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专题《暗战在北京》:
以说书承载红色故事
用细节传递热血激情
栏目:北京大视听
作者:吕广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播下火种到引领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总有一些瞬间闪耀着隽永的光芒,总有一些铭刻在人民百姓记忆之中的故事值得被聆听。《徐徐道来话北京》这档已陪伴听众十余载的广播说书栏目,以北京市党史资料中不为大众所知的故事为蓝本,推出广播专题系列《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红色故事——暗战在北京》,以其独特的说书风格迎接新中国75周年华诞。该系列节目自1月29日开始播出,在每个月的最后一周都由主持人徐德亮带领听众回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风起云涌的北平,讲述战乱年代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故事。

  截至5月1日,该系列节目共播出10期,累计播出时长达297分钟、46000余字。这些故事的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缩影,是他们对信仰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忠诚。每一期节目都串联起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听众呈现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历史画卷。在一段段历史的叙述中,听众仿佛能够听到那些年代的枪声、炮火声,感受到先辈们的热血与激情。

  以小见大,党史故事的小切口大呈现。广播专题《暗战在北京》系列节目巧妙地选取了历史的小切口,以生动具体的细节勾勒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节目避开了宏大叙事的沉重感,转而聚焦于具体的人与故事,比如通过同仁堂少奶奶李铮的传奇故事,听众得以窥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员在北平的隐秘斗争。同仁堂这一老字号和岳家大宅门这些极具历史感的元素为故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使历史更加具象,也拉近了听众与叙事的距离,让党史故事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另一期节目《北平的秘密交通站》揭示了北平城里的地下交通站和地下工作者的英勇事迹。曹家夫妇的默默付出、魏国元等中共地下党员的坚定信念,展现了普通人在历史中的光辉形象。史诗寄于凡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普通人,恰恰构成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见证了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

  以细代繁,叙事细节的精雕刻细琢磨。讲述红色故事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历史叙述,更是一次对细微情感的深入挖掘和呈现。在广播专题《暗战在北京》系列节目中,听众仿佛能够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那些地下党员的真实存在。这种深入生活和扎根人民的故事讲述方式,让每一个听众都能够感受到共鸣和代入,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1月30日的节目中,播出了抗战时期北平地下电台工作者王凤岐的故事,主持人详细描述了他在深夜穿上软底布鞋、在门轴荷叶里滴油、在竹竿上套棉袋子掩盖电台工作的细节,这些地下电台的日常工作与敌兵的巡逻交织,构成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瞬间。而在5月1日的节目中,听众又跟随说书人的声音,回到了北平和平解放前夕,跟随李华同志穿越战火返回解放区,感受了他穿越战区时手榴弹爆炸、敌人四处溃散的场景。节目细致入微的描写让听众感受到了命悬一线的紧张感。故事在细节中显得尤为可信,听众们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年代地下党员们的牺牲和壮举。故事寄于细节,这些穷工极态的细部刻画,构成了百年来共产党人不畏牺牲的精神,成就了革命故事的跌宕起伏。

  徐徐道来,用说书语态讲故事话北京。广播专题《暗战在北京》巧妙地将北京地方风格融入其中,不仅展现了古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更让听众在声音的细腻传达中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艺术韵味。《徐徐道来话北京》是广播说书栏目的代表,由《徐徐道来话北京》团队制作的广播专题《暗战在北京》也充分发挥了一贯优势。它用慢节奏的叙述方式,将听众带入了一个久远的历史时空。精心挑选的音效和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立体且生动的听觉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战争的紧张之中,感受历史风云变幻中的飘摇与困顿,更感受到红色精神和革命信仰的坚定。与此同时广播专题《暗战在北京》还巧妙地融入了北京说书和京味儿元素,“俗话说呀,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这样的表述在音频文本中比比皆是。主持人通过地道的语言表达和极具北京特色的场景描绘,使听众在听觉上享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北京气质”。传播寄于形式,节目以其独特的声音形态和艺术魅力,成功吸引了年轻一代听众的兴趣,在聆听中感受北京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广播专题《暗战在北京》不仅是一次面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献礼,更是一次关于如何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实践。它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铺开在听众面前,使历史的厚重和真实得以被触摸和感知。在兼顾红色历史严肃性的同时,该系列节目也并未忽视广播说书的媒介魅力,它依托首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严谨史料支撑及京味儿讲述优势,通过说书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出家国情怀的叙事可能性。该系列节目以声叙事、以声传情,成功展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斗争和坚定信仰,为增强主线宣传表现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提供了首都媒体的答案。

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