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力回望理想之火、信仰之光
——访话剧《红色的起点》导演罗兰
栏目:创作谈
作者:王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红色的起点》剧照 李运恒/摄
中国国家话剧院/供图

  “因为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纪实类、叙述体的体裁,再加上又是为建党百年献礼,意义就特别不一样,所以当时接到这个堪称‘百年一遇’的创作任务,是非常兴奋的,就带着对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好奇之心很快投入了进去……”话剧《红色的地点》导演罗兰回想起三四年前创作之初的情景,仍难掩激动,而她和整个团队对这部作品的思考和打磨一直在继续。7月24日起,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任总导演、罗兰任导演,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创作的话剧《红色的起点》重归国话舞台,连演5场,带领观众再次回望百年前的理想之火、信仰之光。

  在罗兰看来,这部作品能够在舞台上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呈现,而且每年都会再演,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剧本的扎实,也就是“守正”。她介绍道,话剧《红色的起点》改编自叶永烈先生的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其中涉及的都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其实主创团队对历史资料的掌握不限于原著的46万字,而是几乎把能找到的所有的历史细节都尽可能地研究得非常详细,“详细到谁在哪一天遇到了谁,哪些人是在哪里留学,他们各自喜欢的人是谁,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怎么样,所有这些我们都做了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最后在忠于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编剧从整体上把握当时的历史时刻,调整了原著的线性叙事结构,选择1919年、1920年、1921年的三年“大事记”,以“政论叙事体”的方式徐徐展开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的历史画卷。

  罗兰谈道,如果“政论叙事体”这个概念不是特别好理解,可以认为这部剧比较倾向于布莱希特史诗剧的形式。“全剧一共有17名演员,在剧中饰演64个角色,一人分饰多角。剧中演员有大段的讲述,大量使用了间离效果,跳进跳出。比如饰演李大钊的演员上一刻是作为讲述者在讲述在中山公园开演讲会的事情,下一刻他就转换成演讲会中的李大钊。在创排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个演员能够把他的几种身份区别化、合理化地呈现在舞台上,在这方面我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演员要在细节上把握得特别到位,因为在现场观众很大程度上是被演员带着走的。”

  有作曲专业背景的罗兰把音乐思维融入导演工作中。在角色分配时,罗兰把角色按照出场顺序编号,在她脑子里会形成一个角色在说话时需要呈现出的音色、音调和声部设计,“其实是有一点像歌队的形式。比如第一个说话的‘男一’,他的声音应该是在中频的、能把观众带入进来的;第二个说话的‘男二’,他的音色要有一些变化,要有故事色彩……”虽然这是一部红色题材的献礼剧,罗兰凭借自己作曲专业的判断,大胆选择使用电子音乐风格,“包括观众一些隐隐听到、但是不一定能抓住的、对情节和情绪有很好的推动和烘托作用的音乐,都做了电子风格的尝试”。剧末,演员们在吉他伴奏下集体唱起了根据老狼歌曲改编的《模样》:“亲爱的伙伴,你看我们的模样,映照在梦想的墙上,从天真烂漫的最初,到拥抱一切的远方。我们多漂亮,一张干干净净的脸庞,记得赢了世界的时候,还要笑得像孩子一样……”也是让观众耳目一新。

  《红色的起点》首演时,演员一半是来自中央戏剧学院应届毕业生,另一半是来自上海戏剧学院应届毕业生,平均年龄23岁。谈及当时为什么选用如此年轻的全新的面孔来饰演真实的历史人物,罗兰说:“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平均年龄是28岁。百年前的这些年轻人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家境都很好,在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后,他们决定要成立一个改变中国命运的政党,哪怕是以生命为代价。这样一种年轻的、激昂的、澎湃的、热血的革命精神,我们觉得应该在今天同龄的青年身上去寻找。”于是罗兰放弃了以外形为标准来选择演员,而是带领这些年轻的演员从精神上去触摸和接近百年前真实人物身上的宝贵品格。罗兰回忆道:“我们排练时有一件‘组服’,前面印的是‘红色的起点’,后面印的4个字就是‘青春先锋’,也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提醒我们一定要保持那种青春的风貌。”

  罗兰认为当时之所以把“形似”的因素抛弃掉,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演员不够多,“如果走‘形似’的路线,需要大量的后台的抢装和换装。与其所有人集中在这些事情上,不如尝试另外一条路。非常欣慰的是很多观众对此反馈说:这些人,好现代!”此外,在舞美方面,《红色的起点》也表现出极强的现代性。“舞台是一个稍微斜平台式,这种斜平台式也比较符合古希腊诗剧的形式。舞台上边有10条竖屏的LED屏,天幕上吊着3个可以改变位置的LED屏,所有的场景都是由16把椅子和4张桌子变化而成。极简的色块和线条成为舞台上的重要美学元素。”罗兰介绍。

  即便话剧《红色的起点》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方面都做了诸多探索,罗兰仍非常谨慎地说:“事实上没有真正的创新,所有的这些都是曾经用过的办法和曾经走过的路。也许是因为这部剧的主创以80后为主,我们的审美都更接近于年轻,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作品就会显得新一点。但不敢说是创新,我们只是选择了在审美上觉得有趣的、有意思的、喜欢的样子,最后呈现出来的这部《红色的起点》也确实与同时期的大部分献礼剧是有区别的。”

  对于此次在国家话剧院剧场的新一轮演出,罗兰说:“这部剧原著的体量是非常大的,我们必须从中做一些取舍。每一年的复排,我们都希望能增加一些之前没有纳入进来的历史细节。比如之前一笔带过的李达和王会悟的结婚细节,我们就说‘那今年咱们好好结个婚吧!’每一次复排我们都稍微展开一点,也是希望能够不断赋予演员们新的创作激情,希望这部剧能够常演常新。”同时,在不断的创作、复排中,罗兰越来越想去追求一个更好的观看体验,在可允许操作的空间内让观众更“带入”一些。“戏剧的魅力就是大家都在一个团队里、在不同的岗位和职能上,不断进行关于舞台艺术的探索,包括演员,包括灯光控制,包括舞台监督,包括开大幕的,包括所有人……”罗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