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法治题材电影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法治题材电影是指以提高民众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为主题,通过视听艺术手段普及法律知识、展现法治实践、弘扬法治精神、宣传法治理念的电影作品。这类电影旨在通过聚焦热点法律问题,塑造生动形象的法治人物和真实鲜活的故事情节,普及法律知识,培养法治理念,弘扬法治文化。它既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传播工具,也是提升全民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法治题材电影对于建设法治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电影《刘巧儿》(1956年)、《秋菊打官司》(1992年)等一批作品深刻影响了一代人,发挥了重要的普法作用。
进入新媒体环境下,法治题材电影在创新和突破方面成就显著。法治题材电影积极拥抱新媒体平台,拓宽了传播渠道,扩大了受众群体。通过与网络文学、短视频直播等文化形式结合,法治题材电影更加贴近年轻观众,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众多优秀作品,如《烈日灼心》(2015年)、《我不是潘金莲》(2016年)、《找到你》(2018年)、《我不是药神》(2018年)、《第二十条》(2024年)等。这些影片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更在社会舆论和法律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们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法治问题和矛盾冲突,引发了观众对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的深入思考和广泛讨论。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是创新题材选择:主题表达更加广泛深入。除了传统的普法宣教题材外,新时代法治题材电影逐步涉及到司法改革、法律实践、法律援助等多个领域。这些作品不仅关注法治建设的宏观层面,还深入到具体案件和生活细节中,更加全面、直观地展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如电影《第二十条》聚焦正当防卫这一热点议题,片名所指涉的正是我国刑法中第二十条有关正当防卫的规定。该片通过对一系列真实案例的借用,意图更好地阐释刑法中关于正当防卫的“第二十条”,凸显“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一主题,有效达到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律信仰的目的。这部电影题材稀缺、视角巧妙,既宣扬了为正义惩恶扬善的精神,又探讨了法律背后的公理人情。
二是创新艺术手法:叙事方式更加多样灵活。新时代的法治题材电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而是采用更加复杂、多维的叙事手法,如非线性叙事、多线索叙事等,使得故事情节更加紧凑、引人入胜。同时,新时代的法治题材电影更加注重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挖掘和呈现,以真实、生动的方式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精神。这些作品注重情节的紧凑和逻辑的严密,同时还注重与观众对话,让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思考法律问题、提升法治意识。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采用非线性叙事手法,通过主角程勇的回忆和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法治案件,使得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三是创新技术手段:传播渠道更加多元便捷。在视听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法治题材电影在视觉呈现上取得了巨大突破。通过高超的摄影技术、特效制作和后期剪辑,法治题材电影在画面呈现、音效设计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精美的视听效果不仅让观众享受到酣畅淋漓的视觉盛宴,也更好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内涵。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法治题材电影带来丰富的传播渠道。除了传统的院线渠道,法治题材电影还可以通过视频网站、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不仅扩大法治题材电影的受众范围,观众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这些作品、了解法治信息。多元和便捷的技术手段为法治题材电影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法治题材电影在蓬勃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加以纠偏,确保法治题材电影健康发展。一是选题不够宽。当前我国各方面法律逐步健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很多都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电影创作应坚持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法治题材的优秀作品引导群众。二是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电影片面追求娱乐化,忽视对法律、法治的解读,只见故事不见法律,看不到对法律的深度解读,起不到教育引导作用。三是价值追求偏离。一些电影重票房轻教化,重情轻法,甚至以情代法,曲解了法律的严肃性。如何实现法治题材电影聚焦社会热点,回答法律问题,化解群众关切,同时实现票房价值,是新时期需要继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法治题材电影要坚持守正创新,笔者认为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一要坚守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也是法治题材电影的服务对象。法治题材电影必须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立场,坚守法治精神的核心理念,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关注现实法治焦点,弘扬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要坚持与时俱进、创新突破。弘扬法治是法治题材电影的终极追求,不断创新是更好实现价值目标的手段载体,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价值。选题视野要更加开阔,比如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医患纠纷等都可纳入法治范畴,相关电影管理发行部门可以谋划一批法治题材电影创作清单,有意识地加强这些方向的影片制作和发行。
三要守牢法治严肃性创作底线。法治精神是法治建设的核心,也是法治题材电影的灵魂,这包括尊重法律法规、维护社会公正、保障基本人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坚守法治精神,才能确保法治题材电影的正确方向。法治题材电影不仅为观众奉献精彩的法律故事,更要提供一个深入思考法律问题的平台,让观众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法律精神,进一步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相关部门要加强审查,对粗制滥造片面追求票房的电影严格限制发行,避免鱼目混珠、误导群众。法治题材电影可以吸纳司法机关全过程参与创作,聘请法律专家、知名律师作为顾问,严把法治关口。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