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潮不息 星河璀璨
——评舞蹈诗《家住长江边》复排版
栏目:观察
作者:李姝芳  来源:中国艺术报

舞蹈诗《家住长江边》剧照

  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一周年之际,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日前再次登上舞台,于湖北剧院上演,演出获得了良好反响。舞蹈诗《家住长江边》创排于2006年,是湖北舞台艺术的精品代表之一,曾在2007年获得第十二届文华奖文华大奖、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第一名,之后在海内外演出近300场,成为荆楚大地亮出的一张璀璨名片。此次复排版亮点纷呈,描绘出湖北长期以来对长江文化保护发展的担当作为和生生不息的自觉传承。

  精准而全面地提炼长江文化内涵

  湖北是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省份,除了干流中雄奇险峻的峡江、九曲回肠的荆江,还有孕育千里沃野的最大支流汉江、滋养巴土风情的支流清江、源自古云梦泽的“人间天堂”洪湖等。湖北文化受长江濡养最深,如果说“家”的内在意蕴是“归属”,那么广阔的水域将四面八方湖北人的“家”串连一起,归属长江。

  然而,要从长江流域多样的文化元素中进行提炼,凝结成一部两小时的舞台作品,对艺术工作者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家住长江边》以长江为纽带,将湖北最具标识性的文化和旅游品牌三峡、巴土、神农架、武当山和洪湖有机连接,释放出长江文化不同层面的魅力。剧中,序幕由渔船上祖孙的对话拉开,爷爷讲述的长江故事从第一章“魂牵三峡”开始,振聋发聩的“纤夫号子”、行吟的屈原、不舍的昭君、守望的神女牵引着荆楚文明从历史的深处走来,透出勇猛、忠贞、大义且浪漫的底色;第二章“梦寻神农”用野性的梆鼓展示了秘境的神奇;第三章“情惊巴土”用“女儿会”“哭嫁”“跳丧”串起了土家人深情达观的一生;第四章“云依武当”用行云流水的太极和千变万化的剑阵传达出道法自然的奥妙;第五章“鱼恋洪湖”在惟妙惟肖的仿生舞蹈中尽现“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隽永风情。

  不同于浮光掠影式的风情歌舞表演,《家住长江边》对荆楚风貌的展示和长江文化内涵的传达精准而全面,用“家”的概念统领全局,让亲切的感动和敬畏的震撼同时触达观众的心灵。

  立足传统和民间,成就题材经典

  纵观湖北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东南西北各异,很难一言以蔽之。《家住长江边》 5个章节分属不同流域,风格各异,时间和空间跨度大,在编排思路上注重将外部世界的个性纷呈和荆楚人民共性的美德结合。“舞蹈诗”的独特语言将跃动的长江和充满诗情的荆楚大地意象充分融合在一起,舞台呈现上既有纵深也有广度,历史长河和现实图景交相辉映,编织出长江文化的脉络之网。因此各章节呈现各有意趣,并且每一章节编排都采用了大量传统和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素材,在细节上力求极致,这也使得该作品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都可圈可点。

  以“魂牵三峡”章节为例,雄浑的号子劈波斩浪,纤夫从舞蹈造型、队形上充分表现出力与美,背后是屹立在长江边上的神女,神女举灯静静地守望千年,用她的灯照亮三峡的劳动人民,也用她的眼看到了屈原、昭君。在表现人们祭奠屈原、向江中投抛粽子时,该作品独具匠心地使用了溜溜球这一传统道具表现粽子,整体风格古典又别具神妙。“桃花红,香溪香”的歌谣中走出了王昭君这位江边的“小姑娘”,充满了灵动和惆怅。这一章既用了民间原生态的号子音乐,又用了大量古典舞元素,动静相宜,恰如其分地处理了“文”和“质”的关系,透露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品格,从不同角度反映出的人物坚韧的性格,对荆楚群体进行了有力且清晰的描画。

  在赓续传承中探寻“楚舞”的审美范式

  《家住长江边》获得观众的喜爱并非偶然,湖北在荆楚和长江题材的舞台艺术创作中长期耕耘,为精品的孵化蓄积了强大势能。而该作品的创作者大部分是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专业的教师,此次复排版八成演员都是学生,尽管他们还未脱青涩,但焕发出的青春昂扬和对艺术最简单纯粹的热情,是多少技巧都无法换取的,感染力非同寻常。师生们在短时间内对这部经典作品完成得如此之好,得益于他们在专业建设中秉持着强烈的文化传承意识,以打造“楚舞”为追求,始终浸润在湖北民间舞和古典舞的语境中。

  可以说,从《家住长江边》舞蹈的编排开始,师生们就有意在探寻“楚舞”的语汇表达和审美范式。《家住长江边》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民间舞和古典舞的集大成者,像纤夫群舞、神农架梆鼓、跳丧群舞、洪湖鱼舞等都成为非常经典的舞蹈样式。

  在《家住长江边》尾声部分,江潮散作万家灯火,化为星河灿烂。这部作品不仅唤起当代人对长江、对艺术的记忆,也为当下响应号召、进一步讲好长江故事提供了台前幕后的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