余人一起施工,修好后又是运行管理。在一代代接力传承下,这些抽黄人从统筹安排、资金来源、一线生产、后勤供给、安全保障、日常运行、改革创新等一路走来,哪样都不轻松。在中央和省里的支持下,他们以必胜的信心,与时俱进,走进了当今的网络时代,用铁打的事实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向外界诠释了什么是成功和了不起。

  为有牺牲多壮志。东雷抽黄建设过程中,渭北人民和全国各地的水利大军一样,为改变寄希望靠天吃饭、向龙王祈雨的现状,让渭北大地成为风调雨顺、水旱从人的沃野千里,他们举全家、全村、全乡、全县乃至整个渭北的力量,一拨拨义不容辞地奔赴建设前线,硬是将东流的黄河截留下来,让其跃上了落差一百多米的渭北旱塬。

  作者的如椽之笔,将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抽黄人宏阔的建设场面、前赴后继的代际人生、生如夏花之绚烂的青春年华走向一一展现出来,让一众颇具真实性的人物从以往艰苦岁月走进小说、走进倾述,走近那段再也回不去的历史,从文学艺术的角度,为后来者留下豪气干云、人定胜天的历历往事。

  人物群像里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抽黄相关人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地委书记李登全、副书记冯光荣坐在土梁上,遥望着黄河水向南白白流走时说的“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县,兴修水利,保证农业丰产丰收才是唯一出路”的对话。可以说,没有他们席地而坐、促膝谈心,为抽黄灌渭项目的定调,就没有后面的千军万马不遗余力大干快干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在建设中更有许多典型的例子,他们为抽黄工程无悔地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乃至宝贵的生命!比如水生,为了早日完成水上塬的梦想,改变“再也不用半脸盆水一家人用,完了还要喂牲口”的现状,多次申请到一线,最后在突击队的工作中以身殉职,用生命践行了让渭北的乡亲们早日用上黄河水的心愿。水生的老婆水莲,也是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抽黄工程建设者。还有只有18岁青春年华的女孩小文,在工地上干活不仅要求自己“男女平等”,而且暗下决心要多干活,结果被坍塌的土块砸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同事们为平时热情、善良、活力四射的小文猝然离去而放声大哭。没料到的是,小文妹妹竟然在姐姐出事后又义无反顾来到工地,接替姐姐未竟的事业,继续前行。正是因为有了13万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无私付出,才让黄河水跃上了渭北旱塬,向西流去,灌溉和润泽大荔、合阳、澄城、蒲城等县的广袤土地;有了狂喜的人们大喊着“水来了,水上塬了!”然后敲锣打鼓迎接黄河水回家的热闹非凡场景。

  当抽黄工程从建设变为灌渭的运行管理时,也是抽黄人进行代际之间更替的时候。一代新人换旧人,新人接收了父辈的衣钵,工作、生活和爱情更丰富多彩了。从表象上看,抽黄灌渭不过是成了春耕秋收的农业生产的一部分,甚至走下前台,来到了幕后。这些运行管理者却是“识时务者”:他们往前延伸服务,甚至为老百姓想到了谋选优质品种以促进丰产丰收。

  社会在发展中变迁,也在变迁中发展。随着工作的季节化、规律化和不断的现代化,抽黄灌渭工作逐渐变得枯燥和乏味。还好,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国家的每个角落,社会的价值取向开始变得多样化。有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于是有了张爱华等在工作之余抓起书本,继续求学深造的故事。有人认为有钱才是硬道理,于是有了章骁美、史进跳入商海,敢为人先去发家致富。

  几十年弹指一挥。以章骁美、史进等人为代表的东雷抽黄人,历经商海折腾后又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这回归,说明东雷抽黄单位,或者说水利事业早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拥有一生都难以释怀的水利情结。

  或许,这就是李高艳要用《黄河西流去》,留住曾经的峥嵘岁月,留住13万水利人在东雷抽黄灌渭的时代跫音的意义之所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